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声慢》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000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声声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2《声声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2《声声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2《声声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2《声声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声声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声声慢》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这么一位女子,在别家姑娘还在斗百草,荡秋千,学女工之时,她早已被笔酣墨畅的儒学文化甘霖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有这么一位女子,在男子独掌话语权的时代,她的词作,叫男儿叹服道:“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有这么一位女子,她既有弱德之美,又具如虹大气,磊磊襟怀,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高考作文选段,循着一本纸色泛黄的漱玉集,推开声声慢这扇轻愁的门扉,我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一个暮雨如烟、疏雨敲秋桐的黄昏,寻觅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在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的院落,我看到她醉卧在遍地堆积的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无人问无人怜。,在这样一个时候,让我们踩着声声慢的步点,靠近这位立于瘦菊

2、西风中的背影,走进李清照的精神深处,品读一代才女的情感琼浆。,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搜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只身飘泊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今临海)和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

3、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表现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同丈夫的相思离别之情。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又委婉含蓄。后期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倾注在她的作品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生活,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李清照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还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语言上能够创新,用语清新浅显,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作品有潄玉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词作背景,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

4、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

5、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由于她后期遭遇的不幸和女性的脆弱,词的情调显得过分低沉。,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独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字词释义,声声慢,请你朗读,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6、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怎敌他:对付,抵挡。 损:表示程度极高。,堪摘:可摘。 著: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

7、么能概括得尽呢?,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词作赏析,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亡国之痛、

8、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愁多,愁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直接抒情的句子:,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梁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 入手,结果,引发,体现,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眼前景,肃杀 凄清,愁情,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

9、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1、形式上,音韵美 增强感情,3、结构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品味叠字的妙处:,2、内容上,表达了作者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心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1、音乐美。 、增强感情。,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请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酒,雁,黄花,梧桐,借景抒情,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哪些诗句中接触过?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10、、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3、“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以秋风来渲染愁情,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飞云过尽,旧鸿

11、无信,何处寄书得? 晏几道思远人,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 、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无甚可摘,有谁堪与共摘,“黄花”有没有寓意呢?,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凄苦忧愁,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

12、菊花,诗人孤独寂寞情的寄托。,结论: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 杜牧清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点点滴滴的雨声更衬愁情。,评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愁,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13、 北雁南飞 黄花憔悴 雨打梧桐,意境,意象,本课小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泪珠与珍珠,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摘自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序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