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596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5.37-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主干回顾】 一、形成 1.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方案屡屡碰壁。,(2)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_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派,2.过程: (1)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_ 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阐发:在民报发刊词上,纲领被阐发为 “_”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民权、民生,3.内容:,清朝封建,民主共和国,国民共享,4.评价: (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_的愿 望。

2、(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 地革命纲领。,民主权利,【特别提醒】 1.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1)民族主义把反清与反帝相混淆,既不明确反帝,又容易产生排满情绪。 (2)民权主义仅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府而不是消灭整个地主阶级,因此是不彻底的。 (3)民生主义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可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2.理解三民主义的“完整”性 主要体现在:(1)相对于以前维新派政治纲领而言,它涉及民族、民权、民生等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内容较为完整。 (2)它既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4.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3、的根源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都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都会对资本主义发展设置障碍。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这就导致中国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5.实践: (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君主专 制政体,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 (2)法制建设:1912年,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_。 (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_” “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二、发展 1.背景: (1)孙中山捍卫_的斗争失败,积极寻求救国新途径、新力量。 (2)_和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伸出援手。 2.标

4、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_”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共产国际,扶助农工,3.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_;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_,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_,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自求解放,一般平民所共有,节制资本,4.评价: (1)进步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 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_和国民 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仍然属于_ _范畴。,政治基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5、【特别提醒】 3.新旧三民主义对帝国主义的不同态度 (1)在旧三民主义中,资产阶级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只是在民族主义中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理论上体现了反帝要求。 (2)只有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5.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6.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不等于新三民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史论要旨】 1.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

6、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 2.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在它的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3.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将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推进到一个新层次。,【史料探究】 1.三民主义 材料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探究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提示:观点:将社会革命融合

7、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之中;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政体。,2.新三民主义 材料一 (2014海南单科改编)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探究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提示: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孙中山主张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二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

8、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探究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提示: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名家评史】 【观点】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有六点“革新”:一是 “把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统一民族国家的思想灌 注到原有的华夏民族意识中去,从而改造了适合地主阶 级需要的内中国而外四夷的

9、传统观念”;二是“主 张改君主政体为共和政体,从而扬弃了尊周攘夷和 反清复明这类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帝制思想的,传统观念”;三是“主张师夷,从而否定了盲目排外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四是“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基本上排除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五是“寓联满于排满之中”,“这就破除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六是“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实行民族同化”,“从而扫荡了明夷夏之辨和严夷夏之防这类传统观念”。 史学家张正明,【解读】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反满的民族主义,且进行了六点革新,从而合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扬弃、否定、排除、破除、扫荡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为近代中国

10、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民族主义角度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其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 【主干回顾】 一、形成 1.发端阶段: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 (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内容:提出坚持_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3)意义: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和同盟军问题。,无产阶级,2.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理论:“_,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2)意义: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_问题,指

11、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特别提醒】 1.井冈山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 (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2)毛泽东认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3.成熟阶段:抗战时期。 (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_ _等文章。 (2)内容:指出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两步走的战略

12、;创造性地提出_的科 学概念。 (3)意义:毛泽东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 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_。,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特别提醒】 2.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和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

13、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 (1)内容: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即将建立的人 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意义:丰富并发展了_的国家学说,为即将 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工农联盟,马克思主义,2.新中国成立后: (1)文章:_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 (2)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_ _。,论十大关系,马克思主义,学说,三、地位与影响 1.是马克思主义与_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是建设中国特

14、色社会主义理论的_,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中国革命实际,思想根源,【特别提醒】 3.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特点,【史论要旨】 1.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革命领导阶级、目标、前途等问题,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史料探究】 1.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材料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

15、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探究1: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提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材料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探究2:从任务、性质、领导者、前途四方面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提示:特殊之处: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