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775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基础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推崇孔子,却没把孔子的每句话都当作清规戒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B他见老领导工作十分辛苦,而生活条件也很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忙到商店买了一些果品回来。C. 没有演过大人物的谢园这次在陈云在临江里小试牛刀,为首次演大人物,他不敢怠慢,阅读了很多有关陈老的书。D老师上课,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不给学生留些思考的余地,就难免有越俎代庖之嫌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教研室通过多年的努力,评价方法得当、操作程序公开透明、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一套高考质量评估方案

2、出台了。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人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会着人间的温暖。C今天教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D近年来,有不少海外学子相继学成归来,报效桑梓,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已经崭露头角。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_。_,_。_。_。_。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这是很难“唯物

3、”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这就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A.B.C.D.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B.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C. 他是我

4、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B.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C.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D.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6.下列各选项中事件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 韦编三绝 孔子

5、B.横槊赋诗 曹 操C. 指鹿为马 赵括 D.围魏救赵 孙 膑7.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申之以孝悌之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此亡秦之续耳二、文言文阅读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

6、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

7、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 假:借给 B 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 坐:因犯罪C会帝厌兵 会:适逢 D第遣使吊赙其家 第:按次序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8、(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

9、执政大臣。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3分)(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3分)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 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0、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2(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4分)(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四、名言名句默写。13(1)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11、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茶垢凌鼎年史老爹喝茶大半辈子,喝出了独家怪论:“茶垢,茶之精华也!” 故而,他那把紫砂茶壶是从来不洗不擦的。因常年在手里摩挲,壶身油腻腻,紫黑里透亮。揭开壶盖,但见壶壁发褐发赭,那厚厚的茶垢竟使壶内天地瘦了一大圈呢。 莫看此壶其貌不扬邋里邋遢,却是史老爹第一心爱之物。从不许他人碰一碰,更不要说让喝壶中之茶了。 据说此壶乃传之于史老爹祖上有位御笔亲点的状元之手。更有一说录此备考:即此壶较之一般茶壶有不可同日而语的两大特色。其一,任是大暑天,此壶所泡之茶,逾整日而原味,隔数夜而不馊;其二,这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茶垢厚实,若是

12、茶叶断档,无妨,白开水冲下去,照样水色如茶,其味不改。史老爹曾不无炫耀地说过:“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此壶堪称壶之粹,国之宝” 史老爹喜欢端坐在那把老式紫檀木太师椅上,微眯着眼,轻轻地呷上一口,让那苦中蕴甘的液体滋润着口腔,然后顺着喉道慢慢地滑下去,他悠悠然品着,仿佛在体会着祖上所遗精华之韵味,简直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去年夏天,史老爹在上海工作的小儿子带了放暑假的女儿清清回古庙镇来探望老人。 清清读二年级,长得天真可爱。史老爹一见这天使般的孙女,自是高兴不尽。大概他太喜欢这孙女了,竟破天荒地想让孙女喝一口紫砂壶中的茶。哪料到清清一见这脏兮兮的紫

13、砂壶,直感恶心。她推开紫砂壶说:“爷爷,你不讲卫生,我不喝。” “你不喝我喝。”史老爹有滋有味地呷着品着。 第二天一早起来,史老爹照例又去拿紫砂壶泡茶。谁知不看犹可,一看刹那间两眼发直,腮帮上的肉颤抖不已,嘴巴张得大大的,如同傻了似的原来那把紫砂壶被清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的百年茶垢荡然无存。 僵立半晌后,史老爹突然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叫喊:“还我茶垢!还我” 随着这一声喊,史老爹突然血窜脑门,痰塞喉头,就此昏厥于地。 清清又惊又怕,委屈得直抹眼泪。 一阵忙乎后,清清父亲赶紧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小心翼翼地捧到老人面前。 恍恍惚惚中回过气来的史老爹一见紫砂壶,顿时如溺水者抓到了什么,一把抢过紫砂壶,紧紧

14、地贴在胸口。许久,他泪眼迷糊地呷了一口。哪晓得茶才入口,即刻乱吐不已。眼神一下子黯然失色。手,无力地垂了下来,面如死灰似的。惟听得他气若游丝,喃喃地吐出:“不是这味!不是这味不是这味”14.试简要概括这篇小小说的情节。(3分)15.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从全文看,有何作用?(3分)16.分析“如此丰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积淀,焉能得之?!壶,千金可购;垢,万金难求。此壶堪称壶之粹,国之宝”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17.你认为这篇小说中“茶垢”的寓意是什么?试简要分析小说的主题。(4分)六、语言运用。(4分)18.本次考试后,我们将正式进入高三复习,你对高三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请写一句话来鼓励自己。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个字。七、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民间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如“蜘蛛结网天渐晴,燕子低飞要下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大多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