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然病程-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233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自然病程-3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糖尿病自然病程-3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糖尿病自然病程-3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糖尿病自然病程-3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糖尿病自然病程-3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自然病程-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自然病程-3(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型糖尿病发生 发展的自然病程,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慢性高血糖症,胰岛素 抵抗,胰岛 功能下降,2型糖尿病发病2大机制,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4版,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3,胰岛素过度分泌 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胰岛素抵抗,胰岛 -细胞凋亡 功能衰退,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高胰岛素血症与2型糖尿病,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4,糖尿病的演变,空腹血糖 =7.0mmol/L 餐后血糖 =11.1mmol/L,正常糖代谢,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IGT/IFG,0,30,45,60,以下情况的基因易感性 胰岛素抵抗 胰

2、岛素缺陷 肥胖 宫内生长迟缓,正常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耐量 低减,未诊断的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30-50 % 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晚期糖尿病并发症,环境因素 后天获得性的肥胖 久坐的生活方式 吸烟 外源性的毒素,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模式图,年龄(岁 ),诊断,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6,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7,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清除率,平均血浆 胰岛素浓度 (U/mL),葡萄糖清除率 (ml/m2min),DIABETICS (FPG,mmol/L),150 100 50 0,400 300 200 100 0,正常 IGT 15,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8,糖尿

3、病前期,孤立空腹血糖受损(I-IFG) 孤立糖耐量异常(I-IGT) 空腹和负荷后血糖升高同时存在(IFG/IGT),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9,糖尿病前期代谢异常的发生时间,糖尿病前期状态分别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肝糖输出、胰高糖素和肠促胰岛素的分泌异常为特征。以往糖尿病前期病理生理的研究,都不能发现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然而在正常血糖的状态可能已经糖尿病前期中发现的异常。,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0,糖尿病前期前瞻性研究 糖耐量正常 (NGT)5年后进入糖尿病前期,5年后发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5年前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 胰岛素分泌早时相和胰岛素分

4、布指数均低于仍保持NGT的受试者。 随访5年中 发生I-IFG的患者只有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降低。 发生I-IGT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 胰岛素分泌早时相和胰岛素分布指数均显著降低。 IFG/IGT患者上述四项指标降低更为显著。,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1,空腹和餐后血糖受损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从正常血糖到空腹血糖受损转变的过程中,肝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随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功能下降)。 从正常到餐后血糖受损发生的过程中,全身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继而出现代偿性细胞功能缺乏。 因此,空腹和餐后血糖受损这两种糖尿病前期状态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可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2,

5、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Pimenta W et al. JAMA. 1995 Jun 21;273(23):1855-61.,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已经受损,93968,120982,32219,40724,13,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P*= 0.001,Pimenta W et al. Diabetes Med. 1996 Sep;13(9 Supply 6):S33-6.,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中,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已经受损,14,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胰岛素分泌和抵抗 在2型糖尿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Leslie R.D.G , Mol

6、ecular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1997,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5,中国T2DM患者 空腹血糖与胰岛功能的关系,调整年龄、性别、BMI 后,(I30/ G30)/HOMAIR 与空腹血糖的关系, 在非肥胖和肥胖患者,空腹血糖分别4.9及5.3 mmol/l,胰岛功能开始下降,全国糖尿病调查-07-08年,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6,空腹血糖与OGTT2小时血糖的比较,空腹血糖较优 餐后2h血糖较优 诊断DM的敏感性 诊断DM的特异性 与心血管事件的联系 与全部原因死亡的联系 反映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 反映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

7、分泌 反映外周胰岛素抵抗 反映肝脏胰岛素抵抗 省钱,省事,重复性好 已被证实干预可延缓或预防DM ,中国T2DM患者细胞功能更差,*校正过种族划分影响后的结果,中国人细胞功能显著低 于白种人1,中国T2DM患者细胞功能下降较胰岛素抵抗增加变化更为剧烈2,空腹血糖mmol/L,相对比率,Torrns JI,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 27(2): 354-361. 安雅莉,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3): 256-260.,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8,细胞凋亡增加是糖尿病主要病因,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报告表明:肥胖者存在

8、1020年的代偿阶段(胰岛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在此阶段如果代偿成功,就不会发生2型糖尿病。所以,主要矛盾并非细胞难以增生、复制,而在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2030岁阶段凋亡增加,50岁左右达到高峰),从而发生2型糖尿病。 2005年science上文章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凋亡和增生、复制都比正常人更加显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抑制细胞凋亡,就有希望利用其增生、复制活跃的特点,实现2型糖尿病的逆转。,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19,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 细胞功能已下降90%,Banting奖获得者DeFranzo认为细胞功能衰退比我们通常认为的更早: (1)在正常的肥胖人群,细胞功

