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3109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解析精品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远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 ATP水解酶和基因表达有关的酶都附着在不同生物膜上C. 神经元细胞膜的磷脂、膜蛋白都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D. 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和核仁等重要结构,因而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基因的表达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导致细胞膜失去选择透

2、过性,糖分子得以进入细胞,A错误;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无膜结构的核糖体,与之有关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经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Na借助通道蛋白内流并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神经元细胞膜的磷脂、膜蛋白都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C正确;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和核仁等重要结构,因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质上,所以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一定存在葡萄糖B. 若定期不断更换培养液,酵母

3、菌种群数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C. 低温培养的洋葱根尖细胞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人口腔上皮细胞马上失去活性【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一定存在还原糖,但不能说明一定存在葡萄糖,A错误;若定期不断更换培养液,可改善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使酵母菌种群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B正确;洋葱根尖细胞为体细胞,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因为同源染色体联会

4、现象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C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因此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人口腔上皮细胞不会失去活性,D错误。3.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A. 女儿为秃顶或非秃顶,儿子全为非秃顶B. 儿子、女儿全部为非秃顶C. 女儿全部为秃顶,儿子全部为非秃顶D. 女儿全为非秃顶,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

5、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结婚后所生子代的基因型为BB或BB、Bb,其中女儿全为非秃顶(BB或Bb),儿子为秃顶(Bb)或非秃顶(BB)。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4.蝗虫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草地和沙漠地区,其体色与种类无关,而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作保护色。如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灰黄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蝗虫的体色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与基因无关B. 沙漠中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广东从化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

6、,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生活在陕西和广东从化的蝗虫均属于同一个物种,所以不存在生物多样性现象D. 如果一个蝗虫种群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这个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蝗虫的体色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基因有关,A错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生活在陕西和广东从化的蝗虫均属于同一个物种,但体色不同,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一个蝗虫种群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但在自

7、然选择的作用下,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因此这个种群也有可能发生进化,D错误。5.经调查,珠江西段鲮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会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逐渐上升,但达到最快增长速率后,却随种群数量的继续增加而逐渐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种群增长速率相等时,种内斗争程度相同B. 种群增长速率增加时,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反之,为衰退型C. 若环境条件稳定,该种群的K值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的两倍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捕则估算值偏低【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8、【详解】依题意可知:鲮鱼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若种群增长速率相等时,种内斗争程度不同,A错误;种群增长速率增加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若种群增长速率减少、且大于零时,种群数量仍在增加,其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B错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为K/2,因此若环境条件稳定,该种群的K值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的两倍,C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捕,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估算值偏大,D错误。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侧芽分枝过程中起相互作用,据

9、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侧芽产生IAA时,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低B. 侧芽的生长仅仅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C.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使侧芽生长D. 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的时间上没有特异性【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当侧芽产生IAA时,IPT基因关闭,不再合成细胞分裂素,但CKX基因打开,参与细胞分裂素降解,导致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低,A正确;侧芽的生长,除了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外,还受细胞分裂素的影响,B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并积累到侧芽部位,此时IP

10、T基因关闭,细胞分裂素合成受阻,CKX基因打开,导致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降低,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切除顶芽后,IPT基因打开、CKX基因关闭,促进细胞分裂素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素降解,进而促进侧芽的生长,可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拮抗促使侧芽生长,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的时间上具有特异性,C、D错误。7.北威尔土北美云杉林( Picea sitchensis)的单个针叶、复合芽和森林冠层的光合作用(按每平方米计算)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上,提取该物质的原理是_。(2)由图可见,当光合有效辐射达到一定数值时,单个针叶的光合CO2同化量开始保持

11、不变,主要原因是_。(3)整株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所有叶片光合作用的总和,但很少出现整株植物在一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达到饱和的现象,原因是_。(4)图中“单个针叶”和“森林冠层”的曲线也可以分别表示“_” (填“阳生植物”或“阴生植物”)和“_” (填“阳生植物”或“阴生植物”)的光合CO2同化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变化趋势。【答案】 (1). 类囊体的薄膜 (2). 绿叶中的色素(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3). 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逐渐稳定,即产生的H和ATP含量相对稳定,并最终达到饱和状态;超过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受光照强度制约,而受其他因素限制,如暗反应有关

12、的酶活性、C3代谢 (4). 单个叶片仅有小部分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暴露在高太阳辐射条件下,而更多的叶片所接收的光照来自于叶片冠层缝隙形成的光斑,或其他叶片透射过来的光,所以几乎难以在整株水平上达到光饱和点 (5). 阴生植物 (6). 阳生植物【解析】【分析】本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2)在低于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的范

13、围内,光反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生的H和ATP逐渐增多,单个针叶的光合CO2同化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逐渐稳定,即产生的H和ATP含量相对稳定,并最终达到光饱和状态;超过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受光照强度的制约,而受其他因素如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活性等限制。可见,当光合有效辐射达到一定数值时,单个针叶的光合CO2同化量开始保持不变。(3)由于整株植物的单个叶片,仅有小部分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暴露在高太阳辐射条件下,而更多的叶片所接收的光照来自于叶片冠层缝隙形成的光斑,或其他叶片透射过来的光,所以很少出现整株植物在一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达到光饱和的现象。(4)分析曲

14、线图可知:“单个针叶”的光饱和点较低,“森林冠层”的的光饱和点较高,因此图中“单个针叶”和“森林冠层”的曲线也可以分别表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光合CO2同化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变化趋势。【点睛】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及曲线代表的含义,这是解题的重心所在。关注坐标上的“四点、二量、一趋势”;“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特别要注意的是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横轴的点、区段来进行。分析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时,还要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8.最近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 Pradeep Bh

15、ide教授团队发现,接触过尼古丁的小鼠精子中的基因会发生变化,影响后代大脑的功能,进而损害认知能力(如自发性活动明显增多,注意力不集中,逆向学习能力明显削弱迷宫中表现很差等)。请你根据所给的实验条件(含200g/mL尼古丁的水;足量的性成熟雌雄小鼠;小鼠正常生活条件;相关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等),设计实验探究这种变化是否能传递给后代。(1)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_。(2)此实验结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答案】 (1). 实验思路:给雄性小鼠喝含尼古丁(200g/mL)的水,一段时间后,这些雄性小鼠与未接触尼古丁的雌性小鼠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将后代出现行为和认知异常的雌雄小鼠繁殖。检测第三代小鼠的行为和认知能力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发现第三代小鼠的逆向学习能力也比正常小鼠的差(或若发现第三代小鼠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发生障碍),则上述这种变化是能遗传的;若发现第三代小鼠的逆向学习能力(或行为和认知)与正常小鼠的无差异,则上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