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0083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透析特训:卷(7)---精品解析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析特训卷(7)1、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B.C.D.2、邓小平曾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邓小平所谓“唱反调” 的含义是()A.全面整顿触及“四人帮”的经济利益B.全面整顿与当时政治、思想路线相悖C.推行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组织路线D.直接挑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3、“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

2、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4、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的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3、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 )A.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B.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C.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D.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6、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7、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

4、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9、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共计1万项,用汇额达100亿美

5、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额达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10、(2000年)中国75%的国有小型企业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以及中外合资等方式,转变成非国有企业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其中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有70%改成了多元持股的股份公司。”材料说明中国( )A.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加入世界贸易

6、组织面临严峻挑战11、“红包”“朋友圈”“公众账号”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将原本软件功能的名称带入百姓日常生活。而在微信快速发展的同时,“吸粉歪招”、侵权和诽谤等问题也不断出现。这表明( )A.人们使用微信仅仅是为了交流B.微信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影响人们的生活与交往D.新技术新观念对生活危害较大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材料反映了( )A.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奢侈浪费风气形成B.改革开

7、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C.国门打开,西方的生活观念冲击国人思想D.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更为开放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材料二 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8、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它们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农业基础好,工业比较发达。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

9、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沿海开放城市的国内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并分析中国政府推行这一政策的有利外部条件。答案1.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1958年才提出的。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明确了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故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项。2.D解析: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在实践中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否定,故选 D项。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0、一五”计划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其中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陆续在东北建立了一系列重工业基地,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显然与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史实不符。4.D解析:据题干材料判断选项A和B的表述与材料不符,而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农业集体化的简单调整,故也应排除。而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小农经济,但它符合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故获得了成功。故选D。5.C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故A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后,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11、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说明国家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地位,这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做了思想准备,故C项正确:此时计划经济仍然占一定的比重,故D项错误。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选A。7.D解析: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认为计划也好,市场也好,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可以作为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准。根据材料“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判断出这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 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没

12、有反映。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0年底,中国决定实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其开放的背景是建立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的成立的基础之上的,答案选B,A 发生在1991年,C 项出现在1992年,D发生在2001年,A C D三项不可能成为浦东开放的背景。点评:本题主要考场了上海浦东新区开放的时代背景,对此我们还要必须把握浦东的开发开放的目的所在,即尽快把上海建成国民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当然,浦东的开放也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9.D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沿海

13、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领域,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B项错误;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10.B解析:材料显示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进行了适应市场需要的改革,表明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故B项正确; 1981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格局,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就已经展开,故D项错误。11.C解析:“红包”“朋友圈”“公众账号”等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C项正确。微信不仅仅

14、只有交流功能,人们还可以使用微信获取信息、网上购物等,故A项错误。B项与事实不符;D项片面夸大了材料之意。12.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个性和多变、时尚,但这不等于奢侈浪费,故A项错误;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尚未实现小康,故B项错误;西方的生活观念的冲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故C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个性、多变和时尚是思想观念开放的体现,故D项正确。13.1. 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 认识: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2.没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

15、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4.制定经济政策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2问,需要归纳对比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八大的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第3问注意联系两个时间段内中国的主要运动,从而分析原因。第4问实际上要求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曲折的经验教训,注意要有针对性。14.1.国内背景:经济特区实验的成功:经济发展需要对外开放区域扩大。2.目的: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条件: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解析:1.国内背景可从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农业基础好,工止比较发达”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