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名家选读课件-张从正课件

超****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50KB
约19页
文档ID:88233743
中医名家选读课件-张从正课件_第1页
1/19

张 从 正,,,一、生平和著作: 祛邪学说的成因: 1.时代背景: 恶寒喜暖取补 “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2.理论渊源: 《内经》 真邪相搏,真邪相攻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血实宜决之”,,“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伤寒论》 承气汤、十枣汤、麻黄汤、桂枝汤、栀子豉汤二、学术理论,(一)论病施治观点 1、论病首重邪气: 虚实之辨:因虚致病;因邪致虚 2、治病当先驱邪:治病有先后, 不可乱投,邪未去时,慎不可补二) 天地人三邪发病: 天之六气 天邪→上部→吐、汗 地之六气 地邪→下部→下 人之六味 人邪→中部→吐、下 “发之者三” “处之者三” “出之者亦三也”,,(三)重视血气流通 “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 汗法——疏通营卫 吐法——令其条达 血气流通 下法——推陈致新,,,,(四)主张药攻食养 1、以通为补:“大积、大聚、大秘、大涸、大坚,下药乃补药。

2、食养尽之:“养生当论食补” 3、药物补益:“唯脉脱下虚,无积无邪之人,始可论补三、治疗经验:祛邪三法,(一)三法概述 1、三法是根据病邪部位、性质的不同而选择应用的 2、药物的性味虽异,但都有汗、吐、下的作用3、三法的广泛含义 “解表者皆汗法 “上行者皆吐法 “下行者皆下法二)三法内容,1、汗法 (1)汗法的适用范围 ① 病邪在表 ② 提邪返表,(2)汗药的选择应用 ① 药物有寒热温凉的区别,发汗甚热之药:桂枝汤、麻桂各半汤 辛温发汗 发汗辛温之药:葛根汤、解肌汤 发汗苦寒之药:大柴胡、小柴胡汤 辛凉发汗 发汗辛凉之药:通圣散、双解散 ②因时因人而异,,,(3)汗法的注意事项,① 禁忌:“表虚亡阳,发汗则死” ② 要求:出汗程度; 出汗时间; 用药剂量2、吐法,(1)吐法的适应证: “凡在上者,皆宜吐之 (2)吐法的使用例举 (3)吐法注意事项,3、下法,(1)下法的适应证: “积聚陈莝于中,留结寒热于内 (2)下剂的分类: ① 寒下:调胃承气汤 ② 凉下:八正散、泻心散、黄连解毒汤 ③ 温下:无忧散 ④ 热下:煮黄丸,,(3)下法的运用:广泛用于伤寒热病和杂病 (4)下法的禁忌:,,,4、情志疗法 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坠床下。

自后每闻声响,则惊倒不知人 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 “刺激类化现象条件反射的内抑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