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592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利文QQ:846972403 电话:18774854006,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不单单是听与观摩,还需做中学,积极参与教育案例设计与研讨。 教育实践研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参照今天讲解及观摩活动的设计理念,自选一个课例进行案例设计、展示。从各小组设计案例中选拔两个优秀案例,12月24号(星期三)上午参加活动展示研讨。12月23日(星期二)前将推选出的案例发我QQ邮箱846972403,学而思则明,思而行则远!,幼儿科学探究行为 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长沙师范学院:周利文,“科学探究行为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是科学教育的关键、核心目标,我们知道,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科学探究”子

2、领域中三个目标的关系,科学探究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情感态度目标) 首要/前提性目标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力方法目标) 重要/关键性目标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知识经验目标) 载体/产物性目标 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探究过程的不同方面。不能分别学习 或单独训练。 特别是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一定是在有 意义的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现的。,指南科学领域“前言”中体现的核心理念,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

3、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指南科学领域“前言”中体现的核心理念,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探究

4、、解决问题、尝试发现 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 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学与教的方式: 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幼儿科学探究行为 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长沙师范学院:周利文,对“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中需注意避免的误区,有效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目 录,对“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正确认识,(一)对“科学探究”的正确认识,在1995年12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是如此定义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

5、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一)对“科学探究”的正确认识,这段阐述明确了几层意思: 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途径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也是科学教育中的一种活动。学生要通过这种活动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 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中,学生既要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但科学探究不是获取知识的惟一方法),又要通过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二)对“科学探究行为”的正确认识,行为心理学上泛指有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

6、应或行动。科学探究行为是指幼儿围绕着生活中真实的科学问题,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即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行动。,(三)对“问题解决”的正确认识,辞海中对“问题解决”的解释是:心理学术语。指一个人使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的目的,主要是探讨人类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各种因素。其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或提出)问题

7、、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它们都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行为与能力,需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探究”需围绕“问题”进行,“问题解决”需通过“科学探究”实现。 因此,有效的科学探究行为就能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科学探究”活动中需注意避免的误区,动手操作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 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 探究的本质不是看孩子动没动手操作,而是看他们在整个科学学习过程中是否是一种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这个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领悟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学习并不排斥讲解演示。,特别强调,1.把“自主探究”的实质等同

8、于“教师旁观”,在幼儿进行探究时,教师因害怕自己干涉幼儿,因而,对幼儿的探索、操作完全“不参与”,致使幼儿的操作低效、盲目。,2.把“以探究为核心”的实质理解为 “事事由幼儿探究(讨论)”,围绕核心科学概念,需教师进行讲解演示的也不讲解,一味让幼儿漫无边际的发表意见,以致幼儿越讨论越糊涂。,3.把“以探究为核心”与“知识结论”对立起来,科学活动只见幼儿动手操作,未见围绕操作进行经验梳理概括,幼儿不能通过操作形成对问题的清晰认识。,4.把“自主探究”理解为“幼儿提什么就研究什么”,完全未考虑学科知识的体系性与幼儿此年龄段这项内容他们是否能理解,是否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需要学习的。,5.重视操作过程

9、,忽略思维过程,教师只满足于让幼儿动手做起来,呈现出一种幼儿积极参与的热闹景象。但为什么让幼儿做,通过做要帮助幼儿解决什么问题却定位不清,致使操作反而混淆了幼儿的思维。,6.重视幼儿的自主发展,忽视教师自身的提高,教师活动中理不清核心要点,只满足于让幼儿动手操作,满足于活动场面的热闹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热情。,7.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学习的效果,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操作环节不管是否适宜合作,也不管幼儿是否能有效合作,或条件是否满足合作操作所需,都采用分组合作操作的形式,结果是操作中矛盾不断或能干的幼儿一人代劳,其他幼儿只有旁观的份。,观摩中班科学小青蛙跳荷叶有趣的静电现象活动片段,思

