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767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本腹部疾病的mri诊断(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疾病的MRI诊断,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线科 赵绘萍,第一节 概 述,一、腹部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重要的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除胃、肠道外,其它实质性脏器MRI已广泛地应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二、检查方法: (一)由于腹部参与呼吸运动,因此腹壁运动可产生伪影,并重叠于图像当中,影响图像质量及观察。为了减少伪影,采用压迫技术、呼吸门控技术及流动补偿技术,使腹壁运动伪影和腹主动脉血流产生的伪影得到消除及减轻,大大改善了图像的质量。 (二)腹部的MRI检查大部分应用于腹腔内实质性脏器。不同的器官扫描序列亦不甚相同,同时造影增强技术的不断的开展,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三)腹部MRI检查采取仰卧位,应用体线圈以及必要的表面线圈,以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 一般扫描厚度为0.5-1.0cm。常规的行轴位、冠状位以及必要的矢状位扫描。 常规 采用SE(T1-WI、T2-WI)及SPIR、STIR序列。,(四)腹部组织器官的MRI信号特点 组 织 T1-WI T2-WI 脂 肪 白 灰白 肌 肉 黑灰 黑灰 气 体 黑 黑 肝 脏 灰白 黑灰 脾 脏 灰 灰 胰 腺 灰白 灰白 肾皮质 灰白 灰白 肾髓质 灰 灰 胆 囊 黑 白 血 管 黑 黑 肾上腺 灰 灰白,第二节 肝脏病变,一、肝脏的检查技术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早晨禁食。 常规扫描:SE序列T1-WI和T

3、2-WI以及压脂技术。 增强扫描:主要鉴别良、恶性肿瘤特别是对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二、肝脏解剖 (一)肝叶、肝段的划分:肝位于上腹部。传统上将肝分为4个叶、8个段。,三、肝脏正常MRI表现,四、肝脏异常MRI表现,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边缘异常 信号异常 占位性病变 肝血管的改变,五、肝内占位病变,(一)原发性肝癌,肝癌通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我国的肝癌病例约90%合并有肝硬化,以门脉性大结节肝硬化最为多见。而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病理背景。,1、病理: (1)大体病理 巨块型:直径5cm为; 结节型:直径5cm ; 弥漫型:指小的瘤结节弥漫分布于大部分肝脏,(2)肝癌的细胞

4、类型: 肝细胞型; 胆管细胞型; 混合型。,2、转移途径: 肝癌转移以血行性最为常见,其次为淋巴,种植性少见。 肝细胞癌侵犯血窦,在门静脉和肝静脉内形成癌栓,并向肝内和肝外转移。肺为肝外转移的主要途径,其它有肾上腺、骨、肾、脑等。 淋巴道转移以肝门淋巴结常见,其次,为胰头周围,后腹膜主动脉旁和脾门等区域。,3、肝癌的MRI表现: (1)肝细胞型肝癌:,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可显示肿块内的囊变、坏死、出血等改变。囊变及坏死在T1WI呈稍低信号的基础上,其内见不规则的更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出血呈短T1长T2异常信号。,肝细胞型肝癌,大体肉眼病理标本 介入治疗栓塞后三周,行肝

5、左叶切除。,肝右叶后段 结节型肝癌,肝左叶巨块型肝癌,肝左叶弥漫型肝癌伴门脉瘤栓形成,肝右叶后段小肝癌,(2)胆管细胞型肝癌,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轮廓欠清楚; 部分病灶内见较多的点状低信号(钙化); 远侧局部肝内胆管扩张。,胆管细胞型肝癌,(二)肝转移瘤,MRI表现: “靶征”或“牛眼征”一般多见于转移癌。 MRI不能对转移瘤作出组织学诊断,多发的肝转移瘤可有不同的MRI表现。,肝内多发转移瘤,(三)肝血管瘤,1、病理: (1)通常为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女性居多,可发生任何年龄。(2)血管瘤大小不一,可单发也可多发。(3)肉眼所见:外观呈紫红色,质软,可

