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审计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896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审计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总论审计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总论审计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总论审计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总论审计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审计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审计学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本章学习目的,.掌握中国审计史和西方审计史,.重点掌握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 掌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4. 现代审计的社会需求与职业服务的拓 展内容,5. 审计的分类,6. 注册会计师职业及其管理,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并产生于西周 据周礼记载,西周在周王之下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卿,冢宰为天官之长,六卿之总。其中,国家财计机构大体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掌管财政收入的“地官司徒”;一个是掌管财政支出、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的“天官冢宰”系统。 小宰隶属天官,为财物保管部门之首,掌管财政筹划和支出,同时又掌管政治经济监察。,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掌建邦之宫刑,

2、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而且小宰“听出入,以要会”。“以听官府之大计,弊官群吏之治”。 听:勾考、审核之义,说明当时是 用“听取”会计记录的方法来进行审计工作。 对照 “audit” 与 “ audience”有何启示? 我国国家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周礼称,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造而诛之。”又说,“宰夫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由此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职官,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天官下又设“司会”官职,掌国之百物财用,为计官之长,分掌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同时又总司审计监督之大

3、权,进行财政收支的核算和监督。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必考于司会”。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接受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之大。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所编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以决定赏罚。 这是西周内部审计的形成。,问题: 、什么是上计制度? 、西周时期的审计制度真如周礼 描述的那样完备、科学吗?如何理 解它? (春秋战国、先秦的审计事实与审计思想),秦:三卿九公制; 汉:汉承秦制,丰富和完善了“上计制度”; 唐: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比部; 宋:在元丰改制前,其主要特点是

4、建立健全财计系统的审计机构,实行“财审合一”。元丰改制后,恢复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审计职权又回归比部。另外,在库藏系统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司。南宋时期,改为审计院。 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一词的正式命名。,(二)发展于秦、汉、唐、宋,突出特点:君主专制,取消了专门的 审计机构。 、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了审计处,隶属国 务院 。 1914年,改审计处为审计院,同年颁布我 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 。 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历 史上第一部民间审计法规会计师暂 行章程。,(三)中衰于元、明、清,(四)演进时期,谢霖;正则1921; 潘序纶;立信; 1925年,上海成

5、立了“全国会计师公会” 。 2、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审计法(我国 历史上第二部 );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会计师条例; 1933年成立了“全国会计师协会” 。至1947 年全国已有注册会计师2619人。 1、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CPA事业的复苏,(五)振兴时期1979年以后,2、1918年元旦,上海会计师事务所闪亮登场 建国后第一家; 3、审计法律法规建设走向成熟: 1985年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审 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5年12月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 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1986年7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注册会计师条例; 19

6、88年11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 计条例;,同年11月,财政部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 计师法; 1994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5年12月后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 则陆续颁布; 2000年1月后,颁布了国家审计准则。 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4、走向国际 1996年10月4日,中注协加入亚太会计师 联合会,次年当选理事; 1997年5月8日,中注协加入国际会计师联 合会(IFAC)。,(一)起源于16世纪威尼斯 (二)英国式审计的产生 1.合伙制的完善,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大多数股东无法直接

7、参与企业(公司)的经 营管理。而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只能通过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来反映。因此,在客观上产生了由独立会计师对公司报表的真实、合法等情况进行审计。,二、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事件”是注册会计师产生的催化剂。 是谁?,查尔斯斯内 尔,通过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民间审计的产生就是基于维护所有者利益。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710年成立的英国南海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公司的舞弊行为和不真实的会计记录,迷惑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使其股价狂涨,从1719年中的114英镑/股一路飙升到1720年7月的1050英镑/股。各种职业的人

8、,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172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许多公司被解散。投机热潮开始冷却,而南海公司股价也随之一落千丈,从1720年8月25日的900英镑/股一路狂跌至1720年12月份的124英镑/股。当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高价买进南海公司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英国议会特邀了一位精通会计事务的名为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 Snell)的会计师对南海公司进行秘密查证,于1721年编制了一份题为伦敦市霍斯特莱恩学校的习字教师兼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对索布里奇商社会计账簿检查的意见的查账报告书,指出了公司存在的舞弊行为,但没有对

