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3141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173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教学设计3141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教学设计3141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教学设计3141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教学设计3141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教学设计3141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教学设计314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教学设计3141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桥教学设计学校:八里台第四小学教师:董庆爽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年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对于自然灾害山洪暴发,认识还是简单,不够深刻,与作者产生共鸣较难。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能踊跃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还是有难度,

2、对共产党员在危险与困难面前体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理解不能深入。因此,我采取创设情境,播放山洪暴发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缩短与本文之间的距离;重点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重难点:1、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老支书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 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2、难点:理解题目蕴含的深刻含义。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小小说) 那么小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课件:人物、环境、情节)3

3、、整体回顾(1)故事里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老汉)(2)当时的环境有是怎样的?(语言精炼)(3)故事中的情节是什么?(老支书沉着指挥村民撤离而牺牲了自己和儿子)4、读题质疑 师: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个精彩的题目,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桥,但是主要人物却是在写老汉,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同学们真的非常爱提问题,有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学习。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二、抓住环境描写,朗读体会暴雨、洪水。1、播放多媒体视频。(1)在讲课之前,老师先带你们走进一个特殊的情景(观看视频)(2)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你此时此刻的感受?(3)如果你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样做?过渡:同学们都

4、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带着这种感受再一次回到课文中。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可以描述视频中出现的情景,把它画出来。(1)出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a老师范读,学生跟读。b读完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雨大)你能用一个词形容雨大吗? 在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个更恰当,更能表现雨下的厉害? (用盆与瓢的大小来引导“倾盆大雨”比“瓢泼大雨”更恰当)c仔细看,出示的有几句话?后两句分别有几个字?(像泼。像倒。) 你看见过“泼”吗,是怎样的?你看见过“倒”吗,是怎样倒? 总结:这两个字在这里用的非常好,切近于生活,更能让读者想象画面。d( )像泼。( )像倒

5、。 (大 雨)像泼。(大 雨)像倒。 师:文中只用了四个字像泼。像倒。这样写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表达了雨下的迅猛、有力。 同学们,在特殊环境下,我们可以采取特定句式,这样我们的 表达才能更简洁、更生动、更形象。e全班和老师配合读,体会短语所渲染的紧张气氛。 (2)出示: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a齐读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根据实际情况,理解词语:势不可挡。b感受真切,全班齐读。 (3)出示: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a这两句话这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拟人句)把谁当做人

6、来写?(洪水)b 跳舞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文中说洪水在跳舞,你有没有一种美的享受? 洪水不仅在跳舞,还在像我们笑,在它的笑声中你有没有感到亲切? (教师引导学生由洪水的“跳舞”、“狞笑”不但没有感受到美、亲切,反而让人觉得可怕、恐惧与绝望,从而更一步深体会洪水如恶魔一般。) c读出洪水的恐惧与可怕,应该重读哪几个词?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与可怕。3、这时,村子四周几乎没有路了,只有北面有一座桥。同学们看,这是一座什么桥?(板书:窄窄的)看到“窄窄的”这个词,你能不能想象在那样的危急时刻,人们面对这样一座窄窄的木桥,会是一幅什么画面?4、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做的?找出句子自己读。谁能用一个词

7、概括人们的表现?出示: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三、抓住人物描写,读中分析老汉形象。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惊惶与恐惧,他们你拥我挤、跌跌撞 撞。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慌乱的局面,他是谁?(板书:老汉)学生自由读课文713自然段,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1、出示: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场的,关于他的外貌,课文中只用了一个简 单的词清瘦。他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高大、魁梧,甚至还有些清瘦, 可是文中却说他像一座山。(2)山给你什么感觉?(高大、

