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8508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商学院:杨凤华 E-mail: ; 13773605360,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 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导 言,一、金融与金融学科概述 二、本课程主要内容 三、几本相关参考书目,(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一、金融与金融学科概述,(二)什么是金融?,对“金融”,给出一个科学的、精确的界说,不那么容易。或可勾画一个大体的“边界”: (1)理论概括: “货币经济”、“信用经济”、“虚拟经济”等等这些边界也不那么清楚的范畴,均属金融领域; (2)具体形象:货币制度,金融

2、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国内、国际);,(二)什么是金融?,(3)宏观视角:经济的均衡、市场的均衡、货币供需的均衡,属金融研究的对象(并无碍于这些问题是经济学的问题); (4)微观视角: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监管,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监管,一切经济行为主体筹资、投资等理财活动 以上述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属金融学科,今天已形成相当庞大的体系。,(三)金融学科及其演进,今天体系庞大的金融学科,与经济学相比,是极为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形成应不早于19世纪。 金融领域中的货币问题、利息问题,不论中外,自古以来,人们都极为关注。许多论断,今天依然指导我们认识客观世界。但这些都一直包含在经济问题之中

3、,没有独立出来。,(三)金融学科及其演进,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货币、银行、股份公司等等,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突显出来。于是,货币学、银行学、公司理财、股票市场等学问,成为大学或商学院独立开设的课程。 这标志着金融学科,作为独立学科,从经济学中划分出来的开端。,(三)金融学科及其演进,从19世纪到现在,不断发展的金融学科,形成了两大块: 1.宏观金融分析; 2.微观金融分析。,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1)十九世纪西方开设的 “货币学”,内容重点:讨论货币价值的性质和货币价值的决定 这一直是经济学中重要问题;讨论建立稳定币值的理想币制,这包括银行券的管理和本位制的选择 这与币值问题紧密相关,而又是

4、经济学难以细化推敲的问题。货币学自然独立开设。,宏观金融分析,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2)古代有银钱业;几百年前萌生了现代银行。它们是货币的经营者和借贷的集中者,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世纪末叶的银行,其壮大程度,已经成为政治问题(希法亭 Hilferding金融资本1910)。 强大的银行,必然有对经营理念的论证,经营管理准则的总结。“银行学”于是进入高等院校的讲坛。,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3)货币学研究货币,银行学研究经营货币的中介,都在大学里讲授,或在一个学院、一个系讲授,尤其是由一个人讲授,必然会产生把两门课并在一起的冲动。 而且,它们之间的联系无法分割。如当时已经争论了

5、上百年的“银行券”问题,如进入20世纪才定论的“存款货币”问题,都既是货币问题,又是银行问题。,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4)把两门课并在一起讲授,并定名为“货币银行学”,最早约在19、20世纪之交的这几年之间。 合并之初,多是第一编或上篇论货币,第二编或下篇论银行,合并的痕迹十分明显。外国人写的,海外游学归来的中国学人编的,都是这样。,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5)有机的结合,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那是西方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发展、形成之际。 这时,就货币问题的研究看,一方面继承之前的研究重点(币值的决定以及稳定币值的理想币制),同时,更着重从货币角度,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均衡问题。

6、,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就银行学来看,进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已不单纯作业务、运营及制度的具体介绍,而是开始联系货币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其所以如此,是由于金铸币,在发达国家,已全然退出流通;而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货币,几乎无不是银行所创造。,宏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也就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宏观干预政策确立之际,经济学的宏观分析进入货币银行学并与有关货币制度、银行制度的论证相结合,发展了宏观金融分析。 (在上世纪20年代末,中央银行成为金融界独立研究的对象,并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学著述面世。这反映中央银行日益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使命。对中央银行的理论研究,也构成宏观金融分析的重要内容。),宏观

7、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6)宏观分析入主“货币银行学”并居于学科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货币银行学的框架。 “货币银行学”,是中国从20世纪初多年不变的名称。国外名称则不断“加长”。 (由Money and Banking 发展为 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以及其他) 由于这门课兼顾金融学科的启蒙和概略介绍,所以2003年起,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将他们编写的货币银行学冠以金融学的名称。,微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1)股份公司的发展在19世纪上半叶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伴随着股份公司,同时也相应地有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 股份公司本身的

