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618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西省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精品课件 唐诗宋词选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注:高宗咸亨元年进士,仕途失意,写此诗时已宦游近二十年,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指出:“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杜审言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音韵谐美,章法井然,意境深远,语言清丽自然,称得上是这种新兴诗体的典范作品。本诗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因为他是离别家乡的游子.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诗的主旨,正是抒发这伤心人独特的“惊”春之情。,江南水乡的新春气象:破晓时,太阳象是从东海升起,云气被阳光照耀,

2、蔚成绚烂的霞彩,也好象和旭日同时从海中出来,江南比江北早暖,梅柳透露春意也比江北为早,人过江而南,忽见梅已开花,柳已发绿,似乎梅柳一过长江就变换春装似的,推衍诗题之“望”字,写诗人远眺时的所见,淋漓尽致地铺写“物候”的“新”,问题探讨: 1首联中为什么说看到早春的物候时有新奇的感觉? 2中间两联哪些词语是写物的、哪些又是写候的、哪些词句写出了新? 3请你说说中间两联分别照应诗题中的哪个词?哪些词语用的比较传神,试作具体分析? 4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说说诗中的思想感情。哪个字造成了这种兴尽悲来的跌宕效果?是什么引起的?,“物”:“云霞”、“梅柳”、“黄鸟”、“绿苹”,“候”:“海曙”、“江春”

3、、“淑气”、“晴光”。 感到新是拿中原故土的物候做比较的。请你想象此时作者的故土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写自己宦游他乡,辜负春光,不能归家的伤痛之情。春景是触发“归思”的媒介物,陆丞的早春游望诗更对“归思”的燃烧起了催化作用。“忽”字作转折,将上文的明媚与欢跃之景突然一下子打入伤感凄怆的气氛之中,达到了抒发伤春之情的目的。这一顿挫,与篇首的“惊”字遥相呼应,愈见此诗婉曲跌宕之妙。,因为他是离别家乡的游子.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诗的主旨,正是抒发这伤心人独特的“惊”春之情。,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4、前一联既写“望”中远景,这一联则续写“游”时所见,这一联写景更加深入细致,使人读后如同亲身感受到春天的萌动和春光的和煦。动词“催”与“转”更加传神温暖的春气使万物复苏,连黄鹂的鸣叫也似乎是由它“催促”所致,晴朗的阳光照射到水面上,使水中的苹草也很快由嫩绿“转”为深绿。,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中间两联写江南所见物候,也寓含着心怀故土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相一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 早春游望是陆丞所作的诗,本篇是唱和之作。,陆丞的诗好象使

5、作者忽然听到了古人的歌曲,不觉勾起了回乡的念头,以至泪下沾巾了。,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此等诗当玩其兴象超妙处。 俞陛云诗境浅说: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为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为精确。,知识拓展: 谈什么是诗眼?,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这一说法一是明确了诗眼的含义,“眼乃神光所聚”,“一动而万随”,认为眼系全篇的核心,神采之透镜。二是将诗眼分出了类型,“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下面我们就从“句中之

6、眼字”、“文中之眼句”、“文中之眼字”这三全方面来分析诗眼。,(一)句中之眼字。元代杨载说:“虽说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处。”(诗法家数)这说明眼字出现的情况较为复杂。清代沈德潜曾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说诗晬语卷下)这说明眼字既可是新警奇巧之字,亦可以是平凡质朴之字。 (1)句中之眼字通常出现在动词和充当谓语的形容词处。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2)虚词有时也可以作句中之眼字。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二)篇中之眼句。篇中之眼句就是全篇最传神之诗句。此句如心脏,溉血于全

7、身,又似脊骨,柱立于整体,眼句耀彩可使通篇生光,眼句振响能叫全篇铿锵。因此篇中之眼句至为重要,其存在情况如下: ()眼句在篇首。“如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此联提挈全诗,孕蓄感情成为眼句,诗的中部两联具体描绘物候新,对此大好春光,按说作者应该是喜,而诗人却“偏惊”,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虽时迁岁更,而返归无日,面对此满眼“物候新”,不由想到家园古柳换新叶,故庭黄鹂调旧声,惊醒之后,才会“思归欲沾巾”,可见首联为全诗主轴,情依轴生,意随轴转。,(2)眼句在篇中。篇中之眼起枢纽作用,借此揽情融景,承上启下。如白居易琵琶行,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结上导下,成了谋篇的关键,传神的灵目,作

8、者籍此将琵琶女的天涯飘零,引渡到诗人的迁谪沉沦,把艺人的潦倒和诗人的失意浑成一体。,(3)眼句在篇末。这就是所谓“画龙点晴”,常为诗人所采用。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白石道人诗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卷一)“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些都是说结句要成为传神达意的龙晴。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等。,(三)篇中之眼字。篇之眼一般表现为句,有时系隐藏之眼,则不在句而在字,此眼不同于句中眼,它不是关系到一句的优劣工拙,而为全篇之丝纳于此扣。,(1)篇中眼字形

9、诸标题。如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首联述青年时期抱负,反写见意,吐气愤之意;颔联写壮年经历,暗写寓意,露忧愤之意;颈联叙暮年景况,明写达意,袒悲愤之心;尾联表明意愿,总写赅意,发激愤之词。全诗字字含愤,句句联愤,因此标题上“愤”字即为诗眼。,(2)篇中眼字镶嵌诗内。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闻胜后的“喜”,“喜”字即为全诗之眼。由闻喜讯而流喜泪,由流喜泪而呈喜态,由呈喜态而唱喜歌,由唱喜歌而思喜归。喜始喜终,一喜贯通。 这类诗眼或著于题,或嵌于诗,一经找着,则掣住全诗提纲,由此得以透视全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