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助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86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分娩助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分娩助产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分娩 操作流程,李清桃,横 椭 圆 型 最宽平面,骨盆入口平面 Pelvic inlet plane,中骨盆平面 mid plane of pelvis,纵 椭 圆 型 最窄平面,骨盆出口平面 Pelvic outlet plane,不同平面双 三 角 型,胎儿的特点,(1)胎头是胎儿最大、最硬的部分 (2)胎头囟门、颅缝与径线,分娩机制过程 以最常见的枕先露LOA为例,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 旋 转,胎肩及 胎儿娩出,衔接(engagement):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到达坐骨棘水平。胎头以半俯屈状态,矢状缝坐落在入口平面右斜径上。,下降(desc

2、ent):贯穿分娩全过程,伴随其他动作,宫缩时下降,宫缩间隔时略退缩。,俯屈(flexion):胎头以半俯屈状态入盆腔达盆底时,子宫收缩力与肛提肌收缩力的合力,形成杠杆作用使胎头俯屈,以最小的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内旋转(internal of rotation):肛提肌收缩力 使胎头旋转,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平面 前后径相一致.,仰伸:胎头下降枕骨下部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在产力的 协同作用下,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仰伸,顶额鼻口颏娩出。,复位与外旋转(restitu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胎头娩出后恢复与胎肩的关系并随胎肩继续 旋转45。,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儿

3、完成外旋转后,双肩径与出口前后径一致,前肩在耻骨弓下后肩从会阴前缘娩出。,如何顺产 慢临盆-自由体位分娩晚断脐,助产教授 张宏玉 参考资料 助产学(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基础医学教材) 主编:张宏玉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产程进展手册.Penny Simkin , Ruth Ancheta 著, 陈改婷 , 张宏玉 译,世界卫生组织正常分娩的基本原则,(1)产程中保持自由活动的权利 (2)支持性连续性护理 (3)非平卧位分娩。产妇自发的用力。 (4)较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晚断脐 (5)产后母婴皮肤直接接触和早吸吮。,废止使用无效的措施,(1) 剃除阴毛 (2) 灌肠 (3) 限制产妇进食

4、饮水 (4) 肛诊检查 (5)仰卧位(截石位)或半坐后仰位分娩 (6)第二产程过早的指导产妇用力(宫口开全但产妇还不想用力时就指导用力) (7)产后立即断脐(早断脐),内 容,自由体位的作用机理 如何用力 接产技术 如何娩肩:肩难产预防 新生儿评估,吸痰*窒息诊断宝贵的一分 晚断脐 早接触早吸吮 特殊情况下处理,一、自由体位的作用机理,所谓的分娩机转,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为适应母亲骨盆的空间,旋转下降的过程,以胎体最小的径线,努力通过产道。宝宝自己的转动。 母亲的自由活动和各种姿势变换,给骨盆更大空间,利于胎儿的旋转。平卧位不利于胎儿旋转下降。,胎儿下降,胎儿娩出,痛定思痛近20年的反思,循

5、证医学依据:研究显示,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是有益的。Terry RR等的研究显示,分娩时非平卧位(坐位、蹲坐位、手膝位)较平卧位具有更好的临床优势, 分娩过程中采用直立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降低会阴损伤(可能具有更多的度会阴裂伤,但、度会阴裂伤均较少)、会阴水肿、减少出血,且非平卧位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较平卧位平均增加10盎司(ounces。 直立体位是否加速第二产程尚有争议。 Priddis H等研究发现,直立体位可加速第一、第二产程,减少产程干预。Terry RR等的研究发现非平卧位体位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较平卧位时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直立位较平卧位可明显缩短第二产程

6、时间。,自由体位的作用,1.增大子宫脊柱(骨盆)的倾斜角- 骨盆驱动角Pelvic drive angle ,有利于胎儿入盆下降 2.增大骨盆径线 3.纠正异常胎位 4.预防胎儿缺氧 5.宫缩更有效 6.减轻产痛,1、增大子宫脊柱(骨盆)的倾斜角- 骨盆驱动角Pelvic drive angle,当产妇处于平卧位或半坐卧位时, 胎儿与脊柱的关系是平行的, 之间没有角度(骨盆驱动角Pelvic drive angle 的角度为0)。其结果就是,宫缩让胎儿压向耻骨(symphasis pubis)和骨盆入口的前半部分,这使得骨盆入口平面变小。这将使入盆和下降变得更困难。 但如果产妇处于前倾的站立位

