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与数学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314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与数学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与数学二(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山区徐霞客中心学校 景海莲,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二),科普兰认为,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和少年在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按照儿童和少年的实际水平施教。,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回顾与温习 儿童知识的形成,强化感知 重视操作 建立表象 提供变式与反例 组织比较 抽象与概括 为迁移而教,应用与学习,根据“儿童知识的形成与获得”的知识分组讨论“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应用已学知识分析设计中各个环节体现了哪些儿童学习心理。,2、按照学号分组 16 一组

2、712 二组 1318 三组 1924 四组 2530 五组 3136 六组,小组合作成员分工职责,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一、脑的十大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开始了“人类脑10年计划”项目。迄今不少发达国家已把当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之一。 那么,脑有什么特点?我们怎么根据脑的特点来改善教与学呢?,脑有十大特点。,第一,好奇。探究是人的天性,人不关注单调、乏味的事物。如果我们的课堂不具有探究性,没有趣味性,那么它对脑的开发和发展是不利的。我们搞教育的人要基于脑的这个特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活动,创设充满探究的环境。,第二,喜欢社交,脑是一个“社会脑”,不喜

3、欢寂寞,需要交流。因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和合作学习。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讨论中有反馈,有复述。在脑科学看来,没有复述就没有认知。复述不是记忆,而是把对问题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第三,具有选择性,脑寻找快乐和意义,它保留有价值和有情绪的信息,特别是情绪刺激比较大的信息。这给教育者以启示一教师要让课堂充满乐趣,引导学生探讨有意义的话题,特别是基于真实情境的话题。,第四,具有可塑性,越是在生命早期,脑的可塑性越大。比如:一个孩子先天的基因不太好,但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如果他的脑环境非常好,那么他的神经智力也会有所提高。,第五,具有敏感期,

4、人在三岁时的词汇量能达到900个,五岁时可以增加到2500个3000个。因此,这一时期的语言交流对儿童特别重要,儿童发展的确存在一个敏感阶段,早期教育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儿童早期的多样化学习经历对其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主张把听优美的故事和做多种多样的游戏作为儿童发展的两大基石。,第六,情绪优先,当代脑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情绪管理,理智如果和情绪打仗,那么理智永远打不过情绪。人在学习时,情绪会参与其中并影响认知。所以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动机,而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情绪下高效地学习。,第七,潜能巨大,脑的潜能可以超越你对它的最大的愿望。比如:把一

5、个幼儿随便带到哪个国家,他都可以自然学会当地的语言。,第八,有周期性,脑的工作有点像人的脉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所以脑科学家建议所有教学人员都要重视注意力的10分钟准则。以一节45分钟的课为例,前10分钟15分钟是高峰,紧接着进入低谷,在快下课的时候到第二个高峰。这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在前10分钟15分钟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在脑进入低谷的时候换一种活动。,人学习特征,(1)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巨大潜能,有不同优势学校特征和途径。 (2)使用1、2、3种要素照顾到的学生面只能是20%至30%。 (3)如果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使用多要素,要素排练到57个,照顾面上升到70%-90%。,人学习特征,(4)

6、教学中动静转换的生理心理时间不是 40分钟至45分钟,而是713分钟。 (5)动静转换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复学生学习的精力和体力。 (6)任何好的要素方法不要连续使用,用3次就会出现强化疲劳,6次就会出现严重的出现强化疲劳。,人学习特征,(7)强化问题。情景故事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对关键项强化35次;做中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对关键项强化912次;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教法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1732次。 (8)教师熟练掌握3至5种基本方式的方法是重要和必要的。,第九,具有唯一性,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人的大脑一模一样。大脑的这种独特性告诉我们,必须尊重个人,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

7、育的极致追求即个性化、个别化。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个人特性还了解、分析得太少。,第十,对环境要求很高,(1)脑需要情绪安全。情绪不安全的时候不产生认知。 (2)脑需要充足的睡眠。脑的前额叶是瞬时记忆区,它接触的所有信息都要在晚上睡觉时传递到长时记忆区中去。如果睡眠不足,那么会伤害注意力、执行力、记忆力、思考力。 (3)压力不能太大。人保持一定压力的时候效率最高,但过大的压力会破坏脑结构和长时记忆区。,(4)脑需要丰富的环境。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 (5)脑需要均衡的营养。一个四岁的儿童消耗葡萄糖的总量是成人的两倍。成长期的孩子如果不吃早餐,那么其学习效率肯定

