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高热查房-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002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高热查房-4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急诊科高热查房-4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急诊科高热查房-4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急诊科高热查房-4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急诊科高热查房-4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科高热查房-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高热查房-4(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热,大冶市中医医院急诊科,Company Logo,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知识点提问,基本知识,。发热,又称发烧,是指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发热概述,发热程度判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 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断是否发热,最好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发热程度判断,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 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 低热型(37.538) 中热型(38.139) 高热型(39.140) 超高热型(41) 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

2、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高到39以上,然后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热型,弛张热 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热型,回归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发 热 的 热 型 与 疾 病,常见伴随症状,咽喉痛、咳嗽、咳痰 寒战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结膜充血 单纯疱疹 出血现象 关节肿痛和意识障碍,发热的中医

3、病因病机,(一)伤寒感受风寒之邪,卫阳闭塞或营卫不和;或寒邪侵袭,由表入里,邪正相争或寒邪化热,邪热炽盛从而发热。 (二)温毒风温之邪上受,卫气失于宣扬,或温邪内盛,气分蕴热,或邪入营血,热毒炽盛从而发热。 (三)湿热外感湿邪或湿邪侵入热化,留恋三焦,湿热熏蒸从而发热。 (四)寒湿外感寒湿或湿邪侵入寒化,阳气被郁,郁而发热。 (五)暑湿暑湿侵入,湿郁于内,暑蒸于外,从而发热。,高热的中医分类,中医高热分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 外感高热:凡因外感邪毒所致,以体温升高(38.5以上),初起多见恶寒、口渴、脉数等为临床主要特征者,既称外感高热症。本症见于温病、伤寒之发病过程中。 内伤高热:内伤发热是指以

4、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高热的鉴别诊断,(一) 中医鉴别诊断 1.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实热多见于外感中期,热势较高,病情较急,变化较速,多有热盛伤阴,可见谵语、神昏、动风之象。 2.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畴 。内伤发热

5、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其热一般为波动无常,时高时退,缠绵难愈。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多起于它病之后,必见其它内伤之证候。内伤之发热多属虚热,或本虚标实之热,或见于外感迁延,正气已衰之后期阶段, (二)西医鉴别诊断 1、感染性发热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霉菌性,其他致病微生物。 2、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类疾病,内分泌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6、肿瘤。,辅助检查,1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淋巴比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 3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 尿常规 大便常规 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持久性高热并发症,心、脑、肝、肾的功能有损害 脑水肿(脑病后遗症)、高热惊厥(脑细胞损害) 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 肺炎、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休克,高热病人的护理,(1)卧床休息,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作好记录。 (2)诊断未明确前,不能过多使用退热药。 (3)体温在395C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高热无汗或有表证者不宜冷敷。另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4)高热患者宜

7、半流饮食,并劝病员多饮水,成人每日至少3000ml。 (5)体温骤退时,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体温,注意病情变化。 (6)要注意高热病人口腔卫生、皮肤卫生,预防褥疮,大量出汗者要及时更换衣物,避直接吹风,避免受凉。 (7)对高热出现谵妄、神智不清者应用床栏,防止坠床发生。,护理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 按要求测量体温 体温在39度以上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39度以下每日测4次。,护理措施 发热三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保暖,高 热 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

8、、头晕、食欲不 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退热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 休克现象。关注出入量平衡,体 温 上升期,护理措施 加强心理护理,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定时开窗通风。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 口腔护理:发热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

9、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必要时吸氧:高热期呼吸心率加快,易缺氧给予氧气吸入。,高热的急救处理,(一)急救处理 1、 退热措施(1 )物理降温:局部(冰袋、冰囊、冰帽、冷毛巾、)和全身冷疗(温水、酒精擦浴、电冰毯) (2)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巴米尔、百服宁、速克痛等。 (3) 辨证应用口服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藿香正气胶囊等;清开灵口服液;严重高热伴有烦躁、谵语者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 (4)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4ml,每日34次。 (5)肌肉注射安痛定:2ml,每日2次。 (6)静脉注射醒脑静2040ml,加入250ml5

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清开灵2040ml,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7) 静脉注射来比林0.9g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8) 消炎痛栓剂:2550mg,纳肛,每日12次。 应用解热镇痛药应密切注意其对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2、支持疗法 保障充足的液体、热量、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供给。 3、针对病因治疗 抗微生物治疗。,(二)中医治疗急救处理 (1)退热 1)针剂 a.柴胡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b.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c. 醒脑静注射液:本品系安宫牛黄丸改制而