8、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独资与合伙企业的管理,“公司理财”成为商学院的实务课程;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必然有相应的证券市场的课程开设。,微观金融分析,微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2)二战后,世界经济大跨步地发展:公司经营大型化、国际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极其迅速的扩张。这时的理财、投资要求精确的评估和计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世纪50年代,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面世:马科维茨的风险数量界定和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定理;以及尤金费马的有效市场假说。这些构成了金融微观分析的理论基础。,微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3)有了基础理论的支撑,公司理财、投资学、银行学、证券

9、市场学等,从简单的实务方法介绍提升为具有理论体系的学科。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等新的课程相继开设。而在这些分支学科之上,建立了总揽微观金融分析的“金融经济学 The Financial Economics”。 微观经济分析发展了庞大的课程体系,成为今天的“显学”。,微观金融分析的演进历程,(4)在金融微观分析大发展之际,货币银行学吸收了金融微观分析的精华。于是,在西方,在80年代,它又有了更长的名称: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5)还有一点要指出,当货币学和银行学并为货币银行学之后,货币学依然独立发

10、展,现在标准名称是 The Monetary Economics 。它的重点放在学理的探讨,宏观视角的探讨。,总结,宏观金融分析,为经济、金融理论界、宏观政策主管部门,其中包括中央银行,所关心。 属“安邦治国”之策。 微观金融分析为“天下人”理财,直接服务于大大小小的企业(包括种种金融机构)、基金、非盈利单位、财政收支单位以及个人。帮助他们筹资、投资、经营运作,风险管理,等等。它无所不在。,在西方的学界,“狭义”金融的学科是: The Financial Economics。 至于我们习惯使用的“广义”金融的学科,按他们的习惯,可概括为这两者 之和: The Monetary Economic

11、s The Financial Economics 这样,金融学科的英译名应是: Sciences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总结,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关于宏观金融分析的启蒙和概略介绍,同时兼顾介绍微观金融分析的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所以,总体而言,本课程实际上就是关于金融分析研究和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具体内容安排见教材),1.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黄达.金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第六版)( The Economics of Money

12、,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三、参考书目:,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教学内容: 一、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四、货币的层次和衡量,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本节内容: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形式的发展,一、货币的产生,(一)根源在于商品本身(教材P3页) 先有商品、再有货币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马克思对于货币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这时,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中已有了充分的发展,与之相伴随,对于商品货币的理论探索也有了三四百

13、年的历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揭开了“货币之谜”。,1.研究背景,2.研究思路,原始社会共同体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商品、没有货币,产生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解决的唯一途径:交换,商品的出现及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货币不是某个聪明人设计创造出来的工具,而是广大商品生产者自发的共同交往行为的结果,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又使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使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3.结论 (

14、教材P2页),1.价值形式的含义: 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货币正是在这种由商品交换 发展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展 中产生的,货币不过是一种 高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P1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用公式表示:1只绵羊=2把石斧 特点:该形式中的等价物是偶然的、个别的等价物,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也是不充分的。,2.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用公式表示: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5斤茶叶 =3克黄金,扩大的价值形式(P2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一

15、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特点:一件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上;商品价值的表现较为完整和充分。 缺点:商品的价值表现仍是不完整的;没有统一的大家公认的等价物,给交换带来了困难。,用公式表示: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5斤茶叶= 3克黄金=,一般价值形式(P2页) :即所有商品的价值同时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这种商品即为一般等价物。(交换上完成了质的飞跃,由物物直接交换转化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特点:商品价值的具体表现物是一般等价物,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此阶段并不固定,它因时因地而不同。,用公式表示: 2把石斧= 1件上衣= 3克黄金 5斤茶叶= 3

16、克黄金=,货币价值形式(P2页) :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只表现在货币上的价值形式。,特点: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一种商品充当,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由此可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形式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必然结果。,用最完整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推动货币产生进程的本质矛盾,那就是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揭示劳动作为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统一体,进而揭示价值的实质及其表现的必然途径,然后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导出货币这一范畴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必然性。,(四)马克思货币起源说的特点,(一)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教材P3页) (二)解释(教材P3页) : 首先,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次,从货币的社会属性来看,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二、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