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253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豪放 爱国 文武双全,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儿童时: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希望收复中原,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少年时: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青壮年: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晚年时:位卑不敢忘忧国,念念不忘是复国。,水 龙 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作背景,作于35岁,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

2、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登高望远 触景生情,思考探究: 登高望远,望到了哪些景物?,江景,山景,落日,断鸿,吴钩,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天一色 辽远无边 宏大壮阔,江景有什么特点?,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山景,比喻:玉簪螺髻 美景为何含愁有恨?,移情及物,北望:江淮前线, 效力无能。,再北:中原旧疆, 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 只存半壁。,故

3、国沦丧之恨 报国无门之愁,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失群,飘零,孤寂。 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南国(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看,拍,会,登临,上片:,景色: 江天、山景、 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 登,寓情于景 移情及物 比 喻,上片小结,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典 故,莼鲈之思,思念家乡 弃官归隐,求田问舍,谋求私利 胸无大志,刘郎才气,雄才大略,树犹如此,虚度年华,张翰 思乡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休说:难以忘怀 时事,不能弃归回乡,仰慕英雄, 雄心壮志,控诉当朝、哀叹虚掷年华,思考,羞见:鄙夷自私自利 胸无大志,作者用这些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故国沦丧的痛苦 故乡难归的苦闷 虚度年华的郁闷 壮志难酬的悲愤 知己难觅的孤独,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