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0000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一句话 儿子七年牢曾看过一部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目的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告诫青少年们,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没有捷径,要想生命绽放光彩,就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偏离了人生轨道,迷失了人生目标,那么就要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不要因一时的疏忽而造成终生的遗憾。同时也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您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有可能会成就孩子,同样也可能会让孩子失去人生的坐标,而走上不归路。小川是一位长相帅气的男孩,却不是父母或老师理想中的孩子和学生,经常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为此老师没少批评教育了他,回到家中也是难免挨打受训。其父亲是一位信奉“不打不成材”的严父

2、,只要遇到问题就会对孩子拳脚相加。但是,小川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打”而有所改变,反而是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最终,学校开除了小川。面对被学校开除的儿子,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就是一顿暴打,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之前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夫妻间没少吵架。可是,每次其父亲都会振振有词说:“你还让不让我教育孩子了啊,你看你的孩子都成了什么样子了,不打能行吗?”。有一次小川又犯错了,父亲打到失去理智的时候竟然拿起了剪刀使劲的扎向了孩子的屁股,顿时鲜血直流,母亲在拉扯的过程中也被扎在手背上。小川就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慢慢的长大,父亲上了年纪,想打也打不动了。对儿子说:“小川啊!你长大了,以后我再也不会打你了,

3、今后只要你不做犯法的事,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你不是喜欢开摩托车吗?我给你买辆车和别人做生意去吧”。 小川先去亲戚开的修车行学修车,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一次闲逛兜风的时候一不留神撞上了一辆小汽车,幸好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摩托车却完全报废,他开始借朋友的车开,后来嫌麻烦,就由借车转向了偷车,最终和社会上的一些辍学在家的孩子组成了小帮派,专门帮人要钱、打架、抢劫,最终难逃法网,踉跄入狱被判七年徒刑,一个花季少年要面对冰冷的铁窗度过漫长的七年牢狱生活。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与其说小川是因为做了违法的事情而入狱,不如说,是因为父亲极端的教育方式毁了小川的一生。打骂孩子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依然是

4、主流教育方法,有几位家长没有打过或骂过自己的孩子呢?不管不问同样也是很多家长管用的手法,一旦孩子有了问题,采用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对孩子,其实,这是父母的失职,而不是对孩子的宽宏大量。“不打不成才”的错误观念成了助推器早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在上海的儿童一文中就对中国长期沿袭的粗暴家庭教育方式提出严厉的批评:“终日给以冷遇和呵斥,甚而至于扑打,使孩子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名其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指孩子)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也不会跳。”打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身体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并且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不可磨灭的

5、阴影。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会培养出性格倔强、性情粗暴、行为粗野的孩子,常表现出顽强的抵抗意识,不合群,性格懦弱,并且会产生行为的退缩、自闭的心理,变得软弱、没有主见,胆小怕事。“树大自然直”的错误心态成了催化剂小川父亲的另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就是放任自流、置之不理,认为孩子大了就会好了。如果说打孩子是一种暴力的话,那么放任自流和置之不理就是一种软暴力,这种软暴力的杀伤力不亚于打孩子。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哈洛恒河猴的实验,哈洛让幼猴一出生就离开母猴,并且给它们两个替代的母亲,一个是“铁丝妈妈”,一个是“毛绒妈妈”。那些由铁丝妈妈喂食的幼猴们也与温暖、柔软的毛绒妈妈长时间相处,并从它

6、们那儿得到安慰与支持,特别是害怕的时候。结论是身体上的接触有助于增进幼猴与母猴的情感,对于幼猴得到平衡发展、与其他幼猴建立良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哈洛并且让部分猴子完全隔离,在铁笼子里长大。一段时间后,将它们与那些正常的方式长大或有替代妈妈照顾的猴子放在一起,结果,被隔离长大的猴子充满了惊恐、不安或是表情冷漠。放任自流或者置之不理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任何人,行为散漫,没有自信,冷漠,不懂得感恩。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犯罪堕落的道路。当小川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如果父亲不是用打骂的方式对他,而是耐心的去了解事实真相,体会小川的内心感受,帮助小川解决问题,也

7、许小川的命运会是另一种结局。如果父亲采用的方式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给孩子营造一份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的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那么,小川也许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天生的犯罪因素,只是没有受到很好地教育和引导才会出现差错。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在我们所接触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成为好人和坏人的,教育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教育孩子是父母们一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做父母的就是这项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所以,每一位父母都不要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