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科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847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心理学与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心理学与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心理学与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心理学与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与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科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学研究方法,杨红升 ,2,方法学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 笛卡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老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所有科学研究之基础。,3,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心理学研究结果与公众的直觉或常识之间可能出现矛盾。,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证明心理学研究价值之根本。,4,美国海军一则征兵广告 统计数字表明: 和平时期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 而即便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只是每千人中有9人。 因此,海军生活是很安全的,欢迎加入我们的队伍。,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掌握研究方法有助于启迪思维。,5,人类的求知方

2、式,常识 传统 权威 科学研究,6,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词典,7,科学研究的特点,可控性 可重复性 可操作性 可证伪性 开放性 系统性,8,(1)选题并提出假说,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摘自黄希庭,1991),(3)收集资料,(2)设计研究方案,(5)解释结果,(4)整理与分析资料,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环),9,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摘自黄希庭1987),10,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方法,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研究法,研究设计类型,资

3、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其他技术手段,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横剖研究、纵贯研究,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统计分析、数理分析、比较法、理论分析,改编自袁方(1997),11,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功能,描述 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 解释 对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变化与相互关系做出说明 预测 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和特定情境下的反应进行推断 控制 使研究对象产生预期的改变或发展,12,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研究过程的特殊性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13,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

4、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 通常很难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和操纵 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研究的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14,研究过程的特殊性 心理学研究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受社会背景的影响较大,15,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守伦理原则 研究方法多属于“黑箱方法” 通常很难设计严格的控制实验,1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17,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心理现象有其生理基础; 心理现象同时还有其社会环境基础;,18,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群

5、体层面: 针对两个或者多个人构成的联合体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群体凝聚力、从众、合作、跨文化心理学等等) 个体层面: 针对单个个体所具有的整体性的心理特征。(人格、个性等) 分子层面: 针对某一个别心理现象、行为片段或者是生物物理、生化特征等。(短时记忆、视敏度、特定心理现象的脑机制等),19,不同层面的研究并非完全隔绝,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例:不同文化对于记忆的影响。,20,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 欧美国家: 个人主义文化 东方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有父母等重要他人的成分,属于依存型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 而西方人的自我属于独立型结构(independe

6、nt self),不包含他人成分。,文化对于记忆的影响,21,文化对于记忆的影响,22,自我参照加工: “勤奋”这个单词是否适合用来描述你的情况? 母亲参照加工: “勤奋”这个单词是否适合用来描述你的母亲? 他人参照加工: “勤奋”这个单词是否适合用来描述周恩来? 语义加工: “勤奋”是“勤劳”的同义词吗? 实验结果: 中国被试: 自我 = 母亲 他人 = 语义 欧美被试: 自我 母亲 = 他人 = 语义,文化对于记忆的影响,23,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内省:如冯特所倡导的内省法、研究思维过程用的出声报告法、心理测量中的自陈式问卷等 对于动物、小孩

7、子以及其他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内省法有时不适用,必须采用客观观察。如,研究动物或者幼儿自我意识需要使用“红点测验”。,24,客观观察: 行为指标:反应时、正确率、表情、手势、肢体语言等 生理指标:脑电变化、皮电反应、生理生化反应等 客观观察法可以了解被试不能准确报告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性(短时记忆容量、眼动路线等),还可以了解被试不愿意真实报告的心理活动(如,利用测谎仪甄别罪犯)。,25,内省与客观观察需要互相结合、互相补充。 悖论: 心理学研究是在用人脑来理解人脑。,26,盲视:在视野特定区域内看不见任何东西,但当把某物放在这个区域要求他去猜是什么东西时,往往能够非常准确地猜中,准确度甚至会使被

8、试自己都感到惊讶,但他们却仍然坚持说自己不能感知放在该区域的任何东西。 启动效应:主诉没有形成记忆,但反应时上却表现有内隐记忆效应。,27,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研究需要采用多方法: 对于不同研究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研究方法; 对于同一研究内容也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28,人格研究方法概观(奥尔波特),人格研究方法概观(奥尔波特),29,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早期发展: 科学心理学诞生前: 通过哲学思辨来对心理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 实验方法和定量研究开始盛行。 构造主义: 内省 行为主义: 摒弃内省,倡导实验与客观观察 格式塔: 现象学方法、主观报告、行

9、为测定 精神分析: 临床分析 认知心理学: 实验、口头报告、计算机模拟,3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近的一些发展: 小样本设计: 质的研究: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网络心理研究:,31,华夏人文地理,2005年3月号,32,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基础研究 vs. 应用研究 实验室研究 vs. 现场研究 定量研究 vs. 定性研究,不同类型的研究在方法上会有不同的侧重。,33,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以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主要目的,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研究。 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具有实际应用目的、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

10、究。,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1),34,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应用研究可以验证基础研究的结果并提出新的基础研究课题。,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1),35,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1), Neisser (1963),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36,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1),R R P P R P R,Y V Y V Y Y V,Q O O Q O Q Q, Egeland (1975),37,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 study): 控制程度高;可以系统地选择选择、分配被试 。 现场研究(field study): 贴近实际生活情景;生态效度高 。,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2)

11、,38,实验室研究 vs. 现场研究大致对应于基础研究 vs. 应用研究,但并不完全是这样。 实验室研究可能是应用研究; 现场研究可能是基础研究。,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2),39,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study)也称量化研究,用数字计量表达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是以解释性的理解、描述为主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主要是指那些采用非实验的方式,且不以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心理学研究类型的划分(3),40,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研究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时都需要注意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问题。 注意伦理问题同样也可以看做是研究方法的

12、一部分内容。 (1)尊重被试;(2)保证研究质量;(3)避免纠纷,41,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美国心理学会,2002 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中国心理学会,1992 心理评估质量控制规定及从业人员道德准则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00,4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以人类为被试所要注意的伦理道德问题 以动物为被试所要注意的伦理道德问题 报告研究结果所要注意的伦理道德问题,43,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知情同意、退出自由 被试在自愿、知情的情况下参加研究; 招募未成年人做被试需征

13、求其监护人同意; 因疲劳、临时情况等要退出,应允许随时退出; 儿童常常不能主动提出退出的要求,要注意提醒他们可以退出研究。 实验过后要告知被试研究的真实目的; 研究结果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反馈; 适当地给以报酬。,44,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2)保护被试 生理方面的保护: 避免造成身体伤害,如在rTMS、fMRI等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避免被试疲劳; 心理上的保护: 避免产生挫折、恐惧、负疚、羞愧等负性情绪; 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态度、价值观等(不要污染被试)。,45,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3)为被试保密 保护被试的个人隐私,如智力测验分数、访谈纪录。 不要求署名,不收集与被试身份有关的信息;

14、 不直接把被试和有关资料联系起来,如使用代码编号或者化名; 在一定时间内销毁有关敏感资料; 在研究报告中出现某些被试信息时,要做技术处理。,46,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要注意的伦理问题,在实验中不善待动物,动物也会以它们的方式报复我们。,47,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报告研究结果时的学术伦理问题: 如实地报告研究程序与结果; 不能抄袭、剽窃; 引用别人的研究结果、观点等要注明出处; 不能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价值而有意贬低其他人的工作。,48,参考书目,心理学研究方法(第6版),约翰肖内西(John J Shaughnessy)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心理实验研究基础,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Earl Babbie),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