6、压陷。无包膜,切面呈囊状或筛状空隙,如海棉,故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其内有时可见疤痕组织,偶见钙化。 (4)镜下:见大小不等的血管窦,衬以扁平内皮细胞,管腔之间有纤维组织和其他基质。,2、MRI表现: (1)肿瘤的70%呈圆形、卵圆形,30%为分叶状。界限清,边缘锐利。 (2)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大部分信号均匀,少部分信号混杂。(3)在多回波T2-WI上,随TE时间的增加,肝血管瘤的信号强度递增。 (4)巨大的血管瘤纤维瘢痕或纤维间隔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四)肝囊肿,1、病理: (1)肝囊肿为常见的先天性病变,为小胆管扩张演变而成,囊壁衬以分泌液

7、体的上皮细胞,囊液清亮。 (2)仅肝脏受累的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2、MRI表现:,(1)肝囊肿呈圆形,边界光滑、锐利。 (2)其内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强度,近似CSF样信号。 (3)囊肿内蛋白含量高、出血在T1和T2权重像上均可表现为高信号。,(五)肝腺瘤,1、肝腺瘤极为罕见。服避孕药的妇女、使用合成类固醇的男性、糖元累积症的儿童易患该病。 2、组织学上腺瘤由正常或清度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和血管构成。此瘤易出血,应手术切除。 3、MRI:肝腺瘤为界限清楚的肿物多为单发,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瘤体内有出血,其表现为不同时期的出血的信号强度。,(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8、FNH),1、为一种少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病人一般无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单发居多,可发生肝的任何部位,以包膜下为多,可向肝外膨出。中心纤维瘢痕为其特征性。 2、大体病理所见:呈辐条样纤维间隔自中心瘢痕向外辐射,部分或完全包绕许多肝实质小叶结节,这些小结节含有正常的肝结构(肝细胞、血管、胆管),但其排列异常。此病变无包膜。,3、MRI:具备以下3种征像,即可确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 (1)T1WI和T2WI上肿瘤均表现为等信号; (2)除中心瘢痕外,肿瘤余部分为均匀性信号。 (3)中心瘢痕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 号。 (4)增强扫描病灶早期呈明显强化,中心瘢痕不强化。,六、肝脏弥

9、漫性病变,(一)肝硬化 1、病因:肝炎、酒精和药物中毒、胆汁郁积、肝脏淤血及其他少见因素(代谢、寄生虫病等),我国以乙型肝炎为主要因素。 2、病理:肝细胞大量坏死,正常肝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许多再生结节,同时伴有肝内广泛性纤维化,致肝小叶结构紊乱,肝体积变小。,3、MRI表现:,(1)肝脏的体积缩小,肝叶的比例失调。 (2)肝门、肝裂增宽。 (3)肝结节增生,肝表面凸凹不平,呈分叶形。 (4)肝信号高低不均。 (5)脾脏大;腹水; (6)门脉高压,其表现为门脉主干扩张,常13mm,侧支血管建立、扩张和迂曲的血管常位于脾门附近、食道下端和胃的贲门区域。,a. CT平扫,肝明显变形,边缘凹凸不平,

10、左、尾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周围可见带状水样密度区为腹水;b. MRI T2WI,肝变形,肝实质内可见混乱的细小网格结构,(二)脂肪肝,1、病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柯兴氏综合征和高血脂,以及肥胖、营养不良、化疗和激素治疗等。,2、病理:常伴有肝脏的轻度或中度的增大,质地变软,切面呈浅黄色,镜下见肝细胞肿大,内含大量脂肪球,周围血管和血管窦受压变细。,3、MRI表现:全肝、一叶或灶性脂肪浸润,在T1-WI和T2-WI上信号可稍高。在脂肪抑制像上肝内脂肪信号可被抑制。,(三)肝血色素沉着症,【临床与病理】 先天性铁代谢缺陷,或某些慢性贫血、溶血、输血等原因,引起铁的代谢混乱,使大量的铁蛋

11、白和含铁血黄素形成并沉积在肝、脾、胰、肾、肾上腺、甲状腺、皮肤等处,则产生血色素沉着症(hemochromatosis),也称血色病 由于先天性铁代谢缺陷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血色素沉着症,由于其它疾病所致者称为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肝硬化、皮肤青铜样色素沉着和糖尿病为本症三大临床特征。肝组织含铁浓度大大超过250g/g以上,【MRI影像学表现 】 T1WI、T2WI信号明显降低,形成全肝低信号的“黑肝”,肝血色素沉着症(图),MRI T2WI全肝信号明显均匀降低,呈所谓“黑肝”,(四)Budd-Chiari 综合征,【临床与病理】 分别由Budd(1899)和Chiari(1945)先后报告 是由于

