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0118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辩 证 唯 物 论 (4.5),唯 物 辩 证 法 (7-10),认 识 论 (6),社 会 观,价 值 观 人 生 观,(第11课),(第12课),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概览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

2、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4高考导航,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考点解读,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分别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科学发展观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人口因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十八大、钓鱼岛、美丽中国、伦敦奥运、学雷锋、神九、实体经济、大选年、叙利亚

3、危机、正能量”入选。 这些词语在2012年的流行表明什么?,流行语记录历史,反映社会,透视时代的社会变迁,客观映照了时代发展中,国内社会的诸多热点。,2012媒体十大流行语:,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 舌尖上、躺着也中枪、高富帅、中国式、压力山大、赞、最美、接地气,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意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4、,变化不同步,阻碍作用,积极推动作用,具有反作用,结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步),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 推进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原理内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

5、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决定,决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深剖细析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

6、想文化。因此,实践决定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全部社会关系。 (2)实践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才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 (1)区别:从地位上来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作用上来看,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7、的基本依据;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易混易错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的反映,对社会存在不起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有时会脱离社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012福建卷 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

8、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 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B,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作用、价值观及其作用等知识。福建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正确。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故错误。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说法错误。,2012广东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

9、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中农村学生观念由“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转变,说明了社会意识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即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012课标全国卷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10、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能够正确预见和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也不会与社会存在在

11、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说法错误。,2012北京模拟 “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 解析 “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产生了“弱势心态”,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012全国卷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

13、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

14、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解析 本题是限制型试题,限定知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切不可答非所问,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切忌出现“两张皮”现象。,2012江苏卷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

15、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

16、场景。 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耕社会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缺乏现代元素,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生产方式下人们的文化诉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价值取向的偏差,致使人们对节日文化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