11、成,每毫升含生药1克,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3次;或每次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对肺系感染高热疗效较好。 d.银黄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4次,适用于卫、气分发热。 e.穿琥宁注射液:每次4006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分2次静脉滴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细菌性痢疾。 f.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营分高热。 g.大蒜注射液:每次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适用于霉菌感染性高热。,2)药物擦浴 a.用荆芥15克,薄荷15克,煎水擦浴,

12、得微汗而解,适用于风寒外感高热。 b.用麻黄10克,薄荷15克,用法及适应症同上。 c.石膏水:用20%石膏煎液擦浴,适用于邪热入里之高热。 3)针刺 一般选穴,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泻法。 亦可用柴胡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常取曲池(双)、足三里(双),每穴注射0.5-1毫升,每4-6小时一次,至大热已退为止。 4)滴鼻 a.三解素滴鼻剂(湖北中医学院附院研制),由柴胡、双花、连翘、青蒿等组成,经提炼成31%的蒸馏液,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半小时至1小时滴一次,退热效果较好。 b.复方柴胡滴鼻液:由柴胡、薄荷等组成,制成40%的蒸

13、馏液,用法同上。,5)灌肠 a.大黄枳实汤:生大黄15克,枳实15克,甘草10克,山药15克,寒水石20克,煎水取汁200毫升,高位直肠滴注或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每隔2-4小时一次, 体温下降后应视病情而减少灌肠次数或停用。本方适用于各种外感高热。 b.清热灌肠汤: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荆芥15克,薄荷15克,芦根30克,赤芍15克,煎水取汁200毫升,用法同上。本方适用于卫分证、气分证或卫气同病之高热。 c.大柴胡汤:柴胡15克,大黄15克,枳实15克,黄芩15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煎取200毫升,用法同上。本方主要用于胆系高热所致之高热。 d.大承气汤:大黄15克,枳实15

14、克,芒硝20克,厚朴15克;或用大黄30克;或用蕃泻叶30克。各煎取汁150-200毫升,用法同上,其中大承气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效果较好。 以上灌肠诸方,均应冷却后使用。,(2)增液 1)10%养阴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生地:麦冬:玄参=0.5:1:1)用食盐调至等渗;或10%增液针(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生地:麦冬:玄参=1:1:1 )用葡萄糖调至等渗;用500-1500毫升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伤津。 2)或用10%葡萄糖液,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1000-2000毫升静脉滴注。 3)增液汤灌肠。,(3)止痉 凡高热伴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者称为“痉”,即热盛动风。乃

15、热邪亢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所致。法当急治其标,可选用下列方法(同时配合退热、增液等方法)。 1)针刺:主穴为百会、人中、大椎;备穴为少商、委中。 2)灯火蘸法:用灯草蘸清油点燃,以明火对准印堂、人中、颊车、角孙、神阙、大椎等穴,一触即起,可听见“啪”声,有止痉速效。 3)止痉散:用1.5克,每日1-2次。 4)琥珀抱龙丸:每次1丸,每日3次。 5)至宝丹:每次1粒,每日3次。 6)紫雪散:每次1支,每日3次。 7)醒脑静注射液:用法同上。,(4)开闭 高热闭证,即热入心包,多为热邪内陷所致,每见神昏谵语,口禁目闭,两手握固,痰壅气粗。治当醒神开窍,可选用下列方法(同时应配合退热、增液等法治之

16、): 1)针刺:用三棱针于十宣放血;或刺人中、曲泽、委中,使之出血;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素寥。 2)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用于热闭。亦可用万氏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用法同上。 3)清开灵针:每次用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滴,用于热闭,亦可用于痰闭。,(5)固脱 脱证多为高热炽盛,邪毒内陷,阴精耗竭,阳气欲脱所致,即所谓阴竭阳脱,每见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救治方法是: 1)针灸:凡阴脱者可用灸法,阳脱宜用针刺。取神阙、关元、气海,采用灸法,每穴灸15-20分钟;或针刺素寥、内关,配少冲、少泽、中冲、涌泉,一般中强刺激,留针,间断捻转。 2)参脉针:用5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中静滴,适用于阴脱。 3)红参:10克,水煎频服,用于阴脱。 4)参附针:用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阳脱。 5)参附汤:红参10克,制附片10克,水煎频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