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634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陕西语文张可伦考纲解析,试题回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陕西省高考备考研讨会,张可伦 陕西师大附中,考纲解析 试题回顾,新旧考试大纲的比较、解读 2011年新课标语文试卷的变化,一、2012年考试大纲及说明 从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期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区,需要一段时间保持稳定,后来跟进的省市,更需要平稳过渡。备考时首先要注意,高考语文命题的主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2012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1年相比,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包括题型)及试卷结构(包括题量)、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古诗文背诵篇目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

2、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只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有几处表述作了小改动: 1.“试卷结构”部分的前一两句,由2011年的“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改为“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2011年的表述只局限在“阅读题”部分,遗漏了“表达题”部分。修改后表述更全面、准确,操作性更强。,2.“现代文阅读”部分对题量、分值的表述,由2011年的“3题左右,10分左右”改为“3题左右,约10分”。表述更为简洁,避免了两个“左右”的重复。 3.“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对分值的表述,由2011年的“1520分”改为“约20分”,表述更为确定,大大缩小了分值误差,便于操作。,

3、二、新旧大纲的变化及差异 1在“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中,将“鉴赏评价”(原为E级)难度降为D级,“表达应用”(原为D级)则升为E级。 增加了“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探究题不同于一般论述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2考纲中“现代文阅读”部分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4、”,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 此外,课标版考试要求既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还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词语命题的考点更明确,更加突出了基础性。,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范围涉及了初中教材内容,参考篇目具体为:初中50篇,高中14篇。 要特别注意的是,高中必修模块的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和段落与课标大纲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在最后巩固时注意安排、调整,不要因此影响复习效率。,4将原先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既与阅读考查保持了一致,也使表述更为科学合理。 “基础等级”要求的第条也有变化,原为“书

5、写规范,标点正确”,现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要求更为合理;也隐含了字形、标点考点主要通过写作检测的意图,将不会单独设题考查字形与标点。,5将大纲版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变成了“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增加了“反复”(原来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6将大纲版中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变为“语言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主要是因为“鲜明、生动”的要求应该是语言表达的较高要求。不过,“准确”应是起码的要求,似乎应置于最前面。,此外,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正确、熟

6、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突出了“应用”和“表达”,强调了语境应用性的特点。 “表达能力”要求有所提升,要求“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强调了“在具体语境中”,突出了“能力”、“运用”等新课改理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考纲更注重于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也更倾向于考生理解社会、关注人生的精神深处的态度、价值、情感方面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注重文化因素,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文情怀;同时,还要注重与教材的连结、贯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平时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好文,尤其是对生活思考敏锐、表达技巧娴熟的文学作品要边读、边思、边写,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三、2011年新课标语文试卷的

7、变化 2011年全国新课标语文卷,基本延续2009和2010年的模式,体现对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试题按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六大部分编排,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二选一。,变化一:高考试题中出现新题型“选做题”。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而高中新课改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学生自主选课。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拥有“课程选择权”,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从2007年的“海南、宁夏卷”开始,高考命题也作出相应的调整,而2011年不但参与的省

8、市区数量上增多,题型和内容也显得更为成熟。2011年的17套语文试卷中,有全国新课标卷、山东、广东、辽宁、福建等五套设置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做题,分值1525分。,这似乎传达了一个信号: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这一大背景下,学生逐渐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按照各自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教学和考试内容应充分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自主选择,是今后高考试题在命题甚或评阅标准的制订上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各地自主命题需要研讨并实施的一大 趋势。,变化二:极力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 1.几乎所有的试卷都设计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9、题。如语言运用的词语、病句、衔接连贯、合理得体,甚至连字音都有考查点,使得语文学习的内涵重新被强调,以求纠正当前的一些华而不实的教风和学风。另外,需要学生知道的基本的文学常识也出现在考题中,如湖北卷第15题(填空)(6分):(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2)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2.北京、广东、浙江试卷增加了一个文言文的断句题。如北京卷第10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学习文言文,明句读是很重要的,否则,就很可能造成误读词句。三字经里明确要“明句读”,韩愈的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0、也道明了学习句读的重要性。从这小处也可见高考试卷依然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意图。,2011年北京卷第10题(朱熹原文)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3.重视阅读积累,强调名著、经典的熏陶作用。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的试卷,都涉及了课文内容和教育部推荐名著的篇章。如湖北卷第22题: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

11、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参考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说到基础,语文学科最重要的就是阅读量和记诵量的积累。韩寒考试不及格,但他大量的阅读使他的文章生动、犀利而有内涵;于丹、余秋雨也许有天赋异禀,但他们的思想和文采得益于后天的苦学和积累,也是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以此看来

12、,高考的导向还是会在这方面加大分量。,例如:韩寒独具匠心、一语中的的写作风格:“汽油涨价了,苹果涨价了,鸡蛋涨价了,萝卜涨价了,方便面涨价了,我们欣喜的发现,空气不但没有涨价,而且里面的料还越来越多了,但我们还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墓地也涨价了。”,变化三:重传统文化,倡主流思想,重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和体现。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宽视野是大势所趋;抬起头来看社会、放开眼来看世界、开动脑筋图未来是课改的用意所在。2011年的各套考卷,似有灵犀般的默契,基本上都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做文章,在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设置问题。,如全国卷第二大题所选社科文阅读文本是叶郎的说

13、意境,谈中国古代文化中独有的“意境”和“意象”。又如四川卷,古诗文选材彰显的是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的个人情操;自然科学文章则倡导低碳生活,关注地球环保;文学作品阅读则既关注亲情又崇尚人生价值的实现。再如全国新课标卷的选做题第四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题的第(4)题: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这是一道新题型探究题,题干及回答内容都有一个指向:关注考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判断,说到底体现的是新课程的人文关怀。命题人并未对黄、张二人的做法有明显的褒贬,但在文本中读到的、设题和答案涉及的内容来看

14、,一个人只要有追 求、有作为才会有成就。,【参考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追求华滋浑厚的画风。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脚踏实地,享受人生。,变化四:选材命题不避当前的热点或焦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1年的高考试题最大的

15、变化之一,或许就是在选材、命题上直接切入当前的时政要闻和热点话题,最典型的要数作文,这方面问题将在后面专门论述。如浙江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选文由新近发生的日本核灾难为发端,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人们审视 “改造自然”这个 千百年来的话题。选文包括命题 均极具时代性、新鲜感。,浙江卷第7小题: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图略)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 (2) 从这则公益广

16、告的图文特点出 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参考答案】(1)示例:购买就等于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 (2)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它们的未来将通向何方? 这道小题既有文化意味,又有时代 特点,还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变化五:作文题富有时代感和社会性,反映出一种引导当代青年关注时事、社会、民生的新导向,这应该是2011年高考试卷的最大亮点。 如北京卷要求学生阐述对中国包揽鹿特丹世乒赛全部金牌的看法,在材料的末尾提到“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既紧扣时代脉搏,又有很大 的发挥空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是一个新材料作文命题。材料是一个新闻稿,内容指向了一个非常社会化、富于时代感的热点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唤起考生对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巨大变化和在国际社会的崛起有所感悟,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