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243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1/3-包总201104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施工图审查 常见问题及设计建议(一),江苏省施工图审查中心 包红燕 2011.04.19,内容:,1. 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 2. 违反应执行标准的问题 3. 其它问题和建议 4. 对审查意见回复的建议,1. 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4.1.1条(活荷载标准值)中楼梯、走道、卫生间、阳台、消防车等; 第4.1.2条(关于活载折减):SATWE程序有计算默认值,但对非表4.1.1中第1(1)项的不一定适用,比如商业建筑等。,请注意以下活荷载取值:,设备及其基础荷载,GB50010-2002,第9.2.1条(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请参照GB/T

2、50476-2008要求、对照人防设计要求GB50038-2005执行。读者注:地下室外墙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取值见图集05SG109-1第3.6.2条或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版)第5.8.7条 第9.5.1条(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请注意基础、框架梁、板、柱、地下室外墙、剪力墙(连梁)的构造配筋,并注意人防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要求(GB50038-2005表4.11.7,与砼强度等级有关)。,GB50011-2010,第1.0.4条: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问:抗震规范中江苏省抗震烈度划分与国家地震区划图(图件)不

3、同的是哪些地区(镇)?,江苏省地震局答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附录A是以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进行分组的,是“点”的概念;而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以“线”划的,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规范”和“区划图”都是公开出版的,你需要哪个地区,自己可以核对。,插入图件,GB50011-2010,第3.4.1条: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论证和研究,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第3.9.2-2-2条: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

4、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GB50011-2010,第4.4.5条 液化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GB50011-2010,第5.1.1-2条:关于斜交抗侧力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问题。 第5.4.2条: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JGJ3-2002第4.7.1条),GB50011-2010,第6.3.3-2条: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

5、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第6.3.3-3条: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需注意:当hb400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间距100. 第6.3.7-1条: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 (注意高大截面柱的短边方向),GB50011-2010,第6.3.7-2条: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意一级框架柱、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 第8.3.1条:(钢)框架柱的长细比,一级不应

6、大于60(235/fay)0.5,二级不应大于80(235/fay)0.5,三级不应大于100(235/fay)0.5,四级不应大于120(235/fay)0.5。,GB50011-2010,第12.1.5-3条: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性能符合要求。,JGJ3-2002,第7.2.26条 连梁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不应小于600mm;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本规程第6.3.

7、2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JGJ3-2002,7.2.26-4. 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之和)不应小于0.3%。,GB50007-2002,第3.0.2条:根据建筑物地

8、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 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GB50007-2002,第3.0.4条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

9、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GB50007-2002,第5.3.10条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该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 基础的受冲切、受剪、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第8.2.7-2条、第8.2.7-4条、第8.4.5条、第8.4.7条、第8.4.9条、第8.4.13条、第8.5.18条、第8.5.19条。,JGJ94-2008,5.2.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

10、求: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K R (5.2.1-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NKmax 1.2R (5.2.1-2)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EK 1.25R (5.2.1-3)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NEKmax 1.5R (5.2.1-2),JGJ 94-2008,承台的受冲切、受剪、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第5.9.6条、第5.9.9条、第5.9.15条。 第8.1.5条: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 第8.1.9条: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

11、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 第9.4.2条: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2. 违反应执行条文的问题,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7.2.1条(风荷载地面粗糙度A、B、C、D); 第7.3.1条(风荷载体型系数)。 JGJ3-2002 第3.2.5条(风荷载体型系数与形状、高宽比、长宽比等有关,风洞试验); 第3.2.9条:檐口、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us不宜小于2.0。,GB50010-2002,第5.1.1条: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

12、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作用(荷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作用(荷载)效应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结构中受力状况特殊的部分进行更详细的结构分析。,GB50010-2002,第5.1.2条:当结构在施工和使用期的不同阶段有多种受力状况时,应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其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 结构可能遭遇火灾、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时,尚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结构分析。,GB50010-2002,第5.1.3条:结构分析所需的各种几何尺寸,以及所采用的计算图形、边界条件、作用的取值与组合、材料性能的计算指标、初始应力和变形状况等,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并应具有相应的构造保证措施。 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简化和近似假定,应有理论或试验的依据,或经工程实践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