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596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第一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教师:张艳,第一章 幼儿语言发展与语言教育,第一节 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第一节 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思考:如果没有语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讨论交流:,学习中如果没有语言 生活中如果没有语言,一、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1、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 2、知道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 3、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言能够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表现在:,(1)借助词来命名,即用词表示事物的名称、形态、习性等; (2)借助语言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3)借

2、助语言获得新的概念。,“语言能够指导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体现在:,(1)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幼儿认知的范围; (2)语言的概括和调节作用使幼儿的认知加工逐步具有随意性和自觉性; (3)语言的指代意义和中介作用使幼儿逐步丰富了间接经验,语言直接参与和促进了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体现在:,(1)幼儿的语言发展直接导致某些自造概念的出现。 (2)幼儿的语言发展使幼儿创造性的运用语言成为可能。,二、幼儿语言发展与社会性发展,1、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第二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

3、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一、前语言发展,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

4、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二、语言发展,语音,字形,1.语言形式的获得,(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

5、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儿童语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 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

6、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1)对词义的获得: 发展趋势: 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 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2)对句义的获得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3、语用技能的获得,语用技能是指运用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方式去适应不同的情境,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

7、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第三节 幼儿语言教育的 基本观念,一、完整语言教育的观念 二、整合教育的观念 三、活动教育的观念,一、完整语言教育,(一)概念 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即强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二)基本内涵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完整的语言教

8、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良好的听、说习惯,同时使他们获得早期的读、写技能,为他们进入小学进行正规的读写训练作前期准备。在所有的目标中,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核心操作能力应当成为语言教育的重点。,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全面的语言教育内容是指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既要引导儿童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引导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既要让儿童理解和运用日常交往语言,也要引导儿童学习文学语言; 完整的语言教育内容是指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文视为一个整体,而非将教学切

9、割成分离的技能成分”。,教育活动的真实性是指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着眼于创设真实的双向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的交流需要,只有了解每一个儿童的特定交流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帮助,也只有提供给儿童的语言范例是儿童所需要的,才能够激发儿童使用语言与人交流的动机,此时的语言教育才是最有效的。,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的形式多样性是指语言教育应当有多种活动形式,丰富的学习环境,既要有重在训练幼儿发音的活动,也要有重点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集体或个别交流的活动;既要有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活动,又要

10、有给幼儿机会表现文学作品情节的表演活动等。,二、整合教育观,(一)什么是整合教育观 整合的语言教育观是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和发展的结果,儿童的语言发展离不开其他方面的发展。,(二)基本内涵,1.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整合教育观首先表现在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上,要求在制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时,既要考虑完整语言各组成成分的情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培养目标,也要考虑在语言教育中可以实现哪些与语言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目标,同时也需要考虑哪些语言教

11、育的目标可以在其他领域的教育中得以实现;使语言教育目标成为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为主线,同时促进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的整合的目标体系。只有树立了整合的语言教育目标意识,才能实现语言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整合。,2.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儿童语言的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因此,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以这3种知识为主的整合。曾经流行一时的语言教育模式以纯语言训练为教学内容,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句型词汇的反复操练上面,即使有认知或社会知识内容参与,也缺乏系统的整合,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未能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形成应有的一体作用。,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是渗透在教育整体各个方面的语言学

12、习机会的整合。正如语言教育中融有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其他方面的教育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了要求,并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情境、不同性质活动中语言的应变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语言教育内容,实质上是适合他们语言学习系统与之交互作用的环境组成部分。,3.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整合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结构语言教育内容,其中包括专门的语言活动和与其他活动结合的语言活动。在活动中,糅合多种儿童发展因素,允许多种与儿童发展有关的符号系统的参与,从而促使学前儿童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强化作用下,产生积极的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愿望和关系,并主动地通过各种符合手段(

13、包括音乐、美术、动作、语言等)作用于环境。,三、活动教育观,(一)概念 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二)基本内涵,1.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儿童个体在外界环境中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获得的。儿童发展需要外界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是由成人灌输去强迫儿童接受的,而是在没有压力、非强迫的状态下,儿童通过自身积极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得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便是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地与语言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2.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

14、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包括动手、动脑及手脑并用的操作)来发生与环境交互作用。因而,操作活动同样也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组织形式。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意味着学前儿童可以在动手、动脑、动嘴的学习中获得亲身体验,也意味着学前儿童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还意味着学前儿童在学习中同时获得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概念表征3中层次水平的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3.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所谓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活动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内容与形式适应学前儿童发展水平和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有积极的动机、浓厚的兴趣和主动的

15、参与精神,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者;活动为每个参与者(即每个学前儿童)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特点与需要的环境条件。,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3个方面来体现: (1)通过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语言材料、操作材料、适当的氛围等,来体现教师有关教学的目标设想,来安排和组织学前儿童与一定的语言材料以及相关的信息材料的相互作用。 (2)教师通过提示、提问、讲述或暗示、示范等方法,指导学前儿童感知和探索,帮助学前儿童找到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引导学前儿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前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教师往往成为一种中介力量,设计环境让学前儿童与之交往,同时指导学前儿童去与环境交往。 (3)因为各个学前儿童发展的差异,同样情境中各人获得的知识经验亦可能存在差异。教师的主导作用便发生在对全班统一要求时,根据自己对每个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了解,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争取让每个学前儿童都得到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