10、考: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思考与讨论:,活动中教师的主要问题及根源:,没有通过有效的演示讲解让幼儿明确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使幼儿的动手操作低效和盲目。 内容非中班幼儿适宜探究的。 活动要给幼儿的核心经验是什么,教师未梳理清晰。(此活动能给幼儿的经验是:物体摩擦产生静电;有些物体相互摩擦静电现象明显,有些没有;静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探究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把“自主探究”的实质等同于“教师旁观” 2.把“以探究为核心”的实质理解为“事事由幼儿探究(讨论)” 3.把“以探究为核心”与“知识结论”对立起来 4.把“自主探究”理解为“幼儿提什么就研究什么” 5.重视操作过程,忽略思维

11、过程 6.重视幼儿的自主发展,忽视教师自身的提高 7.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学习的效果,引导幼儿有效探究的正确做法,1.“探究”有操作,但不排斥讲解演示,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从而给幼儿一种“难以忘记的学习”(memorable learning),而不是“需要记忆的学习”(memorized learning)。这两者之间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有没有让幼儿自己亲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他们获得的是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但我们坚持让幼儿自主探究、自己建构知识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轻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需要教师的激发、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

12、。在引入新内容、新方法或进行一些有难度的操作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和直观教具的演示,讲清楚基本问题,引导幼儿分析、概括,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引导思路。,观摩中班科学小青蛙跳荷叶有趣的静电现象活动片段,思考:活动中的操作有质量吗?问题出在哪儿?这个环节应该怎样引导?,思考与讨论:,2.“探究”要动手,但需动脑思考配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探究”的定义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它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

13、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因此,探究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它需要缜密的思维贯穿始终,需要围绕一个核心概念进行有目的、有质量的操作。,3.“探究”要讨论,但需归纳总结概括,讨论是幼儿科学学习与思维的一种重要学习手段,它能够起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等环节都要讨论。但讨论不仅仅是激活思维与各自观点的充分陈述,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讨论促进分析、归纳,有利于幼儿对科学概念的形成及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

14、后引导幼儿梳理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与概括,帮助孩子形成对问题的清晰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案例分享有趣的不倒翁,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 活动目标: 1 在做做玩玩中对科学小制作活动感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2 在操作探索中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自制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初步体验关于物体平衡需重心偏低的原理。 活动准备: 1 不倒翁娃娃若干个; 2 塑料球若干及各种形状的玩具、橡皮泥、小石头、纸团、彩笔、小纸帽(幼儿活动前自制); 3 不倒翁音乐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不倒翁吸引孩子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不倒翁的外形特点及结构 1 交

15、待任务:大家都来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 2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倒翁会扳不倒? 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底部是半球体的,上轻下重。,(二)幼儿尝试制作不倒翁,进一步探索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 1 幼儿认识材料。 2 幼儿讨论:我可以怎么制作不倒翁? 3 幼儿尝试制作不倒翁,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将每种东西分别装进塑料球里试一试,看看它能不能站立不倒? (三)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在塑料球里装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 讨论: 1 为什么放进纸团的塑料球倒了? 2 放进小石子的塑料球能站立,可一推它却站不起来呢? 3 为什么塑料小球里放进橡皮泥后,小球能站住,且推不倒了? 小结:不

16、仅要在半球体底部装进重的东西,使玩具上轻下重,而且要把东西固定在底部,使它不能移动,这样,玩具才能站住不倒。 (四)改进和美化自制的不倒翁 没完成的幼儿可继续制作,已做好的幼儿可为不倒翁戴上活动前准备的小帽子,并且用彩笔进行装饰。 (五)一起表演不倒翁,展示分享,结束活动。,大班科学:有趣的不倒翁,活动过程: (三)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在塑料球里装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 讨论: 1 为什么放进纸团的塑料球倒了? 2 放进小石子的塑料球能站立,可一推它却站不起来呢? 3 为什么塑料小球里放进橡皮泥后,小球能站住,且推不倒了? 小结:不仅要在半球体底部装进重的东西,使玩具上轻下重,而且要把东西固定在底部,使它不能移动,这样,玩具才能站住不倒。,观摩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活动过程,思考:活动中老师在哪些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的?,思考与讨论:,4.“探究”要问题,但问题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