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362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ppt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二讲 语言、表达技巧(新人教版),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鉴赏诗歌,首先就是要正确理解诗歌词句的意思,通过品味语言的艺术效果,去领悟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进入作品美的意境。 高考命题,主要考查对“语言”的理解和其意境的把握,即艺术效果的鉴赏。,(1)炼字。古典诗歌要求用极少的文字表现尽可能多的 内容,因而其语言讲究以少胜多,一字传神。如 宋祁玉楼春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一个“闹”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 团成簇的盛况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从而境界 全出。,(2)炼句。古典诗歌还

2、十分讲究炼句,四言、五言、七言和 杂言,在诗句结构上变化多样而又有规则可循。有时 出于格律上的需要或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经常突破 常规语序,采用倒装句式,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 老凤凰枝”,从字面看,不好理解,细品方知是妙 句。(此种题型,单纯考“炼句”的较少,往往与表达 技巧相结合来考查),(3)语言风格特色。所谓语言风格特色,是指诗人在长期 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 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 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如李白的飘 逸、杜甫的沉郁。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 语言特点。,例1

3、 (2010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向子 (yn):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斜红作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命题分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题指导 解答此题,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鉴赏词语的本义,如“红”指红色,“翠”指绿色;二是鉴赏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如“红”“翠”分别点明了花和叶的色彩,“斜”“叠”分别写出了花和叶的形态;三是鉴赏词语在整首词中的表达

4、效果,说“红”“翠”比直接说花叶显得含蓄,四个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花叶的色彩和形态。,参考答案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2分)“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2分),阅卷抽样(前人之失,后人之鉴),考生甲,考生乙,答:,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首先结合整首诗歌,概括出其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口语化”,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参考答案 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2分) “黄莺儿”是儿化音,

5、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1分)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阅卷抽样(前人之失,后人之鉴),一、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三关注,1关注“诗眼”,把握情感和主旨 所谓“诗眼”是诗中精练传神或传达主旨的关键字词或句子。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统摄全篇的情调;二是深化诗句的意境;三是集中体现作者的感情。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是“诗眼”;李白的行路难中,“行路难”是“诗眼”。分析“诗眼”要着眼全篇,结合诗歌的内容,看怎样强化诗歌的情调氛围,如何体现诗歌的思想主旨。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该诗借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幽寂清冷的氛围,“愁”是该诗的“诗眼”,一个“愁”字点醒全篇,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2关注寻常词语,体味非常魅力 古代诗歌的语言非常注重遣词造句,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具有了丰富的内涵。鉴赏诗歌语言也可以从体会这些词语入手,品味诗人情感,体味语言魅力。,(1)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 重含义”的动词 例如: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得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

7、,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2)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形容词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另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雨晴,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

8、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又如:周密的“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感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似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不经意间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

9、“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要关注数量词 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人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之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

10、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生机流畅,韵味平添。,(4)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要关注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 学效果。唐代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 “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 “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 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使文义大为 增光。 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带来的美。,3关注特殊词语,体味氛围和感情 诗歌中还有一些极富色彩和韵律的词,也是备受命题人关注的,解答语言鉴

11、赏题时,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鉴赏。,(1)关注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乎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一下子就显示出与“诗”截然不同的语言特点,加上后面梧桐细雨“点点滴滴”,一共九组叠字,使人油然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带给人压抑沉郁的感受,用它们来表现作者孤苦伶仃、寂寞感伤的处境、心境,恰如其分,不但在意义上紧扣内容,充分表现渲染了情感,就是在声韵上也极富特色,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节奏感极强。,又如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

12、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荡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增强了韵律感。,(2)关注表示颜色的词 表示颜色的词的作用一般是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鉴赏时,一般从三方面入 手: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 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 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 与“醉红”中。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 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 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

13、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跟,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白居易的忆江南,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衬,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

14、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既渲染了气氛,又表现了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对江南的恋恋不舍之情,有力地突出了主题。,(3)关注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所以单 独列出。其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中“萧萧”写出了秋叶在风中飘零而下的声音,让人联想到诗人绵延不尽的愁思。,二、鉴赏诗歌语言的答题策略 (一)炼字(诗眼)鉴赏型试题答题指导 诗歌创作讲究炼字,那么,诗歌鉴赏活动就变成了品 味这些字在诗歌中的妙处了。也正因为如此,这类试题基 本上每年都能够在部分省市试题中出现。所以,考生也

15、应 该熟练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规范与技巧。,1设问方式 (1)有人认为,字是诗眼,你同意吗? (2)请找出诗眼。 (3)某句诗(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6)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7)请对首句中的“”字进行赏析。 (8)简析“”字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妙处)。,2答题思路 在此首先特别强调的是,这类试题尽管是考查对词语运用的理解,其实也是在考查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因此,做题时不能孤立地鉴赏某个字,而应该把字放在具体句子中作立体分析,这样答题才

16、能丰满,才有说服力。下面是较为理想的答题内容规范:,第一步:(指明要鉴赏的字)简明解释这个字在具体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把该字还原到诗句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描述这个字(与整个诗句)所展现的景象。 第三步:简明指出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情境或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二)一词、一句领全诗鉴赏型试题答题指导 这部分内容与“炼字型”部分在考查内容上有交叉之处,只是从试题问题设计形式和角度上较为独特,所以在此作一个考点单独列出。考生可以结合“炼字型”部分来一起学习。 作为考生,要能够“破解”诗歌中的传神的词语、句子。这就是试题设置的出发点。,1设问方式 这类试题提问都比较明显,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前人认为,某词(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何看法? (3)这首(句)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4)你认为哪一句(词)在全诗中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