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公开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690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陋室铭》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陋室铭》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陋室铭》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陋室铭》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公开课(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

2、,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基础知识,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监察

3、御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听读课文,

4、小组合作, 研读课文, 疏通文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超出凡庸的人,这里指神仙; 名:声名,名誉。在这里名词做动词,出名。 灵:神奇,灵异。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可翻译为“被认为神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耸入云,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响亮的名声; 水不一定要深不可测,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被认为是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连词,由于;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虽然这是间简陋的房屋,却因为我的品德高尚,使它的声名像香气一样地传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即大儒,指博学

5、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来这里谈天说笑的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和我结交往来的,完全没有缺乏知识的俗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演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珍贵的佛经。 可以在陋室里弹奏不加雕饰的琴;也可以阅读珍藏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借代音乐;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人劳累;形,身体。 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根清静;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就好像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草庐,又好像扬雄在四川发愤读书的子云亭。用孔子的话来说:“一位君子居住的地方,又怎么会觉

6、得简陋呢?”,孔子云:“何陋之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道:”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不高、不深”喻“陋”,以“仙”、龙”喻“德”,以“名”、“灵”喻“馨”,从而巧妙地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种写法叫比兴。,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开始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其目的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写作手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得出他们在其他特

7、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 :,山,水,陋室,仙,龙,德馨,推理方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 水,仙名,龙灵,德馨,不陋,(主人),(陋室),类 比,再读课文,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陋室周围环境怎样?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有何特点?日常生活又有怎样的情趣?,周围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赏心悦目,恬静 交往之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风生,畅怀。 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怡然自得,高雅。,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与诸葛亮、杨子云一样,身居陋室而品德高

8、尚。进一步 深化主题。,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更有力地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道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笔下的“陋室”“陋”吗?,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上,入,环境宁静,谈 笑 有 鸿 儒,往 来 无 白 丁,对比,衬托自己 的“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高雅脱俗,不慕富贵,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

9、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环境幽雅 交往文雅 情趣高雅,处处紧扣 “惟吾德馨”,表达室主人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借此来表达他怎样的情操和志趣?,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托物言志作品举例:,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紫藤萝瀑布净化了作者的心灵,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生的喜悦和向前奋进的力量。深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行道树文章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托 物 言 志,即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10、或说明道理。,陋室,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安贫乐道,高洁伟岸,托物言志,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幽雅(清幽景),情趣高雅(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文雅(不俗人),托物言志,安贫乐道不慕名利,(君子之

11、德),小结课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山仙名,水龙灵,仿写作品,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 与刘禹锡对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 的学习?,讽刺无心向学,没理想、没志气,不要前途,只顾玩乐,

12、来学校混日子的一类人。,举例说出修辞手法 和 论证方法,比(喻)(起)兴 对比 借代 对偶 (对仗) 拟人 反问、引用 举例 类比,“何陋之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诸葛庐 子云亭 颜回巷,考考你?,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助词无实义 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3、 1何陋之有?(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食之不以千里( )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6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F,C,D,B,E,A,四、,名句填空: 1.点明主题的句子是: 2.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3.写室中情景,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突出生活之雅的句子是: 4.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本文运用的修辞有哪些?举例说明。 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对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 类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教师寄语,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