8、会受影响。 (6)脑需要适量的运动。运动能增加大量的氧气,所以越运动,大脑越聪明。当代脑科学主张,学生学习20分钟后最好能走一走,或者站起来伸伸懒腰、做做颈部操等。,二、学生智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表现为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智能的发展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并且在传授知识的载体内进行,学生获得知识,作为认识过程,又离不开智力能力的作用。,(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学实例1】圆面积公式推导中的发散思维诱导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把硬纸圆等分剪成十六个小扇形。课上,教师让学生一边自学课本内容,一边拼成近似长方形,并引导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S=r2) 师:刚才,我们把用圆等分

9、的小扇形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并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可拼成你们熟悉的别的图形,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吗?,【心理分析】教例是发散思维的培育问题。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突出地表现出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教学运用】 1、培养发散思维,要注意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这说明,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 2、培养发散思维,要诱导变通。 3、培

10、养发散思维,要鼓励独创。 4、发散思维需要加强基础。,(二)逆向思维的培养,【教学实例1】一道应用题的逆思考引导 师:(出示应用题):“五筐梨,每筐斤数一样多。从每筐中拿走60斤,剩下的梨正好是原来两筐的重量。每筐梨重多少斤?”看了这道题,你们是怎样想的?,【心理分析】 两个教例都是逆向思维的培养问题。,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扩大与缩小,计量单位的化、聚,增加与减少,正比例与反比例都表现为处于同一整体结构中的两种相逆的意义,学生要认识数学知识的这种可逆性,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心理过程,即逆向思维的过程与之相适应。,【教学运用】 1、由顺

11、而倒,培养还原意识。 2、由正及反,形成逆联想。“在一种逆向思路中,思想并不总是必须沿着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而只是向相反方向运动。”这里指的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逆联想能力。,(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实例1】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陈朴兰).ppt,【心理分析】,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自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自己独立进行的有效的学习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其内容包括: (1)自觉主动的自学倾向; (2)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搜集资料、分析记录与整理材料) (3)独立学习的习惯。,【教学运用】,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12、、要注意循序渐近,(四)学习意志品的训练,1、明确学习目的,教育学生从小立志。 2、设置一定困难,磨炼意志。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在生产、生活实践和活动中,通过不断克服困难逐步发展起来的。“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学生学习上的意志力量也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克服困难逐步形成。 3、提出明确要求,实行有效监督。鉴于小学生自制力弱,可塑性强,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在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中常常会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这就需要教师在事先提出明确的要求,中途实行有效的监督,事后进行严格的检查。这种监督与检查既是坚决与严格的,又应是诚恳热情的,天长日久,便能培养学生有始有终,顽强不懈的意志。,4

13、、注意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学学习的社会意义,而且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学习的每一段教材的意义,从对于目的的理解形成意志的自觉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习惯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形成起来和巩固下来的一种动力定型。从生理机制看,它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人们常说:“久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人的某些动作经常反复练习能成为自然的需要。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在较长时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巩固的行为定势。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小学

14、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也容易沾染各种不良的习惯。因此,从小注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治他们的不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几种习惯。,1、专心听讲的习惯。 2、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 3、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4、按时、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维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要注意:,1、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一年级学生一入学,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各种良好习惯。 2、反复训练,严格要求。习惯是一种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动力定型。

15、“冰棱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3、正面鼓励,循循善诱。要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坚持正面鼓励,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学生的内部心理需要。如为了鼓励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可采用评红旗,插红花、出红榜或当众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向家长汇报优秀作业,举办优秀作业展览等方法。,数学学科学习习惯培养管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是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中很重要的一项,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才会相对简单,学生才会从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特色,以及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1、低段学生 (1)培养内容: 课前准备:学会在课前将课本、作业

16、本、文具盒、草稿本、学具摆放在相应位置。 听课习惯:会用眼睛看,耳朵听教师讲课,思维、行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书写习惯:正确三指握笔,眼睛距桌面一尺,胸前离桌一拳头。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作业。 作业习惯:认真完成课堂和家庭作业,认识到作业完成质量对自己学习的积极意义。 口算习惯:知道口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请家长协助训练口算能力。,(2)培养习惯:培养学生遵循“一审二想、三动笔、四检查”的学习步骤,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 (3)管理方法:教师课前或课中不断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对表现好的予以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努力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共同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实践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的习惯,2、中段学生,(1)培养内容: 课前准备:课前继续保持将学习用具放于相应位置。努力学会将精神状态由玩耍状态转化为学习状态。 听课习惯:正确认识自己是学习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