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168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课件1 语文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水调歌头,苏 轼,苏轼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的散文是 之一;他的诗和 并称 ;他的词和 并称

2、 ;他的书画和 、 、 并称 。,背景简介: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对月吟诗,走近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3、千里共婵娟。,qu,q,Shng(旧读shng),chn,min,朗读训练,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到天亮,苏轼的弟弟 苏辙的字,初步欣赏:,1、理解“小序”。,“子由”是谁?,“达旦”是什么意思?,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不思绪万千呢?,词前

4、小序有何作用?,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什么年月,什么日子。暗含多好的日子之意。,经受不住,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哪里比的上,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上阕

5、:,上阕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一问,问得更加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宫今夕的情景;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词人转而安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出再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天上-人间 幻想-现实 出世-入世,上阕的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上阕望月(写景)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和想象联想之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6、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雕花的窗户,不能入睡,在,只是希望,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下阕:,下阕除开头写月移光转而外,以下全属内心独白。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

7、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词人不禁埋怨起一轮明月了:“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你不应有什么憾事,为什么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圆?此设想甚奇,但词人又调转笔锋,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实在用不着特别地悲伤。,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于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绪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别离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思想。,明确:下阕怀人(抒情) 写词人

8、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求。,下阕的主要写了什么?,欣赏品味,(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引导:“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

9、的豁达的思想。,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上阕:,下阕:,望月(写景),怀人(抒情),思考讨论,感伤,乐观,思念亲人,怀才不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景抒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怀人,情景交融,总结: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有感情朗读课文,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