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0873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基本特征,1、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双峰并峙的朱光潜和宗白华,他们既有文艺心理学、判断力批判这样西化的著译,也有诗论、艺境这样的中国风浓郁的著述。 2、在粗略地把握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特征方面,宗白华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宗白华认为,两种美“错彩镂金” 和“出水芙蓉” ,它们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镂金错采、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日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2、(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艺境,页325),宗白华认为,从“镂金错采”到“初日芙蓉”的转变意味着“自我”的发现,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侯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日芙蓉”比之“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艺境,页325),但这种转变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萌

3、芽,譬如制于春秋时候的莲鹤方壶,从重装饰到重精神,请看郭沫若先生的评价,此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而于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翔其双翅,单其一足,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余谓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联系西方美学史的历程,可以看到,1、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中世纪晚期一直到启蒙运动,休谟是一个重要的代表:“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3、固然,象休谟这样的转向主体,其极端是走

4、向相对主义,但较之僵化的“客观论”,其张扬主体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被称为“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的洛神赋图,顾恺之作,2、凌继尧的观点,他认为从上古时代一直到魏晋,一条关于美的观念的线索是:致用比德畅神。 先看致用:新石器时代西按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对鱼的崇拜。,如果说,在人类的起始阶段,“美和用总是统一”(朱光潜语)的,那么发展到后来,则以自然景物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比德,1、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 2、孔子问弟子志向,弟子曾点: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凌继尧对此的解释是:“这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经过对景物的选择,以及感情的渲染,变得极雅致极深远。”“孔子以这种诗情画意的美景来比附、象征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胸次悠然、物我同流的春游境界,仿佛是举止从容,各有所安的大同世界。”,“畅神”和“比德”不同,强调的是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欣赏者(主体)通过山水自然的存在方式发现其与欣赏者澄明心境的契合,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 在癸丑,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

6、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宗白华评价说,“他们对自然有那么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以上以宗白华、凌继尧的观点为例,串起的是“历史”,那么,就具体的观念如孔子、庄子诸人的观点如何呢?,孔、孟提出的和审美或艺术相关的观念1:美善合一 习常的观点认为,孔子在具体的艺术问题上总是倾向于持功利主义的态度。依据是: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尽善尽美仿佛善和美是相重合的,但与其

7、说是重合,不如说是统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此虽然着意于善,但没有忽略美,或者说,美善皆备并举是各种“艺”的最高境界。 固然,孔子总是把维护“礼”放置于“乐”之前,“礼”或者说善是其旨归: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但孔子对美本身的重视却是不能忽略的,介绍徐复观的观点。,孔、孟提出的和审美或艺术相关的观念2:作为善之中介的美强调美作为中介的重要性,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就孔子在此处将美与善相对举来看,是二者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而又可以统一于一个范畴之内。“美”实是属于艺术的范畴,“善”是属于道德的范畴。乐之所以能成其为乐,因为人感到它是某种意味的“美”。乐的美是通过

8、它的音律及歌舞的形式而见。这种美,虽然还是要通过欣赏者在特种关系的发见中而生起,但它自身毕竟是由美的意识进而创造出一种美的形式,毕竟有其存在的客观意味。郑、卫之声,所以能风靡当时,一定是因为它含有“美”,但孔子却说“郑声淫”,此处的“淫”字,仅指的是顺着快乐的情绪,发展得太快,以至于流连忘返,便会鼓荡人走上淫乱之路。(徐复观文集第四卷12页),老、庄尤其是庄子的观念对中国审美观念的兴起、发展的启示,老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的相对性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表面上看是对艺术的否定,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讲完孔子,即讲庄子,冠之以“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1、在之前

9、的课堂上,我们一直都没有离开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康德的审美判断之主体 2、康德的审美判断中圈定的主体是无功利的、不借概念判断的主体(无利害关系、与认识绝缘) 3、叔本华在主客体关系上的论述:“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不管这对象是风景,是树木,是岩石,是建筑物或其他什么。人在这时,按一句有意味的德国成语来说,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49-250)(物我同一直观而自失于对象之中) 4、从“致用比德畅神”的线索看,不拘泥于物的倾向在魏晋时代的兴起,更注重内在的(主体所赋予的)神(对具体物象

10、的超越),庄子思想大要与审美观念可相沟通之处1,1、对知解方式的疏离,强调非知识的解道方式: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值得注意之点:与康德诸人谈论美感应该是非概念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思想大要与审美观念可相沟通之处2,2、“吾丧我”: 独特的主体,无功利的主体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藕。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齐物论) “丧我”之后之“吾”已非“丧我”之前之“吾”,此时之“吾”不再为血肉之躯、机巧之心所驱遣,无以名之,名之为“忘己入天”吧: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地),庄子思想大要与审美观念可相沟通之处3,3、“无所待” 因为无所依赖,无所迁就于外物,心灵遂可作自由尽致之“游” 1)消除物与物之间的对立,“庄周梦蝶”,物化不同物的互化(物我同一) 2)虚静之心(神)与形的关系(超越性之所在在于神)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 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