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3731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自身免疫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十 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概述,概 念,自身免疫: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 现象。 生理自身免疫现象举例:正常人血清中多种针对衰老、死亡细胞的自身抗体; MHC限制性; 独特性免疫网络. 自身免疫病:因自身免疫应答而产生自身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自身免疫病的特点,检测到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 自身抗体或应答T细胞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 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强度有关 多数病因不清。遗传倾向,多见女性。 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应用患者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分 类,原发型AID:原因不

2、明,与遗传相关。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特定器官,如胰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桥本氏甲状腺炎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多种器官组织,如: SLE,RA 继发型AID:与用药、外伤、感染有关,预后良好。,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型超敏反应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型超敏反应、 自身反应性T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型超敏反应,红斑狼疮,发病缓慢,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小血管及结缔组织疾病. 红斑狼疮患者约70%85%有皮肤表现. 疾病呈渐进性,缓解与复发交替,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光敏感。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27

3、29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约91)。,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特征以手脚小关节发病,向心对称性发展,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出现抗变性IgG抗体,即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多数病人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有低热、倦怠、全身肌肉酸痛、纳呆、消瘦、贫血等前驱症状。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晨起时病变关节僵硬、伸屈不利,活动后症状改善或消失)。随后,受累关节肿大日渐显著,皮肤红、热,疼痛加重。 少数病人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强直性脊柱炎(AS),(一)、概况:是一个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的患病率约为

4、0.3%,是造成机体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起病隐匿、缓慢 (二)、年龄与性别 1.好发年龄:15-30岁,40岁后发病少 2.好发性别为男性(男:女=5:1) (三).其它常见症状 : 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 (四).关节外症状: 依次有眼葡萄膜炎、结膜炎、肺上纤维化、升主动脉根和主动脉瓣病变。,医学免疫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桥本氏病,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6-10 本病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常见临床症状有怕冷、浮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嗜睡、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产生针对甲状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反应,致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破坏。目前治疗多用甲状腺片剂替代治疗。,,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一) 抗原因素 1、自身抗原 (1)免疫隔离部位抗原释放: 某些在胚胎期就与免疫系统处于隔绝状态的自身成分,一旦释出,可诱发自身免疫,如:精子、晶状体蛋白、甲状腺蛋白、葡萄膜色素蛋白等。 (2) 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由于理化、生物(如药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使自身成分发生改变。,微生物感染 分子模拟 某些微生物与人体某些组织有交叉反应性抗原,可引起宿主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乙型链球菌与心肌瓣膜/肾小球基底膜 大肠杆菌O14与结肠粘膜 免疫隔离部位释放抗原 多克隆激活 超抗原 某些微生物的产

6、物,可直接刺激B、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4)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在AID发生过程中,自身反应性B和T克隆会相继识别自身抗原的隐蔽抗原表位,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 表位扩展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病相关。,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5)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 ignorance): 指因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Ag亲和力低,或这类自身Ag浓度很低,经APC提呈,不足以活化相应的初始T细胞,而致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Ag并存,在正常情况

7、下,不致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状态。 免疫忽视可被一些因素打破,如多克隆刺激剂、协同刺激因子和细胞因子。,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二) 机体因素 1、遗传因素 自身免疫病 MHC 相对危险 强直性脊柱炎 B27 63.1 系统性红斑狼疮 DR3 5.8 类风湿关节炎 DR4 4.2 桥本甲状腺炎 DR5 3.2 毒性甲状腺肿 DR3 3.0 多发性硬化症 DR2 3.8 FasLFas异常、CTLA-4、补体基因等缺陷,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近年来,通过对自身免疫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取得初步进展。 目前,临床干预措施仅限于缓解或减轻AID患者临床症状。 理论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理想方法是重新恢复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耐受,但迄今尚未实现这一目标。,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 减少分子模拟,如控制慢性感染 抗炎疗法:应用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前列腺素抑制剂及补体拮抗剂等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AID症状。 免疫抑制剂:环胞酶素A(CsA) 和FK506 应用细胞因子抗体 anti-TNF- 类风关 anti-CD4 RA 应用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小 结,1.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及分类 3.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4.熟悉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