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241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 自然条件诸因子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经济诸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1 区位与区位理论 1.1 区位,提出: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大会上提出,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什么是区位? 位置 地理位置、职位、地位、阶段 地理位置 数理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区位 经济地理位置 赢利位置或者最优经营位置,1.1 区位,区位 指的是人类活动场所及决

2、定它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 两层含义: 区位 区位条件 解决的问题: 对于已有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告诉我们“Why” 对于待建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告诉我们“Where”,1.2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 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即各种人类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等 按其研究客体的具体内容分类: 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聚落区位理论,等等。,1.2 区位理论,两大应用 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为待建主体选择空间: 由其本身固有特征出

3、发,分析适合其发展的可能空间,并从中选择最佳区位; 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为已有空间选择主体 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选择主体并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两个时期(包括其比较),大体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线,分为“古典”与“现代”两个时期 差异: 区位主体 古典区位论只考虑一个企业(视为单一部门)的一个生产地, 现代区位理论考虑到企业内外多个部门的多个生产地; 区位目标 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 现代区位理论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以及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企业形象,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选择

4、原则 古典区位论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基础上讨论如何使成本最小 现代区位理论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重视现实的区域差异; 因此,不能期待古典区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经济活动区位现象,必须结合现代区位理论以及深入细致的调查,才有可能对客观经济活动区位现象有较好的认识。,2 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2.1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 指区位(或场所)所特有的(引致区位主体布局并支持其成长的)属性或特质。 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可能也不同 时期不同,区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2.2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 定义 或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含义 韦伯 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

5、某一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即特定在人类活动在那里比别的场所费用更少或利益更多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具体地说明区位条件的结构、功能和数量,它使不同场所表现出费用和利益的差异。,2.2 区位因子 分类,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 区别 前者通常直接记入企业成本收益帐户 后者对区位决策产生间接的影响 经济因子如运输距离、原材料获取、市场规模等 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心理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等等。,2.2 区位因子,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 主要因子,对于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给予大的影响的因子 次要因子,对于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给予较小的影响的因子,图2.1 工业区位因子 (转引自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

6、著.最近的地理学.p.40,图1.13) 内侧为主要区位因子,外侧为次要区位因子,3 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区位,如前所述 是人类经济活动占有的场所,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状态 人类经济活动通常面临下面的问题: 区位竞争 空间具有有限性 经济区位具有独占性 优势的区位是竞争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 克服摩擦的成本 摩擦主要来自于空间的或距离的 克服摩擦需要支付成本,即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益的损失 (理解“摩擦”的含义,同学们一定的思维一定要尽量开放) 因而,对于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和区位主体最佳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即成为区位理论研究的一种必然要求,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

7、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企业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指在既定工程技术知识水平条件下,给定投入之后所能够得到的最大的产出 表示 Q f(L,K,) 其中Q为产量,L、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2.1 土地因子的影响,自然特性 土地的空间位置(经纬度) 土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气候、水文条件) 土地的形态(大小、地形、地貌等) 土地的地表物质构成(土壤、岩石、植被等) 经济特性 作为劳动对象取决于其自然特性 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或场所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区位 作用方式:地租,图2.3

8、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引自: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著,最近的地理学,1990,p.49,图3-3. 原出处:Hortshorn,1980,p.214,Fig 11-7),图2.4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2.2 原材料因子的影响,影响机制:费用 原材料的分布特点(可获得性) 遍在或偏在 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的重要性(费用构成) 企业的生产特点(技术可替代性,利用率) 上游产业集群或集聚发育情况 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供应商园 供应商园 一般指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 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例如瑞典的沃尔沃(Volvo)供应商园,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

9、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而且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2.3 能源因子的影响,能源分类 1. 一次能源 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2. 二次能源 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 主要考虑所需能源的可获得性 价格 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能源

10、消耗不应超出当地的承受能力,否则形象受损,2.4 资本因子的影响,资本的类型 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生产资料) 企业规模 属于企业自身的素质 规模较大的企业产生地理惯性 建设成本 资金 资金的区际流动 资本的积累和储蓄的投资转化率 融资可能性 不能上市融资的小企业需要风险资本支持,2.5 劳动力因子的影响,劳动力数量和分布 劳动力结构 劳动力素质 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生产增长0.2%,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员每增加1%,生产增长1.8%。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空间摩擦的存在使各地劳动力

11、成本不一致,第三节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的重要性:,对于经济活动 生存空间,价值实现的场所。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对于政府 为经济活动创造平等竞争、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 籍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3.1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1.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 对“持续性”的影响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

12、对“合理性”的影响 (1)内部规模经济 (2)外部规模经济,3.1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3.1.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表2.2 零售业设施的分类与区位,注: 经营大众消费品等,若是音响设备则到万日元左右; 经营专业消费品等,若是音响设备则到万日元左右; 经营特殊定做商品、进口商品等高价格商品等。,3.2 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战略的重要性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 低价格、低成本 同时会调整生产区位,如日本的服装、玩具等的生产 非价格竞争: 差异化等,3.2.1 价格竞争

13、与经济区位,1概念 价格竞争以比其它企业低的价格增加销售额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做法。 2对经济区位的影响机制 适当区位 廉价(或高品质)生产要素 相对低的成本。 高利润 高销售额 高市场份额 低销售价格,3.2.2 非价格竞争与经济区位,当代市场竞争中,非价格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企业在区位选择中,更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所以,那些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3.3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

14、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 民族:文化、习俗 年龄、性别 收入分配,3.4 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政府应保护企业的合理竞争,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使市场保持相对自由的竞争状态。 市场秩序和管理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市场意识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是大不相同的,因而经济活动的区位吸引力就存在差异。,第四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

15、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4.1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 等。 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4.2 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 作为消费者 政府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构成一个庞大的市场 政府作为消费者表现在: 为维系政府管理职能的正常运转,必须拥有政府用建筑物、政府办

16、公用设备以及其它政府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政府为维系国家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所产生的设施与装备需求。 政府对外交往行为以及对外援助所产生的需求。 政府建设与管理的为公众服务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需求。 政府的其它需求,例如地震、水灾等灾害发生下的需要以及战争状态下的紧急需求等。,4.2 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 作为管理者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政府以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为原则,增加市场的开放度,维护市场秩序并加强管理,加强市场的法制环境建设,都将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4.2 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 作为引导者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经济活动在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