7、,背部将变成C型, 重力作用会让子宫和胎儿的位置向前,朝向腹部,这便让子宫与脊柱之间形成了一个夹角,宫缩的压力将使胎儿朝向骨盆的后方, 哪里有更大的空间,将有利于胎儿的俯屈,旋转和下降(Biancuzzo,1993a; Fenwick & Simkin, 1987) 当这个角度达到90度时,是最有利于入盆的角度。,2、自由体位增大骨盆径线,一项通过MR测量未孕妇女在仰卧位、手膝位、蹲坐位时骨盆径线的研究结果发现: 手膝位(跪趴)和蹲位时,骨盆出口后矢状径较平卧位时增加(分别为3mm 5mm, p = 0.002 和 2mm 5 mm, p = 0.01)、坐骨棘间径增加(分别为6mm 7 mm

8、 和 8mm 7mm; p 0.0001)、坐骨结节间径增加,且以手膝位时此径线值最大。 因此认为直立位(如手膝位、蹲坐位)分娩姿势可增加骨盆经线,有利于胎儿娩出。,3、前倾的体位纠正异常胎位浮力与重力,http:/ 自由体位预防胎儿缺氧,在分娩过程中避免平卧位,防止产妇低血压和导致子宫胎盘血运的减少,从而危及胎儿,是一个经典的理论,长期以来已经被证实和接受。 Caldeyro-Barcia (1979)是第一个比较产妇处于不同体位时对脐血(cord blood)(pH, pO2以及 pCO2 影响的学者。 Carbonne, Benachi, Leveque, Cabrol,and Papi

9、ernik (1996) and Nikolov et al. (2001)都发现,在仰卧位(supine position)比左侧卧位(left lateralposition)加重胎儿缺氧,降低胎儿的氧合水平, 因此, 强调产妇处于直立体位和侧卧位,避免子宫和胎儿的重力作用对母亲的下腔静脉 (inferior vena cava)的压迫, 这一措施被成为处理所谓的胎心变异减少(decreasevariable)或称为晚期胎心减速( late decelerations)的标准化临床常规,改善胎儿的氧合水平 (Carbonne et al., 1996; Simpson, 2008; Sim

10、pson & James, 2005).,5、自由体位宫缩更有效,自60年代到80年代, 许多研究关注产妇的体位与宫缩之间的关系。 Caldeyro-Barcia (1979)的研究发现, 产妇在侧卧位时与在平卧位相比,宫缩更有力, 但次数更少,当产妇站立位时,宫缩是最强的。同样,Mendez-Bauer et al. (1975)的研究也证实,产妇在直立体位时, 宫缩对于宫口开大更有力,比直立位稍差一点的是坐位。 产妇处于直立体位时,重力的作用通过胎头作用于宫颈的压力更大(大约增加1035 mmHg),被认为是直立体位能够增强宫缩的理论基础。,(Johnson et al., 1991;Mc

11、Kay Roberts, Mendez-Bauer, & Wodell, 1983),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 蹲坐位:便于保护会阴,加速胎头的旋转,增加骨盆径线,有利胎儿循环,有利胎儿的娩出;但产妇易疲劳,不便听胎心。,四、A类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 跪位:双膝跪地,身体前倾,抱住一个支撑物。 适宜臀位胎儿的娩出,帮助胎儿转换胎位,有助于骨盆摆动及经线增加,减轻后联合的压力,但不便于保护会阴。,四、A类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 仰卧(膀胱截石位):便于观察产程、胎儿情况,帮助胎儿转换胎位;但腹压可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影响胎儿,骶尾关节难以扩张影响骨盆出口, 外阴

