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224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心理发展与教育(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心理发展与教育,什么是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是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规律及其如何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一门学位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涵盖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部分,主要涉及青少年的一般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与自我发展、品德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心理、学习动机、知识迁移、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学习策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等。,什么是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创立者: 普莱尔:儿童心理 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 桑代克(Thorndike,1874-1949)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创立

2、者:冯特(Wundt,1832-1920),考核项目与要求,作业1:案例报告或作业论文 教育教学案例报告或作业论文1篇,占总成绩的50%。报告或作业字数不少于2000字,论文题目自拟,内容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作业必须自己独立思考撰写,不能抄袭,如果发现论文作业是抄袭的,取消该门课程的成绩。要求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网上电子文本。课程结束前2周提交。 作业2:随堂考试 课程结束时安排随堂开卷考试,试题形式为问答题和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50%。该考试将测试你对课程内容中出现的重要理论和问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参考书目:,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

3、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3. 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美Robert J.Sternberg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9.美Robert E.Slavi

4、n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学术期刊:,1. 心理学学报(中科院) 2. 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 3. 心理学新进展(中科院) 4.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 5. 应用心理学 (浙江大学) 6. 心理学新探 (江西师范大学) 7. Educational Psychology(美国),心理发展概述,1,2,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一讲 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概述,发展的含义 毕生发展观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何谓发展?,发展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发展是持续时间长久的变化 发展是适应性的变化 发展是获得和丧失的并存,心理发展的含义,心

5、理发展: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的内容: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广义的心理发展: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毕生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观,人的心理发展是否到成年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呢?还是终身不断发展呢? 这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发展观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 现代心理发展观即毕生发展观,两种发展心理学,传统发展心理学 关注的是从出生到发育成熟这一阶段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 关注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 成长、稳定和变化发展的

6、规律。 核心假设是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毕生(life-span)发展观,巴尔特斯(Baltes)于1987年系统地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并于1999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同一方面的不同成分和特性,其发展的进程与效率都是不相同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 (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选 择,最优化,补 偿,(5),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

7、逆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是连续的还是阶段的?或者说是渐进式的还是跳跃式的?,连续发展模型 (growth model),发展由外部环境所决定,发展的变化是感知、运动、认知技能与操作上的平稳的、连续性的量的增加 。,发展主要是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发展是非连续性的、跳跃式地产生新的行为模式,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具有质的差异。,阶段发展模型(stage model),分化层次模型,发展是分化简单、弥散、整体的心理状态,建立起更高水平上的 整合与层级组织。,发展的汇聚模型,发展开始非常宽广且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后其范围与形式逐渐受到限制

8、,并形成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人本主义模型,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开始就逐渐指向并控制信息加工过程、指向并组织自身活动可能性、反思自身思维的过程,方向性与不可逆性,头尾律 远近律 大小律,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发展优势 发展速度 发展高度,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动物的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心理学家所指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

9、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样的概念更为合适。,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岁以前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年龄,历龄(chronological age) 功能年龄(functional age) 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 心理

10、年龄(psychological age) 社会年龄(social age),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遍性)、本质的(表示具有一定的性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心理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越大;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的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 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如“成熟前倾期”,“发展特征”的研究视角,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思考: 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心理发展?

11、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 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心理发展应该按照个体自身条件和要求主动地发展还是按照父母、教师等人的期望和要求发展呢?,心理发展的稳定与不稳定问题,早期智力测验成绩高的儿童,长大后的儿童是不是一定也高?早期因体验与父母分离而常焦虑的儿童,长大后会不会依然有较高的焦虑感?幼年攻击性强的儿童,长大后是否依然是个攻击者?,讨论:心理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影响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遗传 环境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天性教养(naturenurture)之争,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是保持生物性状的最普遍现象,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

12、传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家谱调查(高尔顿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研究 双生子研究,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环境因素,环境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

13、物营养、地理气候等; 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胎内环境的影响 早期经验的作用,环境因素胎内环境,母亲年龄 母亲健康状况 母亲情绪 母亲服药 分娩与出生状况,1、母亲的年龄,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 年龄太小(18岁以下)生育,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35岁以上生育(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2、母亲服药,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

14、的影响,其作用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3、母亲的情绪,母亲所受到的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母亲在怀孕期间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或受到精神的极度刺激或长时间刺激,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和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早期经验的作用,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进行有关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动物繁殖与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 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到人类。,动物早期经验,动物早期经验,动物早期经验,接触性安慰 经验剥夺,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15、雷生(Rieson):将三只猩猩从出生到七个月饲养在黑暗环境中。 德比,在完全黑暗中饲养;柯拉,也是养在黑暗中,不过每天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让它戴着半透明有机玻璃眼罩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使它得到弥散光线的刺激;莱德,每天有一个半小时在中等光线房间里,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 结果发现,德比遭到了视网膜损伤;柯拉没有表现出这种病症,但视觉追随等反应比正常猩猩慢;莱德的视觉表现则与在正常环境中饲养的猩猩没有区别,可见每天90分钟的正常视觉刺激可以防止出现视觉缺陷,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 et al.):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

16、,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早期经验,依恋(attachment):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母婴依恋一旦建立,婴儿就会是经常欢笑而少哭闹的,情绪欢快、活跃而好探索,喜欢玩弄、操作物体,喜欢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有助于婴儿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人格个性,并促进婴儿智力发展,培养婴儿乐于与人相处、信任的基本交往态度。 安全依恋型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不安全依恋-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