9、能已下降50%,而此时细胞数量并未减少。如果此时我们消除细胞功能下降,就能逆转2型糖尿病。 (2)IFG人群细胞功能下降已达70%。 (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功能已下降90%,而此时细胞数量减少50%。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残存的50%细胞,实现功能恢复,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所以他提出,我们对细胞功能衰退的认识不够(以往认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细胞功能仅下降50%),因而采取的措施不够积极。,T2DM胰岛结构异常: 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比例增加,胰腺切面用抗胰岛素抗体(绿色,反映细胞)或抗胰高血糖素抗体(红色,反映细胞)染色,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1) Goke B. Int J Clin Pra

10、ct. 2008,62 (Suppl. 159):2-7. 2) Mu J, et al.Eur J Pharmacol.2009.623(1-3): 148-154.,细胞与细胞数量比例,*,* P0.05,器官捐献者,胰腺部分切除者,胰腺部分切除者,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1,干预糖尿病自然病程,BAGUST et al Q J Med 2003; 96:281288,减重, TZD, GLP-1,降糖,细胞功能,诊断时间(年),细胞功能(HOMA % B),24年饮食控制失败 57年饮食控制失败 810年饮食控制失败 10年中仍饮食控制有效 疾病早期衰退模式 疾病晚期衰退模式,

11、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2,胰岛功能可以部分恢复 最佳挽救时机是发病2年之内,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3,胰岛细胞功能决定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胰岛素抵抗也存在于许多无糖尿病人群。 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分泌量代偿性增加,血糖正常。 当胰岛细胞不能分泌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所需的胰岛素量时,血糖才会增高。 胰岛细胞分泌量下降早期以细胞功能损害为主,晚期以细胞数量缺失为主。 2型糖尿病的核心治疗是保护胰岛细胞。,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4,有效控制血糖同时保护胰岛功能,寻找既能对抗细胞功能减退又可有效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药物,无疑将为糖尿病治疗开辟一条新途

12、径。 ,DeFronzo教授提出了全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即在2型糖尿病早期,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联合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二甲双胍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三种药物,使HbA1c尽快达到正常水平(6%)。这种模式具有保护细胞功能、持久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的优势,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5,保护胰岛功能的有效策略,1、减少胰岛细胞的工作负荷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高胰岛素水平,减少胰岛素分泌 避免对-细胞的长期过度刺激 2、降糖降脂,减少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功能的损害 3、减少血糖波动,减少餐后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危险 4、抗炎抗氧化,唐安医学教育部

13、(内部学习资料),26,非药物治疗,科学饮食:分餐,减肥,减少胰岛素分泌 规律运动:降低血糖、血脂,提高胰岛素 敏感性,降低血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增敏营养素:金唐安、唐安一号,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7,合 理 用 药,胰岛素早用,少用,尽量符合生理模式 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吡 格列酮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利拉鲁肽、西格列汀,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8,有利于胰岛功能恢复的最佳联合,早期二甲双胍+金唐安、唐安一号+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抑制剂,不用促泌剂 根据情况可以考虑胰岛素、吡格列酮 中晚期胰岛素+二甲双胍+金唐安、唐安一号,必要时可

14、以考虑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抑制剂,不用胰岛素可选择促泌剂,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29,胰岛素增敏剂“金唐安” 含三个美国专利,天然植物精提的胰岛素促进因子(IPA) 增加葡萄糖激酶(CK)的生物素 糖尿病人必需微量元素吡啶酸铬(CrP),【功效说明】模拟胰岛素作用,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和血脂,抗炎抗氧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30,金唐安、唐安一号胰岛素增敏营养素,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让胰岛素更有效地发挥生理作用 减轻细胞过度疲劳,保护和恢复胰

15、岛功能,减少用药量 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降低血糖和血脂 抗炎抗氧化 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31,金唐安增加抗炎蛋白TTP,肉桂增加小鼠3T3-L1脂肪细胞中抗炎蛋白TTP(核酸结合蛋白)含量 抗炎蛋白TTP通过降解细胞感染因子而具有抗炎功能 肉桂有类胰岛素及抗炎作用,唐安医学教育部(内部学习资料),32,肉桂提取物与胰岛素功能的研究,这项新的研究获美国国会最佳研究项目 1、在无胰岛素的一组细胞内加入纯化的肉桂提取物后,也测出胰岛素样活性,随肉桂剂量增加胰岛素样活性也不断提高,说明肉桂提取物有模拟胰岛素的功能。 2、在细胞孵育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测得的胰岛素活性增加,加入肉桂提取物后胰岛素活性进一步提高,说明肉桂提取物使胰岛素功能得到改善。,金唐安可抑制小肠分泌的胰岛素抵抗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