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358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8.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学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土地资源概述 2 地籍管理 3 土地利用管理 4 土地资产管理与市场管理,第三章 土地资源管理,1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管理法所称的土地,是指全国各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河流、湖泊、滩涂、城镇及农村居民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旅游及国防等特殊用地以及暂时还不能利用的其他用地等。,我国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数的29%。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平原、盆地仅占34%。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

2、9%,中低产田占61%。,表3-1 全国1997-2006年历年人均耕地面积,一、土地资源的特征,原始有限性 位置固定性 面积固定性 质量差异性 用途多样性 功能永久性,二、土地资源的类型,(一)土地类型划分的三级制 1、土地纲 2、土地类 3、土地型,土地类,土地型,以影响土地地带性分异的水、热、气候因于组合特征为分类依据,具体指标为10积温和干燥度。,在土地纲内具有相同地貌类型的一类土地,其分类以综合反映大中地形和岩性类别的地貌类型为依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土地分类单元,在土地类内具有相同小地貌、土壤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的一群土地以小地貌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或利用方向作为分类

3、依据。,各级划分依据如下,土地纲,(二)土地类型划分的六级制,六级制将中国的土地类型划分为土地带、土地大区、土地区、土地段、土地快和土地单元六级。,(三)按土地利用方式划分,按照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经营方式,将土地类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旱田为主的耕地,水田为主的耕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北方旱地,东北大平原的耕地,南方水田,湘西田园南

4、方水田,森 林,沙漠边缘的防风林带,大兴安岭的樟子松,草原和草地,呼伦贝尔草原,平原耕作区,城市,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国外:整体的城市居民点和谐的人与自然,旧城区居民点历史自然形成,建筑密度过高,开发区用地布局生动紧凑,但建筑形式偏于一致,浦东新区用地布局合理,且建筑、绿化形式多样化,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戈壁、高寒荒漠、石山,沙 漠,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土地还可以按照所有权划分为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和个人所有土地三种类型。 土地管理法则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三大类。 http:/ 地籍管理,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5、。 根据地籍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地籍管理工作分为土地利用、土地登记、地籍调查和土地统计。,地籍管理的定义,地籍管理是国家为了获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等信息,建立完善的地籍图、簿册,而按统一的方法、要求和程序实施的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工作措施体系。,地籍管理工作:,土地利用 土地登记 地籍调查 土地统计,一、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得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一)调查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按行政范围可分为全国、省、地、县等不同级别; 按调查的深度和细度可分为详查和概查两类。,表3-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及其内容,

6、(二)调查程序 表3-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表,(三)调查成果 表3-5 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表,二、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律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等在专门的簿册上进行登记的土地行政管理工作与制度,是地籍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土地登记的意义,确认了土地权属关系,确认土地权属变动关系,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主要的基础性工作,1,2,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监管的关键措施,3,4,5,土地登记的作用,维护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维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 有效地保护了耕地 为土地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信

7、息,土地登记的对象,土地登记的对象是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 在我国土地登记的权利对象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共有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 土地登记是以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注册登记,实行一宗地一卡一证制度(共用宗地可一卡多证)。,土地登记的种类,初始土地登记是一种基础性的登记,是普遍的土地权属登记。即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本辖区范围(全县或全市)内的全部土地,进行普遍的登记,也称土地总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也叫日常土地登记或经常性土地登记。在初始登记的基础上,根据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权属及主要用途变更的情况,随时办理登记。,土地登记的内容,土地登记主要包

8、括土地的权属、坐落、界址、面积、用途、登记、等级、价格与使用期限,还包括土地产权主体名称、产权证明材料、图号、地号等。,土地登记的程序 图3-1 我国土地登记工作程序,三、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薄示之,以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一)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调查的成果经土地使用者认定,可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凭据。,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9、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界址)、权属和使用状况等。 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关键,它主要是确定土地位置及权属范围。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场共同指界。 界标是宗地的实地法律凭据,界址认定后,在指界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应按规定要求设置界标。,(二)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指各类用地界线和地物分布范围线)等,计算其面积和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原图绘制 面积量算 地籍测量必须在

10、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四、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指利用数字、图表和有关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土地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土地统计的对象是我国的全部土地,土地统计的内容包括土地的类型、用途、利用程度和权属状况。,(一)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分等定级,是指通过对土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描述和鉴定,并依据土地生产能力或效益的高低,划分出一定区域内可比的土地质量等级,是土地统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土地分等定级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两大类。,(二)土地统计的内容,土地总面积 土地质量等级 土地权属状况 土地利用状况

11、 土地位置界限,表3-6 土地统计的基本内容,(三)土地统计的程序,土地统计设计阶段 土地统计调查阶段 土地统计整理阶段 土地统计分析阶段,(四)我国土地统计制度,我国的土地统计制度包括初始土地统计制度、经常土地统计制度和土地统计报表制度。,土地利用管理,也称为土地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利用过程所实施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行为。,3 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的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它代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过程实施统一的行政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的客体: 区域内的全部土地和所有利用土地的单位

12、和个人。 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 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土地利用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土地利用规划是在综合评价土地和水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所做出的最佳土地利用方案。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协调分配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妥善安排各项建设工程用地而提出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必须执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分类,1、根据规划

13、的性质和目的划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2、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同对象划分,土地复垦规划 土地保护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均应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为土地复垦。 土地保护规划: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退化及不合理占用土地等现象,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土地整理规划: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的调

14、整改造、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1、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查 建设用地规划审查是指对建设单位上报的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国家土地供应政策进行审查的一项技术性和综合性工作,是保证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保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得到严格执行,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建设用地规划审查主要包括: 农用地转用方案的编制与审查 补充耕地方案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建设项目的审查和报批,2、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查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与治理和对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的技术经济过程,它对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

15、质量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管理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数量长期稳定,质量逐步提高,切实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得以实现,须强化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验收,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特殊管理。,4、城镇和村镇规划审核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规划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节约用地及合理用地原则,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开发利

16、用做出的中期和年度计划部署与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 按土地管理方式,土地利用计划可分为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 地方计划必须服从国家计划。,三、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农用地管制重点是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的管制; 建设用地管制重点是现有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 未利用地管制重点是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的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保持耕地数量与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耕地数量保护 耕地质量保护 耕地环境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