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193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知能整合,如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修辞技巧和表现技巧。修辞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表现技巧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直抒胸臆等。,(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

2、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幽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3.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如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借江心之月抒发作者的愁苦之情。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3、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4.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虞世南的蝉:“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

4、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5.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果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台城:“台城

5、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二)描写手法 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境活灵

6、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3.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

7、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最后一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另外要注意“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种事物暗示出另一种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4.白描。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达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

8、主题。 5.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6.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儿争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7.虚和实

9、。文艺作品在写到较为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清,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体味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是虚幻之景。,8.欲扬先抑。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如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

10、,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突出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三)修辞手法 1.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攽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夸张。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社会生活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1、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3.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又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4

12、.比兴。从古典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比兴能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表达那些不很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质直,使之委婉含蓄。如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中三、四句运用比兴手法,前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晁衡高洁的品德;后句寄兴深微,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怀念之情。 5.互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如“秦时明月

13、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二、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的命题特点和解答注意事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具体指:分析诗歌在谋篇、选择材料、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描摹手段等方面的特色;分析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创造性。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技巧)表达作品的主旨?本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首诗的第几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解答要领: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4、(若是就整首诗歌或几句诗提问,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表现手法来解答,若是针对诗歌具体某句诗时,适宜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说说作者采用这个手法的原因;阐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1 2,1.(2016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1 2,解析本题考查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颔联写景,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

15、最后考虑艺术手法,比如抒情手法中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综合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一词,表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 参考答案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1 2,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1 2,解析描写眼前的情景是实写,描写想象的情景是虚写。“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等是实写,“鹏北海,凤朝阳”“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等是虚写。答题时先举出例子,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