12、肝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狭窄或阻塞所致肝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为上段下腔静脉出生后未退化的蹼膜引起;后者与外伤、炎症、肿瘤压迫和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关。 临床表现肝大、脾大、腹水、下肢静脉曲张、浮肿等门静脉高压和体循环回流障碍,【MRI影像学表现】 肝硬化 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阻塞 肝淤血,T1WI表现低信号,T2WI表现高信号,Budd-Chiari 综合征(图),a. CT对比增强扫描,肝实质不均匀增强,肝静脉显示不清,下腔静脉变窄(箭头);b.下腔静脉造影DSA,下腔静脉肝段呈盲端闭塞(箭头),肝静脉通过侧枝回流,第三节 胆道系统病变,一、胆道系统正常解剖

13、,二、正常胆道系统MRI表现,MRCP正常表现:,三、胆系先天性疾病,定义:胚胎时期胆系发育障碍或变异可导致出生后胆囊、胆管数目或形态异常、管腔闭锁或扩张等,从而引起胆系生理和病理改变 常见的有双胆囊、双房胆囊、扁帽样胆囊、葫芦状胆囊、胆囊憩室、胆囊异位、胆囊缺如、胆管闭锁和胆管囊状扩张,先天性 胆管囊状扩张 (图),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憩室,壁内段胆总管囊状膨出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卡罗里( Caroli) 病 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三、胆道系统结石 (一)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可单发或多发,小的如泥沙,大的可占据整个胆囊,形态和结构多种多样。泥沙样结石常沉积

14、在下部与胆汁形成液平面。结石常合并慢性胆囊炎,如结石阻塞胆囊管可引起胆囊的增大。,胆囊结石(含钙类),胆囊结石(含胆固醇类),MRI:T1WI和T2WI均呈低或无信号,胆囊泥沙样结石,(二)胆管结石,1、胆管结石是梗阻性黄疸的重要原因,大约占胆系结石的2040%。 2、MRI: (1)在T2-WI轴位上,胆总管高信号内见圆或椭圆形的低信号,也叫做“靶征”。 (2)在T2-WI或脂肪抑制像的冠状像上扩张的胆总管下端见圆或椭圆形低信号结石影,梗阻部位的胆总管的下端呈“新月征”。,(3)MRCP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见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低信号影,梗阻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梗阻端呈倒杯

15、口状。有些小的结石在MIP重建图象上被掩盖,而在MRCP原始图像上可显示。,四、胆囊炎,(一)急性胆囊炎 1、病因:多为胆石阻塞胆囊管,细菌感染所致。 2、病理:胆囊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粘膜溃疡形成,胆囊增大积脓,并可出现胆囊壁坏死穿孔,形成胆囊周围脓肿。 3、临床出现发热、右上腹痛和压痛、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和白细胞增多等。,4、MRI:胆囊壁增厚3mm,边界模糊,胆囊周围水肿呈环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胆囊体积增大,横径4.5cm。如胆囊穿孔正常胆囊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形成脓肿。,(二)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粘膜破坏、壁纤维化和增厚, 有时可见钙化,胆囊体积变小。,五、胆系肿瘤 (一)

16、胆囊癌 1、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2、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有关。,3、MRI表现: (1)胆囊壁限局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2)从胆囊壁突向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乳头状结节; (3)胆囊表现实质性肿块,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消失。 (4)其瘤体信号特点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强度。 (5)胆囊癌可侵犯肝脏,癌肿与肝界限模糊。,(二)胆管癌 1、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 2、病理上多为腺癌。 3、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黄疸及进行性消瘦。,4、MRI:主要取决于癌生长的部位和方式以及胆道阻塞的程度。根据胆管扩张的部位和范围并可推断癌生长的部位。左右肝管及左右肝管汇合处的癌块表现为肝门处不规则,界限不清的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肝内胆管扩张。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