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779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安三中2017年秋期中考高一语文科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共2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彳亍(ch) 殒身不恤(yn) 忸怩(n) 意味隽永(jn)B. 颓圮(p) 瞋目而视(chn) 觊觎(j) 龇牙咧嘴(c)C. 攒射(cun) 溯流而上(s) 箕踞(j) 信手拈来(nin)D. 蹒跚(pn) 咄咄逼人(du) 燕国(yn) 美味佳肴(y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音辨析与识记。A、隽jun B、龇z D、燕y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恶梦 提要钩玄 宫阙 风云变幻B. 偏袒 妄自菲薄 屠戮

2、 嘉言懿行C. 骷髅 奋笔急书 翌年 越俎代庖D. 焦灼 衣衫褴褛 婆娑 起成转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形辨析与识记。A.恶噩C.急疾D.成承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G20杭州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那变幻不定的各色灯光把夜晚的西湖妆扮得五光十色,令人目瞪口呆。B. 该县近年来特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C.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那些原本与农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农具,如架子车、牛车、旧犁耙、石碾、石磨逐渐淡出

3、了人们的视线。D. 近年来,电信诈骗花样翻新,不法分子打着公、检、法的旗号,给受害人打电话,一些人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经不住电话那头骗子的一番言之凿凿的花言巧语,最终中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辨析。A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语境不对。B.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对象错误。C.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应该是“息息相关”。 D.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正确。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

4、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次评选活动采用社会推荐与特邀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名单,然后由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实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入围名单。B. 欣闻这部作品即将付梓印刷出版,可喜可贺,希望这部书会受到广大教师读者的欢迎,也希望它能给我市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带

5、来新的动力。C. 作文题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始终是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的原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对2016年全国卷作文题提出了不少疑问。D.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投入到偏远乡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就医,更能减退病人的医疗负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B、成分赘余,付梓:指书稿雕版印行。梓:刻板。意同成语:付之梨枣。古代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后面带“印刷出版”,重复了。C、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D、搭配不当,“减退”与“负担”搭配不当。5. 下列对文言文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6、,不正确项是( )A.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B.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C. “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答案】D6. 下列句子加点

7、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 以为东道主 B. 行李之往来C. 微夫人之力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语的辨析和理解。A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B古:出使的人,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C古:那个人,今:尊称人的妻子。点睛: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

8、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7. 下列与例句句式特征相同的一项()例句:以其无礼于晋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 何厌之有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A状语后置倒装句,B宾语前置,C判断句,D省略句。8. 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例句,烛之武退秦师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 使使以闻大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例句,退,使动用法,使退却;A.B.D.都是使动用法。C名词作状语,向东。9. 下列句子没有

9、通假字的一项(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因人之力而敝之C. 今日往而不反者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实词中的通假字的辨析与理解。A共,通“供”,供给。C、反,通“返”。 D通“震”,震慑。10. 下列句子加点字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A. 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B. 皆白衣冠以送之C. 乃朝服,设九宾 D. 函封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ABC.都是名词作动词,D,名词作状语,用匣子。点睛: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例:晋军函陵。(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名

10、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二、古诗文阅读理解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

11、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

12、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出。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子跪着 B.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D.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拔剑切而啖之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B.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C.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虏1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樊

13、哙覆其盾于地A. 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良曰:“长于臣。” D. 因击沛公于坐14.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5. 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吴广以为然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

14、 B. C. D. 16.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 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 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 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答案】11. C 12. A 13. D 14. A 15. D 16. A【解析】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C王,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为王。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都是连词,表顺承,接着。B连词,来;介词,因为。C介词,趁机;介词,依靠。D副词,尚且;副词,将。点睛:备考文言虚词掌握虚词推断“五法”:语境推断法,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对称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