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0078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强化训练文化史专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 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C 主张“顺其自然” D 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2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 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 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C 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 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3

2、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A 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 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4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 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C 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 D 明末清初思想活

3、跃的局面出现5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 )A 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 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C 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 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6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C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7明中叶以来,“

4、弃儒从商”日渐成风,以至时人有“士好言利”之讥,而“学者以治生为本”一类观点也多见于明儒论著之中。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B 商业发展影响价值观念C 重义轻利观念不断强化 D 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8下列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讲法正确的是( )A “蔡侯纸”发明使西汉进入纸、帛、竹、木四种文书用品并行使用的时期B 指南针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C 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D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9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

5、了世界性的高度评价。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司南发明于春秋时期 B 火药在唐朝应用于军事C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 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南宋10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工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 诸侯听命于周天子 B 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C 人民受到残酷剥削 D 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11明清两代,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

6、,疗效显著。这表明()A 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B 医药学家认识到传染病本质C 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 D 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1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 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 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 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13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A 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 民众文

7、化水平的提高C 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 D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4成立于1897年的时务学堂坚持以“报国、御侮、创新”为宗旨,“提倡新学,鼓吹维新”,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赅”的新人才。据此可知,时务学堂( )A 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 B 主要培养新型实用人才C 寓救亡之义于维新之中 D 为变法成功奠定了基础15下表为1901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19011902190319041905人款266727105824068000A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 科举制度的废除C 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 D 革命运动的高涨16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

8、提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李大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A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盲目追求西方文化C 倡导多元文化观念 D 担忧西方文化冲击17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A 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18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

9、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19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当组织自由统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他还提出:“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这说明孙中山( )A 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 B 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C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 积极谋求国家独立20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

10、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C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 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21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第二次结合”时期,毛泽东为吸取苏联建设的教训强调( )A 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B 实行人民

11、民主专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 依据国情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D 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2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 )A 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B 认为资产阶级可以保留自己的立场C 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 D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23“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

12、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 )A 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 B 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24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作报告,提出我国现在社会主要矛盾是(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 落后的农业国同建成先进工业国之间的矛盾C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13、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5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放开手脚大胆去写三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以来的双百方针得到恢复。下列适合双百方针主旨的口号是( )A “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B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C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D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26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反映了( )A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落实 B 我国科技教育水平的落后C 党对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视 D 高校改革促进教育的进步27

14、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A 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 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 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281959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学说;1960年,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这些成果( )A 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B 表明经济困难对科技影响有限C 体现少数科技领域的领先趋势 D 说明科技界也出现“大跃进”运动29“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成功升空,表明中国在空间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世界。中国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A “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 B 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的上天C 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