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901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考语文备考 之我见,丹江口市教研室 徐若学,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一是逐步与高考接轨。 二是选择题占了基础部分的约40%。其实是增加了难度。,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积累运用15分+现代文阅读5-6分+古诗文阅读4-5分 3/120 字的音形义 可采用排除法和直选法 解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形近而音”不同的字易错。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 训练方法:积累和训练,3/120 词语成语使用,可采用排除法、代入法以及语感检测法 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词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褒义贬义中

2、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解决办法:积累词语和背记300个初中生易错成语,3/120 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和语感检测法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

3、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3/120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著,采用直选法和排除法 错误类型:作家作品朝代或国别有误;或者细节有误;或者知识点有错。 解决办法:熟记和朗读,3/120 排序题,找突破口,用排除法。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

4、)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6/120 现代文阅读,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 添:添加定语或状语。 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如何辨析(一),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

5、否等值转换: 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如何辨析(二),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6、。 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5/120 古诗文阅读中的选择题,【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

7、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文言文的内容和写法,抓住文言的主旨,细心品读,古诗赏析选择题,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8、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古诗赏析的积累,【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做选择题的歌诀,做好选择题,题干先读清; 是找对与错,做到心中明。 排除或代入,语感检测行, 技巧多又多,积累是正经。,作文要出新,谋篇要出彩:开头末句一定要提出论点(起)二段(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句三到5段(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6到7段(结)。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9、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一般要求写议论文。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 少写,最好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题目要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

10、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细节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3分);字数要达到(10字1分)写满作文纸;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作文写作歌诀,考场作文不怕难,看清材料(话题、题目和有关的作文提示语)细分辨。联想古今中外事,观点、感情贮笔端。 议论文,最占先:事例多

11、,份量满;家事国事天下事,和谐社会大自然。 散文小说也不错:精彩动人意深远。叙、描、议、抒综合用,爱憎分明有观点。 成长过程感悟多,“我”字文中须体现。要想人、事有看点,细节描写莫嫌烦。 艺术手法不嫌多,处处都是得分点。阅读积累灵活用,创新思维可借鉴。 首尾呼应不可少,数次点题(最少四次呼应话题或标题,议论文亦如此)记心间。阳光少年(女)爱心满,志存高远人夸赞。,关于 复习备考 建议,一、落实“777”计划 700题: 每天做10道选择题,可以采用竞赛、 出题、办报等形式完成。 70篇: 每天读一篇佳作,每篇佳作读到5 遍以上(可以是高考满分作文,可以是诗歌散文) 7篇: 背诵7篇佳作或写7篇

12、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点子二:建立错题档案,每名学生建立一个错题摘抄小本。,点子三:人人会背做题公式,点子四:用歌诀使知识系统化,、“标题”要看好,答题用得着。别看几个字,文章全笼罩。有无双关意,需要细推敲;可否作线索,联系全文找。人、事、物、景、境,“解题”是法宝。 、“开头”属总起,千万别小瞧:开宗明义引话题,文章感情定基调;有无伏笔要留心,读到后面就知晓;环境描写是渲染,烘托气氛很重要。 、“中间”是过渡,上下(承上启下)有关照;呼应开头或题目,层层深入有高招。疏通文意找观点(关键词、中心句、中心段等),人物描写正(面)、侧(面)瞧。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正反对比论证等)集于此,两种

13、论据(事实、道理)要记牢。写人、叙事讲细节,形象、过程都重要。看清“题干”莫慌张,“指代”内容前后(文章中的“有效空间”)找。倘若还有其它项,根据情况另支招。 、分析“结尾”有门道,以下字句要记牢:卒章会显志(主旨),篇末需点题(标题);情感主题可深化(升华),首尾呼应有深意;统摄全篇(有时指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字节俭,当心文末双关语。 、“表达方式”属写作,阅读分析用得着: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法记得牢。,、“修辞手法(辞格)”最简单,答题也是得分点:对比对比反问反问,引人夸假。 、“写作(表现)手法”不简单:借景抒情很常见;托物言志经常有;咏史抒怀找观点;动静结合想反衬

14、;象征手法笼全篇;借古讽今需用典;虚实相生莫看偏;直抒胸臆有来由,出身、境遇想周全。“赏析手法”与此同,以上概念记心间,对比鉴赏找“异、同”,另加词语很划算:语言风格也可赏,对比、烘托(衬托或反衬)不嫌烦;花鸟虫鱼山水木,人、事寓意在里边;内容形式均考虑,意象、意境蕴主观。 、文后“注释”要看清,可能就是得分点:时间、背景有交代,思想、情感寓其间;生僻字词有诠释,疏通文意主旨显。 9、“词性(词类)”总共十二种,实词、虚词分两边:名动形、数量代;助叹拟、副介连。文言虚词另有“兼(语)”:盍(何不)诸(之于、之乎)叵(不可),另加焉(于此、于之、于何)。 10、“词语活用”别发懵,词性区别在句中

15、。名、动、形,可互变,使动、意动很常见。名(名词)形(形容词)如若带宾语(作及物谓语),断定“活用”不迟疑。,11、“特殊句式”有四招:判断、被动、省略、倒(倒装)。“语序倒装”记歌谣:一前(宾语前置)、二后(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倒装)。 12、“一词多义”功夫深,做题尤其要留心。语境语意紧联系,译成“白话”好区分。 13、“语意关系”有两句,其实就是找“关联”:承选接因病转递假条。 14、“评价人物”要分项,“性格、政绩”是两样。施动(主语)、受动(被动者)别搞混,时间、地点要看准。概括“形象”讲客观,言简意赅求节俭,点子五:,积累二十个一百 一百个易错字 一百个易错成语 一百个易错的病句 一百个易错的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知识点 一百个评价教师的词语 一百个评价父母的词语 一百个评价爷爷或姥姥的词语 一百个评价文章风格的词语,一百个评价诗歌感情的词语 一百个评价文学名著中主人公的词语,比如鲁滨逊、关羽等 一百个评价中学生特点的词语 一百处易写错的古诗名句 一百个文言通假字 一百个文言词类活用 一百个文言古近异义 一百处作家作品朝代或国别 一百个做语文题的公式 一百幅对联 一百句古诗文名句或名言 一百个一句话论据 一百句富有哲理或有诗味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