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3413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课件-辨证绪论总论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 医 诊 断 学,2,中医诊断学 中 医 辨 证 学 绪 论 定义-研究分析病情资料、辨别证候的学科 ( 综合分析 ) ( 概 括 ) ( 推 断 ) 临床资料-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理本质 辨证方法:纲-八纲辨证 目-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卫气营血、六经、三焦、经络辨证,3,总 论 第一章 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略) 第二章 审症、辨证、诊病的中医 诊断体系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一)症的基本概念 症(症状、体征):病人自身的异常感觉 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 -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象(临床表现),4,(二)证的基本概念 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

2、以及邪正关系 反映病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证候-证的外候(证的特定临床表现) (三)病的基本概念 病:疾病发展全过程的病理概括(涵盖了病变全过程,有特 定的规律性) 反映出病变全过程的病理变化本质 一般涉及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病理性质、 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后等要素,5,二、症、证、病三者的关系 症、证、病-人体病理变化的反应 1、症与证,症与病: 证、病-多个症 2、证与病: 同病异证: 一个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往往表现为不同的证 ( 温病:卫分证 / 气分证 / 营分证 / 血分证 ) 一个病在某一发展阶段可表现为几个不同的证 ( 感冒:表寒证 / 表热证 ) 异病同证: 不同病

3、的一定发展阶段,可表现为相同的证 异病异证、同病同证,6,三、审症、诊病、辨证三者相结合的中医诊断体系 审症-辨证、辨病的基础 应急性(对症处理-止血、止痛) 辨证、诊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疾病本质 辨证-阶段、当前本质 辨病-疾病的共性本质(全过程特点与变化规律),7,第四章 中医辨证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中医辨证的方法 审症-辨证、辨病的基础 (一)定位 定位症状:有定位意义的症-反映病位 病位(病变部位):表里、上下、经络、脏腑等 表里(表证、里证)-病位的深浅(大体、笼统) 脏腑(脏腑病证)-病变的脏腑(具体),8,咳嗽、咯痰、气喘、短气-肺 心悸、失眠、脉结代-心 纳呆、呕

4、吐、恶心、嗳气、呃逆-胃 腹泻、腹胀、水肿-脾 情志异常、胁肋胀痛、黄疸-肝 腰痛、阳痿、夜尿多、遗尿、水肿、五更泄-肾 (二)定性 定性症状:有定性意义的症-反映病性 病性:病变性质(寒、热、虚、实、痰、瘀) 满面通红-实热 两颧潮红-虚热 舌苔白腻-寒湿 疼痛喜按-虚 胀痛-气滞,9,(三)动态观察 动态观察-病证发展转化 恶寒发热但热不寒:表证-里证 (四)识别真假 假象: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与病 机性质不符或相反的表象 颧赤如妆-真寒假热(阳虚阴盛、虚阳浮越) 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10,二、辨证注意事项 (一)体质因素 体质-辨证 (二)心理因素 心理活动-病证 (三)社会因素 病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贫富、贵贱、荣辱、 生活条件、职业-病证 (四)自然因素 (天人相应)整体观:气候、地区、环境-病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