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523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第五章课件(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领 导,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理论,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和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二、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领导职能 1领导的一般职能 领导的一般职能包括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 2领导的基本职能 领导的基本职能包括决策、用人、思想政治工作。,(二)领导原理 1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是把人的因素当作领导活动要素中的根本因素,把做人的工作当作领导工作的主题。 2统筹原理 统筹原理是领导站在组织的顶端,统御和筹划组织的话动,使组织话动得以成为相对独立的,能产生整体功能的,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

2、系统 3调控原理 调控原理是领导者必须对动态的领导过程,进行不间断的监察和及时有效的全程调节和控制。 4绩效原理 绩效原理是领导工作必须提高业绩和效益。绩效原理指示领导者明确领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业绩和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三)领导原则 领导的总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 领导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层领导原则、系统整体原则、权责一致原则、民主公开原则、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三、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领导者要把领导目标和方案变成现实,必须通过被领导者的实践活动,发挥人的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统一思

3、想和行动,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顺利实现领导目标 2、协调作用 领导协调由领导者、协调对象、协调手段和协调目标四个要素构成。 3、激励作用 领导激励包括满足需要、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引导目标四个方面。,四、领导理论发展 (一)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是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与影响力和领导有效性关系的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及结构、组成要素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的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认为无论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或行为风格如何,只有领导者使自己的个人特点与领导情境因素相“匹配”,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权变论把客观情况与领导行为的相互作用视为领

4、导活动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五、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 1天才论 20世纪30年代 2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对领导者特质的研究 320世纪70年代后对领导特质的研究,六、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 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 专制式;民主式;放任式 2领导四分图 (1) 领导既不关心人,又不重视组织效率,是最无能的领导方式。 (2) 领导对组织的效率、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都非常重视,但忽视人的情感和需要,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3) 领导对人十分关切,对组织效率却缺乏关心,是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4) 领导把对人的关心和对组织效率的关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能保证任务的完成,又能充分满足人的需

5、要,是最为理想的领导方式。,3领导连续模型 连续流理论认为领导者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本人的因素(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等); 被领导者的因素(基本素质、对参与管理的愿望和需求、对组织目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环境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后,领导者才可以选择最恰当的领导方式。,4管理方格图 管理方格理论指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贫乏型领导,对工作任务的关心和对职工的关心都做得很差。 (2)乡村俱乐部型领导,特别关心职工与下属,认为不管工作成绩好木好,都要首先重视职工的态度和情绪,只要职工精神愉快工作效率自然很高。,(3)中间型领导,是种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的领导方式,既不

6、偏重人的因素,也不偏重任务,努力保持和谐的妥协,以免顾此失彼。 (4)任务型领导,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人的因素,下级只能奉命行事,一切都受到上级的监督和控制。 (5)团队型领导,对任务的关心和职工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5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 (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 (2)仁慈式的集权领导 (3)协商式的民主领导 (4)参与式的民主领导,七、领导权变理论 1菲德勒领导理论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领导者对下属的信任、依赖和尊重的程度,以及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和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2)工作结构 工作结构是对工作明确规定的程度或

7、规范化程度。 (3)地位权力,2目标途径领导理论 目标途径领导理论基本观点是:要求领导者不仅要阐明对下属工作任务的要求,还要帮助下属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在工作过程中给予职工多种满足需要的机会。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则认为,领导的风格要与下属的成熟度相适应,在下属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领导的风格应当逐渐调整。,八、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一)领导者素质概念及特征 领导者素质是作为组织的领导者所具备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领导技能、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称,是作为充当领导者角色的个体为完成特定的领导职责,发挥其特定的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用来从事领导活动的自身条件,是得自于先

8、天和后天的、凝结在领导者身上的、有利于完成领导职责的个体特征。 1综合性 2阶级性 3动态性 4层次性,(二)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 2.知识素质 3.心理素质 4.身体素质,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要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激励的本质上就是激发、鼓励和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二、激励的作用 (一)激励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激励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三)激励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激励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三、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

9、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诺于1943年提出的。 需要层次论有三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诺将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2、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 (2)激励因素,