12、更容易发生撕裂,侧切的几率高;,四、A类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四、A类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6、自由体位增进母亲舒适减轻产痛,宫口开全了, 仍然要自由体位 按您感到舒适的体位,没有一种体位是最好的,每种位置都坚持不了好久,唯一的应对是更换 建议在侧卧位、手膝俯卧位(跪趴)位分娩,这两种体位会阴比较放松,减少水肿和撕裂伤,母亲腰痛轻,也便于助产人员观察。,水中待产与分娩-更舒适的自由体位,水的浮力使母亲体位改变更容易 水温和的抚触作用可有效的缓解疼痛 水的压力有利于缓解会阴部位的胀痛,减少会阴撕裂,分娩体位的选择,手膝俯卧位 较大的骨盆空间 对枕后位有较好纠正作用 胎心不稳

13、(完全避免仰卧位低血压) 较平卧位有较少的会阴侧切和损伤 预防和处理肩难产: HELPERR 第八版妇产科:强调了可以用俯卧位进行肩难产操作,侧卧比较省力,产妇容易接受,小结:自由体位的作用,1.增大子宫脊柱(骨盆)的倾斜角- 骨盆驱动角Pelvic drive angle ,有利于胎儿入盆下降 2.增大骨盆径线 3.纠正异常胎位 4.预防胎儿缺氧 5.宫缩更有效 6.减轻产痛,二、如何用力-产妇自主向下用力,.用力时机 晚点用力,阴道口摸到胎头,忍不住的时候再用力 .用力方法 提倡的用力方式: 产妇按自己的方式用力(产妇自主的用力方式,想像你是一只哺乳动物,你会怎样用力) 傳統用力方法(平卧

14、位手拉把手拚命用力)缺点 : 降低胎血中酸碱度 pH、 Apgar score(胎儿缺氧) 增加會阴切开、会阴撕裂伤、仪器助产机会 干扰胎儿下降及旋转 令产妇身心疲倦 用力时间越长,胎血中酸碱度越低(PURPLE PUSHING紫色的用力,母亲脸屏成紫色,胎儿也会缺氧),达生篇慢临盆,无论迟早,切不可轻易临盆用力,切不听稳婆说“孩子头已在此”,以致临盆早了,误尽大事。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到其时,小儿自会钻出,何须着急。因恐小儿力薄,其转身时用力已尽,及到产门,不能得出,或亦有之,宜稍用力一阵助之,则脱然而下。盖此时瓜熟蒂落,气血两分,一时俱开,水到渠成,不假勉强。,自由体位接产(侧,俯)准备,

15、产床:低一些,厚垫子 可以在普通垫子(需要缝合再转到产床) 俯卧时机:拔露个,侧卧不限 上身可直立(坐到脚跟上)、可抬高趴床头,可放平(近着冠时,产妇哈气),消毒铺巾:不是必须的目前消毒会阴及臀部铺床面大单(让新生儿出生在清洁的表面上) 碘伏不可消毒阴道内(碘伏伤害新生儿) 需要缝合重新消毒换手套,评 估,安静的环境 关爱支持 自由体位活动 自由体位评估胎心,保护会阴的技术,坚决拒绝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方式 腹部加压娩出胎儿,什么时候要哈气不再用力,当胎头通过产道,即将娩出时,就不再需要用力了, 医学称胎儿着冠了, 这时候胎头的最大径线在骨盆出口,会阴部扩张达到极限, 妈妈这时需要张开口,向外哈

16、气, 不再用力,让胎头慢慢的娩出,保护会阴的技术,控制胎头(不是压迫会阴组织)不管在什么体位 用柔软的手掌轻轻的扶持胎头(不是手指,不要用手指挤压揉捏胎头) 配合产妇(与产妇良好主动的配合不要让产妇配合你) 不要人为扩张宫颈、阴道、会阴(一次也不要,转一圈就水肿明显) 蹲位、坐位容易会阴水肿,俯卧和侧卧有利于血液循环,坚决拒绝加腹压!要有记录!,三、如何娩肩,等待一次宫缩(完成复位外旋转-胎肩的内旋转下降过程) 胎肩自然分娩 12分钟, 4分钟, 目前有8分钟无窒息,衔接 engagement,下降 descent,俯屈 flexion,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仰伸 extension,复位 restitution,外旋转 external r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