8、镇定、可依靠) 为什么要把清瘦的老汉比喻一座山?联系当时的环境想一想。(3)师:在如此危机的时刻,镇定、从容的老汉就是人们心中的靠山啊! 师三次引读“他像一座山”(音乐) 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老汉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 此时,老汉寄托着所有人的希望,所以(4)齐读,读出老汉的冷静、从容。过渡: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此时的老汉是怎样说的?2、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请同学们给句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在此处语言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三个“!”) 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连续用三个感叹号呢?(生交流) 总结:三个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况危急,

9、老汉下命令果敢(3)老师把老汉的语句进行了改动,你们觉得这样改可以吗?为什么? 请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想一想。(生交流) 改动后:乡亲们,桥太窄了!大家排成一队,千万不要挤!让群众先走, 党员排在后边!(课件出示)(4)师:同学们,在当时这种万分危急的特殊环境下,时间上根本不允许老 汉说太多的话,老汉用简练的语言下达了命令:桥窄,用什么方法解决? (排成一队)拥挤,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党员排在后边)。人们如此拥 挤,老汉却用“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解决了这些问题,老汉语 言的精准充分体现了老汉的智慧。 总结:15个字、3句话、3个感叹号,就把一个沉着、果敢、充满智慧的老汉 描写的淋漓尽致,

10、这就是语言精短的魅力。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语 言表达要符合特定环境,可以运用精短的语言让表达更生动形象。四、领悟悬念设置、再次感悟老汉形象。过渡: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情况更加危急了,这时,桥头又 发生了一件事。朗读1523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出示: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这句话把老汉比喻成一只豹子,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汇报:冲、揪、吼 (2)从这三个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汉?(愤怒) (3)老汉为什么如此愤怒? 师:愤怒的老汉把混在群众队伍中的小伙子揪出了队伍,所有的党

11、员都 依照老汉的命令排在了后边。过渡:在老汉沉着、冷静的指挥下,群众安全撤离了,只剩下他和小伙子。此时, 洪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在这危急关头,老汉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2、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1)揪出小伙子的是谁?推小伙子上桥的又是谁?(老汉)(2)老汉的“一揪”、“一推”矛盾吗?“揪”和“推”分别是因为什么?(3)分别体现了老汉对小伙子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说出恨与爱)3、同学们看,两句话中都出现了一个字“吼”。看这两个“吼”,“吼”的感 情是一样的吗?两个“吼”表达了什么,如果你是老汉你会对小伙子说些 什么? 总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环境中,表达的情感是不

12、相同的。4、师总结“揪”与“推”的原因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引导孩子感悟老汉的高 尚品质对群众:不徇私情、大爱无疆。对儿子:舍己为人、父爱如山。5、多么感人的一幅场景,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再一次走进文本(课件)五、揭示题目深刻含义师:洪水翻滚着,白浪滔天。最后时刻,老汉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课文说老支书是一座山,正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无情的洪水吞没了这对伟大的父子,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1、让我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文章在结尾部分

13、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文章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我们被深深的震撼!2、老汉虽然牺牲了,但我们忘不了这一幕幕(课件、音乐) 当洪水肆虐时 是您沉着指挥 水势越涨越高 只剩下您和儿子时3、这位老汉、这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但是他那清瘦的脸庞和在这场洪水中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我相信同学们现在的内心是百感交集的,对课文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让我们再次回到课堂的开始,还记得你们提出的问题吗?课文主要写“老汉”,却为什么以桥为题,或者“老汉”与“桥”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现在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生交流)4、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老汉以自己的无私无

14、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桥。洪水中,窄窄的木桥坍塌了,然而老汉却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另一座不朽的桥!(板书)同学们,你们看,这座桥就在你们面前,它是一座什么桥?师总结:是啊,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千万个优秀共产党员为群众架起的一座“生命之桥”。六、 拓展延伸师:推荐阅读丰碑(又名军需处长)比较这篇文章和课文有哪些相似之处。七、 教学反思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威信、沉着、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篇课文情节跌岩起伏,扣人心弦,在表达方法上有突出特点,根据本课特点,我将这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本课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