10、3、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成就需要理论提出了权力的需求、归属的需求、成就的需求这三种需满足的社会性需求。,(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弗鲁姆 是研究人的需要与工作目标之间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 2、期望模式:波特和劳勒 期望模式的特点是: (1)努力的程度即激励的强度和发挥出来的能力取决于报酬的价值。 (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3)一个人在做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3、公平理论:亚当斯 公平理论重点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三)行为改造型激

11、励理论 1、强化理论:斯金纳 强化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就减弱或消失。人们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修正其行为。 强化理论运用于管理工作中,有四种方式进行: (1)正强化 (2)负强化 (3)自然消退 (4)惩罚,斯金纳认为,强化理论应用时应遵守原则有: (1)选准强化物 (2)逐步实现目标 (3)及时反馈 (4)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2、归因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努力程度是相对不稳定的内因,能力大小是

12、相对稳定的内因,任务难度是相对稳定的外因,运气和机会是相对不稳定的外因。 归因理论指出,一个人总是要评价自己是成功或失败,并以一般情绪方式对这一判断做出反应。,第三节 有 效 沟 通,一、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发讯者把任何信息用任何方式传递给收讯者,与收讯者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信息的任何过程。 沟通具备三个条件: 1、沟通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进行; 2、沟通必须有一定的沟通媒介如:语言、文字等; 3、沟通必须是交换或分享信息。,二、沟通的要素 (一)编码和译码 编码是发送者将信息符号化,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形式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译码是接受者接到信息后,将符号化的信息符号还原成信息,理解信

13、息内容的过程。 (二)通道 已被广泛利用的沟通渠道有: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个人电子邮件,组群电子邮件,可视电子会议,手机及电脑与网络共同传递的电子短信息,企业内联网,企业独立网站,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刊物等等.,(三)反馈 反馈是接受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使发送者对接受者是否正确理解信息进行核实。沟通过程必定包括了信息的成功传递与反馈两个大的过程,没有反馈的沟通过程容易出现沟通失误或失败。 (四)沟通背景 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五)沟通噪音 沟通噪音是一切影响沟通的消极、负面、阻碍因素。沟通噪音存在于沟通过程的各个环节,给沟通造成失误、失败、损耗或

14、失真。 沟通噪音包括发送噪音、传输噪音、接受噪音、系统噪音、环境噪音、背景噪音及数量噪音。,三、沟通的目的和作用 沟通的目的是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使员工确立共识的理念,让组织更有向心力、凝聚力,每一个成员都能改变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更具有战斗力。 沟通在管理中起十分主要的作用,良好沟通的作用有: (一)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 (二)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 (三)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四、沟通的分类 (一)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类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二)按沟通的流动方向分类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三)按沟通的方法分类 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口语沟通、电子沟通 (四)按沟通渠

15、道所形成的网络分类 单向沟通、双向沟通,五、有效沟通的障碍 (一)语意的障碍 1语言表达有相当程度的限制性,尤其是观念、感觉的沟通更是如此。 2由于专业化而产生的一些专门术语造成沟通上的困扰。 3文书沟通较口语困难。 4同样的话,但由于场合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语意。,(二)地位的障碍 1向下沟通较向上沟通容易,可以通过组织制度及权力达到信息传递。 2向上沟通不好的因素包括下属的恐惧、自保心理以及沟通双方的个人心理品质。主管过分威严会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情,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自保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三)环境因素的障碍 在不同的地方如自已的

16、办公室和上级的办公室对于沟通会产生的一定的障碍。声音、光线、温度等也易形成环境因素的障碍。 (四)人格因素的障碍 在按层次传递同一条信息时会受到个体素质的影响,如消极、自卑、冷漠、火爆等都能降低信息沟通的效率。 (五)年龄的障碍 年代和经历不同形成思想上的差距,年龄差距较大的人进行沟通,会有一定的代沟。,(六)学历、经验的障碍 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会产生沟通障碍,个体经验差异对信息沟通也有影响。经验丰富的人往往会对信息沟通做通盘考虑,谨慎细心,初出茅庐者往往会不知所措。 (七)性别的障碍 女性通常较敏感、细腻、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男性通常粗枝大叶,大而化之。,六、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一) 个人因素 接受的有选择性、沟通技巧的差异 (二) 人际因素 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三) 结构因素 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空间约束。 (四) 技术因素 非语言暗示、信息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