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844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18)(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广汉市广汉中学 闫 杰,富 翁 “负翁”,要当,不当,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曰本大核民族,中国盐荒子孙,核出此盐,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有弊:,有利:,态度:,仿效性 重复性,健康合理的从众会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的从众不利于个人生活,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景甜 乐基儿 -2011春夏连衣裙 -2011春夏连衣裙,网络 频频 曝光的 “撞衫“ 事件,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与众不同 、 标新立异,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

2、 出现(如个性化设计),社会不一定认可,付出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有利:,特点:,有弊:,态度:,记者发现,每年9月份前夕,不少高校新生已经在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添置“装备”,各种数码产品自然不可缺少,为了超过其它同学,一些新生动辄要求购买“苹果三件套”,让不少家长直呼“伤不起”。,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记者调查,夸耀性、盲目性、“向上看齐”,会加重经济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特点:,有弊:,态度:,快乐主妇的口号:“不求最贵,但求最好”,这是由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提倡与发扬,理智

3、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 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利,特点:,有利:,态度:,消费心理的表现,特 点,评 价,从众心理 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 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 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 引发的消费,仿效性 重复性,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夸耀性 盲目性,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有利: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有弊:盲目从众不利于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

4、众不可取,如何有效区分4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盲目从众不可取,攀比心理,-攀比心理不健康,“大家有的,我一定要有”,“只要有人有,我就一定要有, 而且要比别人的更好”,求异心理,“我有的,大家不要有,我特有”,-过分求异不提倡,-求实心理要发扬,求实心理,“综合考虑,讲求经济实惠”,注:4种消费心理并不是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 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位消费者身上。,不要以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其实,消费对生产、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思考:我如何消费与别人无关吗?,你吃得多,我干得欢,消费扩张,生产扩大,消费萎缩,生产缩小,某餐厅的广告语:“快来吃饭吧,不然你得挨饿,我们更得挨饿”。,

5、甲一贯省吃俭用,过年过节给孩子买衣服总是精打细算,甚至两个孩子都不让读书,但是其银行存款确是早已达到了一个不小的数目;而邻居乙则与之相反,虽然每月都要肩负偿还银行贷款利息的压力,但仍然吃饭讲究鲜的贵的,穿衣讲究高档名牌,过年过节,亲朋相聚,狂吃暴饮,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和 “百万富翁”。,问题: 如何看待甲乙两种不同的消 费方式?贷款消费是超前消 费吗?给我们什么启示?,(不滞后消费),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不应该过于节俭,这样容易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坚持正确

6、的消费原则一,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超前消费),(2)具体要求: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 入相适应。,(1)总要求:,“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入不敷出”为不适度消费,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喜欢跟风随大流,别人买了自己也跟着买。但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的情绪冲动而购买的,东西买回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避免盲目跟风和不理智的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要理性消费,思考: 如果要你去劝解他们,你打算怎么说?,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要协调,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二:,2.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2)“三个 避免”,跟风随大流 要有主见,情绪化消费 理智消费,

7、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协调发展,(1) 总要求: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反对盲目从众和相互攀比的心理,做到理性消费。,人的全面发展,小资料,“塑料袋被国际人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天仅买菜就要用掉10亿只塑料袋,而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也在20亿只以上。其中80%以上未经回收,被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三:,3.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性消费,(1)主旨,(2)核心,“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少用或 不用非降解塑料餐盒,节约资源,

8、“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少用或不用 一次性筷子,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尽 量 使 用 布 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回收废塑料,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三:,3.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

9、利用 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Resuce,绿色消费:,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性消费,(1)主旨,(2)核心,(3)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议一议: 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流行的“打包”现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合作探究交流,社会进步,节俭让步?,“PK”,社会进步,节俭同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还

10、不够发达,而且面临人口、资源的 压力,更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勤俭节约、艰苦 奋斗,既反对铺张浪费,又不抑制消费,是 合理消费。,4.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四:,(1)从历史角度看,,(2)从现实国情看,,(3)从个人成长看,,(4)从与合理消费的关系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具体国情的必然要求。,是合理消费。,内 容,具体要求,1.不超前消费(贷款消费); 2.不滞后消费,绿色消费“5R”原则,1.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1.避免跟风随大流; 2.避免情绪化消费; 3.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量入为出 适

11、度消费,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消费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原则,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重点),【课堂小结】,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难点),“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 ( )消费心理。,A.从众和攀比 B.攀比和求异 C.求实和求异 D.求异和从众,【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

12、之大恶”、“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这两句谚语共同表达的意思是( ) A.勤俭节约能致富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劳动与节俭是不可分割的 D.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D,【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知识为个人或家庭设计一份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参与实践,yanghuidi,谢谢指导!,课堂寄语 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是一个懂得量入 为出、适度消费的人;一个懂得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的人;一个懂得保护环境、绿色消 费的人;一个懂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人。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消费观, 成为理智的消费者! 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沦为“负翁”, 而能成为富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