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931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魏真,人际交往的重要,人生在世,谁能终生离群索居,自成一类?,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你和我之间,距离是永恒的,依恋是永存的。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 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的人, 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每人都是过长的筷子,地狱的人只喂自所以喂不进嘴里;天堂的人相互喂,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卡內基:一個人的成功15靠學 歷,85 靠人際關係 和機遇。 資料來源:方守基(2003)。雙贏溝通。台北:彩舍國際 通路。p145,

2、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一出生,我们与母亲连在一起的脐带被剪断,就意味着我们成了孤零零的人,我们再也无法与另一个人在身体上连在一起。在心理上也是如此,没有其他人能曾经像我自己一样思考或者准确感受我的感受。那么关系就成了能够克服我们之间距离的唯一方式。通过建立联系来克服这种心理和身体的距离。,1、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也就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的特点,(1)个体性 人际交往的双方的

3、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3、人际关系理论,(1)人际交流分析理论(Transacti

4、onal Analysis) 美国心理辅导专家Harris 认为,基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每个人会经历四个阶段: 我不好,你好 (别人的压力与自身的无力感) 我不好,你也不好 (双方均出现问题的状态) 我好,你不好 (形成攻击性格) 我好,你也好 (自尊自重而又容纳他人) 此种分析可导出很实用的自我改造技巧.,(2)三维人际关系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发现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需要。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3)社会关系律,1974年魏斯提出人际关系的六

5、种需要,即社会关系律 1.依附需要 2.社会整合需要 3.价值保证的需要 4.可靠同盟的需要 5.需求指导的需要 6.关心他人的需要,二、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沟通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在醒着的时候,大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沟通,沟通的质量也是现代生活的标志之一。 沟通现象不仅发生在人类社会里,而且也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甚至无机界, 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

6、、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可以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不管发生在什么情况下,人际沟通总是沟通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人们在沟通时,会根据双方的特点选择沟通的内容、通道以及策略,以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生活中你还离得开手机吗?,(二)人际沟通的功能,沟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 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

7、我价值得以实现。 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如果缺乏信息交流,其语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将受到严重伤害。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和在我国发现的猪孩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对于老年人和新生儿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多给他们提供剌激,特别是社会性刺激,就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也能够减缓老年人的衰老速度,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三) 人际沟通的类型,言语沟通 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叫做言语沟通。言语沟通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信息编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人

8、们多数采用口头言语沟通的方式,例如,会谈、讨论、演讲以及对话等。口头言语沟通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意见。 在间接沟通过程中,书面言语用得比较多。 书面言语沟通的好处是它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还有机会修正内容,并便于保留,所以沟通的信息不容易造成失误,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都较高。同时,由于人们通过阅读接受信息的速度通常高于通过听讲接受信息的速度,因而在单位时间里的书面言语沟通的效率会较高。但是,书面言语沟通往往缺乏信息提供者的背景资料,所以对目标靶的影响力不如口头言语沟通的高。,(三) 人际沟通的类型,非言语沟通 主要指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

9、空间和表情等。非言语沟通与言话沟通往往在效果上是互相补充的。有人认为,在人所获得的信息总量中,语词的只占了7%,声音的占了38%,而来自于身体语言,主要是面部语言的信息大约占了55%左右。 人们不仅通过他们说什么和怎么说进行沟通,而且还通过姿势、手势、面部表情、触摸,甚至他们站的与别人有多近进行沟通。言语与非言语信息并不一定要一致-有时它们是冲突。 一般来说,人们能够很好地掌握信息的言语内容,但对非言语渠道的信息内容就很难掌握。例如,撒谎就可以通过非言语线索加以伪装。可见,要了解对社会敏感观点的潜在态度的确应该分析非言语线索。 非言语渠道倾向于强调情感和形象状态的交流,以及它们对双方轮流谈话的

10、整合,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情 意大利著名的悲剧影星罗西 2、眼行为的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在一般交谈的情况下,相互注视约占31%,单向注视约占69%,每次注视的平均时间约为3秒,但相互注视约为1秒。长时间的注视会引起生理上和情绪上的紧张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服饰(我们从服装的质地、款式、新旧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条件、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这说明服饰也在为沟通者传达着信息,也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 4、讲话风格:有声语言包括许多社会符号,它在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告诉我们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在对什么人说什么。 5、人际空间

