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822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五部分 作文指导 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课件(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七 中考优秀作文赏析,考点一 全命题作文 一、(2018梧州,26,50分)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作文。 小时候的牛汉,把一半的语文课本送给乔元贞,是一种长大;小英子,硬着头皮独自去汇款,是一 种长大;可爱的你,为刚刚下班回家的父母沏上一壶热茶,是一种长大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 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A组 2018年广西中考题组,五年中考,思路点拨 “那一刻,我长大了”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点:

2、“那一刻”和“长大了”。“那一刻”暗示了文章需要突出事件中的某一个片段,而“长大了”则要求这一片段能充分展现我们的成长。可能有的考生对于何为长大不甚明确,这时就应认真研读导语部分。导语提示了三种“长大”的具体表现把课本分享给朋友、独自去汇款、为父母沏茶,以及与此对应的三种“长大”的界定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感恩回报。这是三组非常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考生至少能循着三个方向找到类似的经历,完成一篇基本不偏题的考场作文。当然,要想使作文别出心裁,我们要能对“长大”有自己个性的思考,比如长大意味着学会宽容别人。考生对“长大”这一话题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所写文章水平的高低。,例文 那一

3、刻,我长大了 我的房间里挂着一幅刺绣,它见证了我长大的那一刻。 盈盈纤针,涓涓绸布,银针在柔滑的绸布上穿梭,缜密而又流畅,似竹篙划过水面,留下涟漪微荡。这画面看似和谐,又有谁人能知我的手指握针处早已被银针硌出一道深深的印痕,我再也忍不住锥心的痛楚,放下手中那朵绣了一半的玫瑰。那半朵玫瑰上的芒刺,带给我无尽的心殇。 学习苏绣一直是我心中一个美好的梦想,只是我从未能克服银针压迫手指给我带来的疼痛。看绣娘手中的那些作品,仿佛是真实的乌篷船从莲叶间驶过,蒹葭摇曳,渔歌互答。每每望见,我的心都为之一动。 我紧蹙眉头,用手抹去额前使视线变得模糊的汗珠,轻轻放下手中的银针,见窗外阳光正好,便起身出门。 我踏

4、着轻软的布鞋缓缓踱进父亲的小花园,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大簇鲜艳的红玫瑰。我不禁讶异,走上前,细细打量,花瓣一层层地叠加,鲜红如火,极是美艳,惹得我忍不住抬手去抚摸。 “啊!”还没碰到玫瑰花,在半空的手就突然感到一丝疼痛,我低头一看,这些鲜红的玫瑰下,隐藏着不少“暗器”玫瑰刺。,“原来你在这儿。”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这些玫瑰真好看!”只见父亲拿着水壶走过来,俯下身子,将水壶微微倾斜,水珠从壶嘴细孔里喷出,均匀地洒在花瓣上。“都是刺,有什么好看的。”被刺扎到的我心有余悸地嘟哝着。“没有刺,怎能称为完美的玫瑰呢?”父亲微笑着说,“正是因为有刺,玫瑰才与众不同,才让人欣赏,为了得到最美的花朵,也要给刺浇

5、水,你说呢?” 我低下头,看着这些娇艳欲滴的玫瑰,怎会想到花朵的下方是张牙舞爪的刺呢?我俯下身,轻触玫瑰刺,感受着轻微的疼痛。原来,成功与苦痛是相互依存的,穿越痛苦,才会无畏,那些追梦路上的芒刺,才能守护梦中的花园。我想,学习苏绣也是如此吧,忍受指腹的疼痛,才能绣出惊艳的绣品。 于是,我攥紧银针,回忆那些娇艳欲滴的玫瑰的模样,一气呵成,一幅完美的作品在我的针下呈现。作品中女子伫立于玫瑰丛旁,裙袂飞扬,缱绻了我悠长的思绪。花枝上的刺不再刺痛我的手指,而是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在追梦路上跌跌撞撞,为了梦想,学会了穿越苦痛。那一刻,我长大了。 点评 这篇文章选材十分具有个性,将银针、绣品中玫瑰的

