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3117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强化训练综合卷三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代的盟誓发生在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而且有盟书有仪式约束。因此说明春秋时期政治生活的信任出现危机,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已经不能有效约束。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分封制的仪

2、式变化,因此A项错误;盟誓并不意味着争霸战争的减少,因此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礼乐制度与等级秩序的失效,周王都需要与诸侯盟誓。因此C项错误。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 加强了君主专制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汉封国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的封国多为异姓王,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使对抗皇权的潜在力量仍然存在,并未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稳定统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严

3、重威胁中央集权,最终出现了王国叛乱,刘邦的措施并未有效地防止割据分裂因素;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同姓王,都是威胁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不能消除边疆威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D. 重视监察官

4、员的素质和选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古代中国品级较低的监察官员可以监督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可见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故C正确;古代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由此可见,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故A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监察官员的品级都低于所要监察的对象,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的信息,故D错误。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 佛教颠覆了中国传统观念B. 佛教受到人们的抵制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 佛教与儒家伦

5、理抵触【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反映的佛教的主张与儒家重视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相反,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主张相反,并不是佛教颠覆了中国传统观念,故A项错误。佛教思想在战争时期受到人们尊崇,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故C项错误。5.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这表明当时的火药A. 已用于军事和战争B. 开始用于民俗活动C. 主要是起助燃作用D. 主要是配制中药

6、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伏火矾法”“ 掘坑,烟渐起”可知,当时的火药是用于点火助燃的,故C项正确;火药用于军事是从唐朝末年开始,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与民俗活动无关,且也不能证明这时候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药方的内容,故D项错误。6.唐代“在三省六部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A. 强化了宰相的执行权力B. 促进了集体决策模式的形成C.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 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强调对皇权的制约,排除A;“三省体制”下并非集体决策模式,排除B;材料“唐代.三

7、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故选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7.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 加剧了土地兼并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 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C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

8、的开垦,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倒置了,D项错误。8.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 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 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王守仁是明朝的心学代表,仍然属于传统儒家思想,不属于近代民主思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也没有史实证明王守仁的观点“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排除B;“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四民异业而同道”即古代的士农工商,只是从事职业不同,

9、他们道是相同的,结合所学知识,王守仁是明朝心学代表,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故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四民异业而同道”,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解答。9.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A.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B. 内阁地位逐渐上升C. 内阁拥有决策大权D. 军机大臣权力日重【答案】B【解析】【详解】内阁阁臣不是宰相,排除A;由材料“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可知,孝宗对内阁的票拟从开始的可从或不从到后

10、来都被采纳,说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故选B;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没有决策大权,排除C;清朝才设立军机处,排除D。10.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情况。据表中信息判断,清代前期A. 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B. 农民负担不断加重C. 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D. 私盐走私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关税在乾隆到道光时期趋于稳定,并不能说明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故A错误;数据反映了地丁银变化不大,不能体现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故B错误;数据反映了地丁银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说明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故C正确;盐课收入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私盐走私现象严重,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

11、键是仔细分析材料关键数据信息,学生应该发现:地丁银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数据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1.“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踩躏我人民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与该宣战诏书相关的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有拳民教民”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拳民指的是义和团,所以与该宣战诏书相关的是八国联

12、军侵华战争,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无关,故排除A、B、C项,故选D。1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增长率情况的变化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A. 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C. 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D. 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答案】A【解析】【详解】表格可看出辛亥革命后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高,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短暂的春天,而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是在一战爆发后,一战开始时间是1914年,时间上不符合,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13、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手工业其实也在增长,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注重学生对表格的理解。13.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这说明当时A. 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海B. 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D. 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日益缩小【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可知其年收入大概是5*12=60元,而“农业相

14、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说明工人的年收入要高于农民,故C正确;由两地工人和农民年收入的比较可知是上海优于直隶,故A错误;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故B项“开始”错误;材料未体现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注意材料给的工人工资是月薪,而农民是年收入,不能直接进行比较。14.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 具有社会教化

15、的功能B.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 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答案】A【解析】“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的脸谱具有教化功能,A正确;人物性格多变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社会伦理不是京剧反映的艺术特色,C错误;D是元杂剧的意义,不符合题意。15.20世纪70年代末期,个体商被称为“二道贩子”。到了80年代,个体商贩则被称为“倒爷”,上述称呼的演变反映了A. 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B. 国家经济法规日益健全C. 计划经济最终被废止D. 国家经济政策逐渐放宽【答案】D【解析】【详解】由“二道贩子”到“倒爷”体现了个体商贩社会地位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政府对商业管理的松动,即国家经济政策逐渐放宽,故D项正确;个体商贩因为倒腾商品而致富,被称为“倒爷”,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故A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经济法规,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最终被废止是在1992年以后,故C项错误。16.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