9、公司编制虚假账目的目的表示意见。英国议会根据这份报告书没收了公司所有董事的个人财产,并将一名直接责任经理送进了英国伦敦塔监狱。,为此,查尔斯斯内尔成为世界民间审计的最早先驱者,他编制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最早由会计师编制的审计报告。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民间审计。 在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因此必须有一个了解、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人,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独立检查财务报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如果缺少民间审计,经营者就会为所欲为,严重损害所有者利益,从而破坏整个社会的稳定性。,21844年英国颁布了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必须设监察人(监事),负责审查公司账目; 31845年修订了 公司法,

10、规定股份公司账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 4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1844年20世纪初,英国审计模式风靡欧美。此时,英国审计的特点是: (1)审计内容:帐簿; (2)审计目的:查错防弊,维护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 (3)审计方法:详细审计; (4)服务对象:主要是股东; (5)审计方式:由任意审计转化为法定审计。,(三)美国式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初 ()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由欧洲转向美国; 注册会计师的发展重心由英国转向美国; ()1916年美国改组1887年成立的美国会计 师公会为

1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 ()1917年美国开始全国的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这一时期的审计特点是: (1)审计内容:资产负债表审计出现; (2)审计目的: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3)审计方法:抽样审计出现; (4)服务对象:企业股东 债权人 20世纪3040年代 经济危机过后,客观上促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从关心企业财务状况转变到更加关心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1933年美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美国开始着手制订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这时期的审计特点是: (1)审计内容:损益表、财务状况表; ( 2)审计目的:对

12、整个报表发表意见, 以确定报表的可信性, 查错防弊已退其次; (3)审计方法:广泛采用抽样审计;,(4)服务对象:股东债权人 证券交易所 税务、银行及潜在的投资者 (5)审计范围:账表审计 内控审计。 320世纪40年代以后 跨国经济促使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产生了“八大”国际事务所;80年代末,又合并为“六大”。,“八大”是指: 毕马威 永道 安达信 普赖斯沃特豪斯 雅特扬 安永 大美 杜罗司,“六大”是指:(按96年初业务收入排序) 安达信国际会计师公司 毕马威会计师公司 安永会计财务咨询公司 永道国际会计公司 德勤国际会计公司 普华国际会计公司,(一)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

13、展的 基础 1.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授权者,代 理官员是代理者,两者间是一种委托经济责任关 系。 2. 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制的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 的分离是典型的委托经济责任关系。 3.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体现的 委托与受托责任的关系。,三、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二)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三) 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为审计的发展提供 了方法和手段,1、国外典型的审计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SOBAC)对审计的定义为:审计是为了查明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表现与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将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

14、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和属性,一、审计的概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说明书中定义为:独立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加以审计,收集必要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会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委员会在国际审计准则中定义为:审计人员对已编制完成的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循了特定财务报告框架发表意见。,2、我国典型的审计定义 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的定义为:审计是由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15、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国家审计.,中注协(CICPA),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定义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民间审计。,(一)存在三方面审计关系人 任何一项审计都有三方面关系人构成,它们分别是: 委托主体(第一关系人) 审计客体(第二关系人) 审计委托人(第三关系人)。,二、审计的基本特征,三方面关系人及其关系,(二)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以第三者的身份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独立性是审计结论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 审计的独立性包

16、括组织上、人员上、工作上、经济上的独立性。 (三)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客观的事实作出不偏不倚、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做出公正的审计结论。,(四)权威性 审计的权威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二是有关法规的规定。比如,宪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等都对审计作出了规定。 (五)风险性和责任性 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并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三、审计的属性,(一)机构独立,(二)经济独立,(三)人员独立,四、会计与审计的区别,1.目的不同。会计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审计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2.成果不同。会计的最终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