6、刺、真实玫瑰的刺巧妙地结合在一次,使得感悟生发更为自然。从文章的结构来讲,作者做了充分的铺垫,使得“那一刻”的到来合情合理。最可贵的是,作者关于长大的理解较为深刻“为了梦想,学会了穿越苦痛”。,二、(2018贵港,23,50分)作文。 请以“温馨的提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思路点拨 对于考生来说,“温馨的提醒”没有理解上的难度,只要把握好两个关键词“温 馨”和“提醒”即可。谁提醒了你?为何提醒你?对你有何影响?考生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生 活、成长轨迹,寻找类似的经历。“温馨的提醒”也许是某天早晨父母对你的叮咛

7、,也许是课 堂上老师善意的眼神,也许是陌生人一句真诚的话语无论写谁,写什么事,都不能忽略题目 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温馨”,这就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要营造出温暖美好的氛围。这一题目贴 近考生生活,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要写出新意,则要在选材和立意上多下功夫,并且 要写出在这“提醒”之后,你的收获、进步、成长。,例文 温馨的提醒 阳光将笔尖和宣纸上未干的墨染成金色,狼毫笔尖弯曲成一个优雅的弧度,脊背挺拔,眉眼坚毅,仿佛天地间的正气瞬间凝聚在这一室之内,聚集在他身上,令他无比高大。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他。那时,他才二十出头。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决意要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人,虽然那时我才五岁。 师傅教我

8、练硬笔书法,也教我练软笔书法,“上善若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些字句,像一颗颗种子落在我幼小的心里,慢慢地发芽,长出藤蔓,蔓延开来,提醒着我如何做人。 练习硬笔,总是师傅在纸的最上端写一行,我在下面跟一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丧人”“腹中晓尽世间事,命里不如天下人” 那时虽不知是何意,但念着念着就在心底记牢了。师傅也不和我解释,他说多背吧,背多了,到时候自然就懂了。,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地,我似乎有些理解这些话,理解师傅的用意了。后来,每每遇到人生的困境,这些温馨的提醒就会自己跳出来,化作一

9、股股清泉,在我心流淌。我浮躁的心也会渐渐平静下来,开阔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大人忙着工作挣钱,孩子忙着学习考试。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忙着。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人高兴,有人失意。其实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争不抢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了抢了都不是你的。从小师傅就教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跟着师傅的脚步,我努力学习着、践行着中庸之道。 我每写好十版字,就会小心又期待地拿给师傅看。师傅总是夸赞我。我站在师傅宽大的书案边,一会儿盯着字,一会儿看着师傅。 师傅从未对我说过一句重话,常说:“练得不错,又有进步了。”有一次,师傅

10、招我来身前,对我说:“学书法不能只学技法,否则只是浮于表面。字如其人,只有你成为一个敦厚正直的人,你才能写出一手大气端正的字。” 师傅一直用言行教导我,要成为一个和善、守拙、中庸的人。他用他最温和的方式,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醒我,纵使一生平平淡淡,也不要迷失了心中的方向。 我的确想成为一个像师傅一样的人。,点评 在这个力争上游的社会,小作者的这种“和善守拙”的中庸之道在学生中确实鲜有 见到,立意新颖。文章叙事随意自然,看起来似乎有些零散,但都贯穿在“师傅在做人做事方面 给我温馨的提醒”这一主线当中,形散而神不散。此外,小作者娓娓道来,真诚恳切,十分动人,如“师傅招我来身前,对我说”一句,用充

11、满温情的语言描绘出师徒相处的温馨画面。写自己 真实的生活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所在,考点二 半命题作文 三、(2018桂林,26,50分)写作。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 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以“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旨在让考生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寻找深有感悟或深受 启发的一次“尝试”,并能够将感悟或启发写清楚。题目需要补充