11、美国人类学家爱德霍尔(Ehall)有一句名言:“空间也会说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也能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通常亲密则相互之间具有较近的人际距离,人疏远则相互之间具有较远的人际距离,人际距离传达的意义也具有文化特色,受环境的限制,有的民族喜欢双方保持近距离,而另一些民族则与之相反,通常陌生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会较大,但在特定情况下则不一样,或在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或拥挤的电梯上,人们由于距离太近,会产生紧张感,会避免面对面或目光接触。,你懂得察言观色吗?,学者的研究发现,我们在沟通时,有7%的效果来自于说话之内容,38%取决于声音(音量、音调、韵脚等),而有55%取决于肢体语

12、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所以,在解读他人心意时,重要的不只是他说了些什么,更要紧的是他怎么说。 另外,我们也发现,肢体语言往往比口语沟通内容更具可信度。 1)先看脸色辨认表情的诀窍,则在于分析脸部的几个重要线条:嘴角,嘴型(张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垮),眼睛(睁大或微眯),以及额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簇则眉间有直纹)。 2)肢体语言 判断原则(1)肢体语言反映的,通常是一种生理状态)或一时的心智状况(例如沮丧),而不是更常态性的人格特征。因此用肢体语言来判断一个刚见面的人的性格,其实风险很高 (2)不同的情绪,往往可能会经由类似的行为来宣泄,例如眼神接触不

13、佳可能代表不诚实、无聊、紧张、生气或傲慢,所以,千万别死记每个单独动作的意涵,而是要看整体的套装行为来做判断。 (3)“一致性”是解读肢体语言的关键。美国FBI在训练调查员时,强调要看的不只是“他做了什么”,更是“他改变了什么”。如果对方一直低着头状似沮丧,此时突然因某个问题而激动抬头,那这个改变就值得大大解读。 (4)先清楚要找到的特质,就能确定解读讯息的方向。 3)声调表情,三、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1)单方相识阶段。单方相识阶段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的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2)表面性接触阶段。这一水平的人际关系,双方涉入与投

14、入的程度都很低,实际上都是以相应的角色在进行交往。 (3)亲密性接触阶段。这一阶段上人际关系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其基本态度、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其个性品质、相互接受程度等因素所促成的,因此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系。,人际关系发展模式 人际关系以需要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逐渐加深,互不认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四、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1)邻近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特别是在交往的初期更是如此。 (2)交往频率。交往频率指人们相互接触的次数的多少,

15、一般说来,交往的频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因为交往频率的高低,对交往双方是否产生共同经验,是否产生共同理想,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和情感体验的深度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3)相似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交往双方如果有较多类似的地方,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就容易发生,同时也就会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相似性包括交往双方的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观点、态度、行为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是否具有共同的特点。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4)互补行为。互补性指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吸引的关系。它是以双方都得到满足为前提的。 (5)容貌与仪表。在人际交往

16、之初,人们易为对方的容貌、仪表所吸引,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易被人喜欢,更容易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 (6)能力与吸引力。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内在品质如能力和智慧等,其吸引力的强度比外在的容貌、体态更为强烈。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非常有才能的人会被别人看作是一种威胁,因此并不受周围的人欢迎。 (7)人格品性和吸引力。个人的品质和品性,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因此,要想维持和提高自己的持久吸引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是关键。,五、大学生人际偏差,1.自我中心 2.猜疑心理 3.人际敏感,宿舍问题,引发宿舍问题归因: 嫉妒 偏见 自我中心 传播是非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他人,1.自我中心:只关心自我的需要、兴趣、利益得失,很少关心他人,不考虑他人感受。自吹自擂,固执己见,盛气凌人,自尊心过强,调节自我中心状态的建议: (1)平等相处,尊重他人 (2)与他人双赢 (3)学会主动付出爱 (4)设身处地,换位思考,2.多疑:主观猜测产生的不信任的心理。 多疑产生的原因:对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