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与异性的正确交往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822461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 与异性的正确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春期 与异性的正确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春期 与异性的正确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 与异性的正确交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期 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必要性,消除班内不正确的认识和起哄行为。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活动内容步骤:一、情境剧表演与讨论结合情境表演,同学讨论:(1)在你看来,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表现正常吗?(2)应持什么样的态度与异性交往?( 如何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3)“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在哪儿?二、我的青春,我做主正常的异性交往很必要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是青春期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目的:肯定青春期感情的正常存在,对此表示理解,消除抵触心理、调动情绪,

2、便于师生深入沟通与交流。(一)正常的异性交往中,我们的收获:1、有利于智力上的取长补短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低之分,却有类型不同。比如在思维方面女性往往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因而更适合于应用科学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男性往往擅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其思维往往是离奇、大胆的,他们更多地喜欢用综合的方式对待现实,善于抽象、概括,因而更适合于基础学科和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生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

3、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人际间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一般说来,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容易外露。有的男性向女友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有的女性向男友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一面。3、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

4、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富了他们的个性。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片面的,因为尽管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个体差异大。4、有利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只有具备了在正常气氛中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才可以使青少年通过比较进行鉴别,逐步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这样,也会促使他们将来更稳

5、妥地认真择偶,并在交往中加深了解,逐步发展感情,恋爱、婚姻的成功率也会更高。5、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的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如何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自然: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要自然顺畅适度:刺猬的故事交往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让人能接受青春期异性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1、好感不等于初恋由于青少年在一起学习生活时间较长,社会活动日趋丰富多彩,青少年的朝气蓬勃,多才多艺,会使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一种追求美好的向上的、健康的心态。经过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过这种心理活动,产生好感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异性群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不等于你在初恋,应该注意调整你的心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生中去。2、暗恋并不等于罪恶如果产生好感的目标逐渐专一就要发展为暗恋,经过调查发现,此时的学生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点,他们非常茫然,有一种负疚感、罪恶感,暗暗的、苦苦的恋一个人,对方又不知道,如果不尽快的调整心态,就会造成心理扭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