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的认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9926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负数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负数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负数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负数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负数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负数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负数的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正负数的认识设计者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小教部数学网络教研团队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正、负数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一环,是第三学段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正、负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认识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体会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认识正、负数,并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理解上有较高的难度,因此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易于理解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故事,让学生在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认识正、负数,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对象分析四年

2、级学生已经系统的认识了自然数、小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能充分的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能够通过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新知的学习。对于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正、负数,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接触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但却未曾上升到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因此本节课借助具有相反意义量的故事来引起学生思考,从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师自我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断的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努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力。近期,围绕“绿色课堂”进行深入的探讨,对课堂的无污染、寻找知识的生长点进行了较好的尝试。借助电子白板、几何画板、ppt技术,更好的实现了课堂的无污染、绿

3、色生长。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既是认识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又是下一学段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为了方便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提升,我们选择利用安装有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教学方法分析基于以上的种种分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将借助数字教育故事的播放,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感受知识产生的必然,体会相反意义的量。借助现实生活情景进行相反意义量的标记,学生在思考对比的过程中学会正、负数的标记,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借助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数轴上进行自然数、小数、分数标注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迁移,完善负数的相关知识。最后,学习思路的总结、问题的提

4、出给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学思考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受转化(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及最优化。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流程图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数的产生与体会负数产生的意义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教学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故事:在远古的时候,人们都不会数数。有一个古人,养了一

5、些羊,他每天都要出去放羊,那他怎样知道羊的数量呢?(给学生一定的猜测的时间)他非常聪明,找了些石头,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当羊回来时,每进羊圈一只,就拿出一块石头。石头的块数与羊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可有一天,石头用完了,外面还有2只羊,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生小羊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他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记录这多的2只小羊呢?(学生猜测)他非常的高兴,想了想后,找来了2块石头,为了表示自己高兴的心情,他把这2块石头涂成了红色。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的羊全部进圈之后,他发现还剩下2块石头,为什么?(羊少了)现在他的心情怎样?(不高兴),为了表达自己不高兴的心情,他将这2块石头涂成黑色放到了一边。第二天,羊全

6、部进圈之后,他发现又多了2块石头,这时他会怎样?(思考为什么?寻找羊丢失的原因)原来在经常放羊的地方有一只狼。他把狼打死了,羊再也没有丢过。 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断出现思考点的故事,在内心的思考和故事本身不断冲突的基础上经历数的产生、相反意义量的产生过程。理解相反意义的量课件出示:两种不同颜色的石头。用涂颜色的石头来记录羊多了或少了的过程怎么样?(麻烦、不科学)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帮他记录一下吗?(教师板书学生的记录方法)多的与少的意义怎样?(相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事吗?(学生列

7、举生活中的事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从电子白板资源库中拖拽出相应图片。怎样清楚的记录这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继续想办法)介绍正负号:在数学上用到了两个符号“”“”,在这里我们把它叫做正号、负号。将学生的表示方法用正负号来替代。感觉怎样?(简单、明白)像这样带有正负号的数,我们叫做正数、负数。课件出示中国历史上有关正负数的知识。(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东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

8、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负数在国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正负数的读法。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的正号往往忽略不写。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课件出示表示两种意义的不同颜色的石头,学生在明确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思考:他们的记录方法怎样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吗-记录的两数之间的关系怎样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怎样清楚的记录。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会数学美。出示有关负数的历史知识,体会中国文

9、化的博大精深。数学角度来认识正、负数(把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在一条线上就形成了数轴,如表示出自然数) 0 1 2 3 4负数能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呢?怎样表示?(数轴图,标几个前面提到的负整数。)观察正数与负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之处。我们还学过小数、分数,在数轴上的哪个位置呢?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将0和1之间的距离放大,平均分成10份,找其中的一个分点用小数和分数进行表示,那在0的左侧会不会存在负小数、负分数呢?继续讲0和0.1之间的距离方法,平均分成10份,这时其中的一个分点应怎样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分数和小数,老师依次不断将其中的一段进行放大,分割,以此不断的产生新的数字,现在你想说些什么?

10、(两个数之间有无数个数)那两个负数之间呢?(两个负数之间有无数个数)从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到抽象地认识负数,是学生认识水平的螺旋上升。 知识的迁移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正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迁移到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利用放大镜将数轴上0、1之间,0和0.1之间的部分依次进行不断放大,在体会0、1之间,0和0.1之间存在无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两个负数之间怎样?学生在利用已知解决新知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数认识的拓展提升总结这节课学习的思路:知识的迁移。用迁移的思想来思考: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在负数中能否适用呢?大家可以再进一步进行探索。迁移是学生学习的一项技能,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利用该技能继续思考,思维的空间无限。以下几点供教师思考:(1) 情境的作用是什么?应该为学习目标服务,不是仅仅追求“热闹”。(2) 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小组活动的组织、信息技术的使用、练习的设计等,使得它们更为有效?(3)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了就要努力执行和实现。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都应该为促成“目标”的实现服务。(4) 教学是需要设计的,最后达到寓教于“无形”之中。(5) 设计应该考虑单元或更大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