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580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葛昌文,工作步骤,1.登记 (1)收到标本后,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并告知病人取报告的时间和日期; (2)标本要登记化验号及分类号、标本采取日期穿刺部位、标本来源(如:病房、门诊、外院)。,.染色 (1)在玻片血膜头部标明姓名或编号,并将其平置于染色架上; (2)加瑞氏染液6-8滴覆盖全部血膜,随后加缓冲液(PH6.4)10-12滴,用洗耳球吹匀; (3)血片染色10-15min,骨髓片染15-20min(根据有核细胞的多少而定),必要时用低倍镜观察染色效果; (4)手摇玻片数次,使染液渣上浮,用自来水先缓后急冲去染液,晾干待检。 3.镜检,

2、外周血涂片检查法,1.复习申请单的临床诊断、送检目的和要求。 2.肉眼观察涂片血膜大小、厚薄程度、染色好坏。 3.低倍镜检查 (1)涂片的厚薄及染色情况。 (2)估计白细胞数(可大体核对WBC直接计数是否正确)。 (3)了解白细胞大致分布及片尾部有无异常细胞、特大细胞及细胞团。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镜检区域(多介于涂片体尾之间,细胞分布均匀,互不重叠、挤压)。,4.油镜检查,(1)进行WBC分类计数: 一般计数100个有核细胞(若WBC1.0109/L,WBC分类计数不足100个,则注明有核细胞少见,全片分类多少个WBC;特殊情况如骨髓移植后,则注明有核细胞少,无法分类),观察细胞形态、比例

3、及有无巨大或异常细胞。,(2)白细胞分类计数: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注意各类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3)注意片尾部有无不成熟细胞或异常细胞(如中晚幼粒、有核红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肿瘤细胞等)。,(4)红细胞形态(群体、个体)及排列(重叠、缗钱状) (5)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聚集性。 (6)寄生虫。,5.外周血涂片报告单内容: (1) WBC 数及主要成分、各类白细胞比例及形态是否 正常。 (2)有无不成熟白细胞、有核红细胞及异常细胞情况。 (3)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色素状态(中心淡染、核 残余物、多嗜性RBC)及排列等情况。 (4)血小板数量、

4、形态及聚集性。 (5)寄生虫。,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法 1.复习患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 2.肉眼观察 涂片在染色前均需用肉眼观察;以确定标本的取材、涂片是否“合格”,血膜厚薄,有无脂肪珠及“骨髓小粒”。,3.低倍镜检查 (1)取材、涂片、染色的好坏。 (2)有核细胞多少(判定增生程度)及其分布;粒与红系 的比例及各阶段比例的初步印象。 (3)寻找异常细胞如转移癌细胞等。 (4)选择油镜检查区域:要求能代表此涂片细胞的基本情况,有核细胞多,分布均匀,形态舒展、清晰易辨认。,4.油镜检查 观察细胞形态及进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一般油镜观察区域在涂片血膜的体尾交界部位,分类计数时标本上下移

5、动,验证低倍镜检查所得的初步印象。通常计数 200个有核细胞,特殊情况可计数 400或 500个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有核细胞甚少时,可分类计数 100个有核细胞。在油镜观察中,通过血细胞工作站对有代表性的细胞区域采集图象并入库保存(见血细胞工作站操作程序)。具体内容如下:,(1)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以百分率 (%) 表示,计算各系所占百分比和粒红比例(M/E)。 (2)粒系:计算粒系所占%及各阶段比例;观察核移向(左移、右移)及形态的改变(巨幼变、双核、P-H畸形、胞浆颗粒多少或有无)。 (3)红系:计算红系所占 % 及各阶段比例;观察形态有无异常(巨幼变、类巨幼变及双核、多核、核分裂等残余

6、物)、多嗜性红细胞多少、成熟红细胞形态及排列等。 (4)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及形态有无异常,(5)巨核系: 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正常时(100-300109/L),一般不做巨核细胞计数;当PLT500109/L时,应计数全片的巨核细胞数量,但无需分类;当PLT100109/L,要计数全片巨核细胞,分类50个巨核细胞(或换算成%),并注明有无血小板生成。注意病理性巨核细胞(巨大异常巨核、亚小型、小型、微型巨核),计数100个有核细胞中的病理性小型、微型及亚小型巨核细胞的数量。注意血小板量与质(形态、大小、聚集性等)的改变。,(6)非造血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此类多在涂片尾部或边缘处,分类计数结果可能比

7、实际低。 (7)异常细胞:如 转移瘤细胞、高雪氏细胞、N-P细胞、恶组细胞等。,5.骨髓涂片检查报告单内容: (1)取材涂片及染色情况。 (2)骨髓增生程度及主要成分,一般用M/E表示。 (3)粒系:增生情况及所占%,各阶段比例,核移向(左移、右移)形态发育与异常改变, 嗜酸性及嗜碱性细胞情况。,(4)红系:增生情况及所占%,各阶段比例,形态有无异常(如巨变、类巨幼变、分裂相、核残余物、双核、多核等)及成熟红细胞形态。 (5)淋巴及单核细胞:数量和形态是否有异常。 (6)巨核系: 数量、分类及形态有无异常,产血小板情况;血小板形态和数量。 (7)浆细胞: 形态与数量,有无不成熟或病理性浆细胞。 (8)造血与非造血细胞岛及非造血细胞增生情况。,(9)涂片中有无巨大异型及肿瘤细胞等。 (10)寄生虫。 (11)结论:诊断、印象和建议。,附录: 1.骨髓增生程度标准:,2.骨髓细胞正常值:,3.说明: (1)本室采用国联M99-M型医学图象工作站,参阅其使用手册。 (2)本室骨髓分类采用全骨髓计数方法(ANC), 当红系大于50%时,采用非红细胞计数法(NEC); (3)诊断标准采用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 其中白血病及MDS的诊断采用FAB分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