12、的部分,则决定了考生对于 事件的选择和写法构思。例如,“失败的尝试”这样的题目,暗示考生要选择自己的一次失败 经历,要写出自己失败时的伤心低落,但是不能止于此。因为导语提示“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 给你生活的启迪”,所以所写文章的叙述重点不应是我们的消极心理,而是我们能及时调整和 反思,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指导下一次尝试。,例文 泡茶的尝试 茶盏里盛着琥珀色的茶汤,隐隐白雾送出幽幽茶香。在起起伏伏的初三,我常寻着时间的缝隙,在紧张之余为自己泡一壶茶。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爷爷教我泡茶的经历。 小时候,爷爷爱喝茶,我则爱陪爷爷喝茶。爷爷家离村里的茶山只隔了几片田,从家里到茶山不到半个小时的路

13、。闲暇时,爷爷会带我上山。一大早,山间空气湿凉,叶子滴翠。走在山路上,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啁啁啾啾的鸟鸣声。我偶尔伸手去摘茶树上的茶叶,随爷爷慢慢悠悠爬上山亭。 亭子被绿树拥在半山腰一处开阔之地,亭内有桌有凳。我抢着要自己泡茶,便随手把爷爷带来的茶叶抓一把扔进热水中,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我捧起茶盅豪饮一通,马上因满嘴苦涩而把茶都敬给了土地爷。 爷爷在一旁哈哈大笑。他不慌不忙,用三指从茶包中捏了一小撮茶叶放进杯中,倒入沸水。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现出了春天的颜色,将杯中的水染成青绿色。茶的香气也随着水汽飘出,沁人心脾。在爷爷的指点下,我呷了一口,让茶水在嘴里稍作停留,再慢慢咽下。竟也品到了茶的

14、甘甜,唇齿留香,悠远绵长。,爷爷笑着对我说:“品尝茶的妙趣,四五片茶叶就够了”。 升上初中的第二年,学业繁重,考试增多,突如其来的压力使我措手不及。坚持却看不到结果, 努力却没有任何改变。而重感冒偏偏这个时候纠缠不去。生活好似我泡的茶,好苦好苦。我 一身疲惫地回家过年。 到了爷爷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爷爷察觉到了我的异样,也没说什么,饭后邀我去爬山,我默默 跟了上去。家里吃饭早,到山腰时夕阳正给亭子涂上了一层金黄。 我回忆着爷爷泡茶的样子,用三指从茶包中捏了一小撮茶叶,放进杯中,倒入沸水。茶叶在水中 慢慢舒展开来,茶的香气在鼻尖萦绕。 茶水入口,水温适中,没有一丝苦涩,满是甘甜与清香。 “小时候

15、你不会泡茶,现在倒是入门了”,爷爷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这生活呀,就像泡茶, 你不经历苦涩,又怎么懂得如何泡出甘甜?” 我一时有所悟,没有说话。夕阳的柔光折入杯中,茶盅的温暖熨平了我的被挫折磨出褶子的心。 就这样,从苦涩到甘甜的泡茶经历,让我在后来浮浮沉沉的日子里,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因为 我知道,人生如茶,若无磨砺与淬炼,何来茶香香如许?,点评 这篇作文选材新颖,立意高远。文中紧扣“尝试”二字,写了两次泡茶的尝试:第一次 因为不懂,想当然地泡茶,结果苦涩不堪;第二次是“我”学爷爷的方法,终于泡茶成功。作者 的感悟是着眼于两次泡茶经历之间的关系,从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深刻,情感真挚

16、。,四、(2018柳州,24,50分)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没有发现。你也许善学,也许守时;你也许跑得 快,也许能吃苦这些,都值得你骄傲。 请以“我骄傲,我是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思路点拨 题目颇具思辨性,遵循让考生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 生活,关注心理,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从导语部分来看,这篇考场习作要求写人,但是 写人往往是“以事写人”,重点落在叙事上,可见其旨在引导考生通过叙真事、抒真情展现自 己的成长历程。再仔细研读这道作文题,题目中的“我”是一个关键词,文章应该以“我”为 视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的另一个核心词是“骄傲”,即“自豪而富有成就感”,它暗示 考生在立意选材时应将着眼点放在那些成长历程中的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