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69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特点,1.定义: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差异性,3.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决定论: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高尔顿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

2、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华生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两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感知、记忆,情感、意志,想象、思维,情绪、性格,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 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能初步控制情感,但有不稳定现象 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渐渐增强,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情绪、性格,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3、阶段特征,1.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体验方面,兴奋性较高, 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 易冲动。情感指向日益广泛,思维品质方面,思维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 解决问题,意志品格方面,近期目标是主要动机。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自我评价方面,开始由注重外部表现的具体评价向以抽象慨括为主的抽象评价转变,能够把一些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纳入自我评价之中,自我意识的高涨 ,追求独立和自尊,性意识的普遍萌生,致使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

4、特征,.,.,.,.,.,.,.,3.高中生心理发展特征,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2.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第二

5、节 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三、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二)智力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平衡:指一切心理的成长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同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顺应,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不能同化新 经验时,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

6、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适应,服务,图式:一种认知结构或心理结构,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阶段论,0岁,2岁,7岁,11岁,成人,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恒性,当某一客体从儿童的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前运算阶段,阶段特征,泛灵论 自我中心 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阶段特征,守恒 去集中化,两杯等量的水,一杯转入高杯,哪一杯水更多?,形式运算阶段,阶段特征,假设演绎 推理概括,命题: 爱丽丝的头发比苏珊淡一些,而爱丽丝的头发又比莉莎黑一些,问三人中谁的头发最黑?,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

7、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应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加快各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能加速认知发展。,三、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认知风格,认知能力(智力差异),性格特征,性格类型,场依存与场独立 沉思型与冲动型,智力的个体差异 (数量、类型) 智力的群体差异 (性别、年龄、种族),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

8、学生的学习方式。 2、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关于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 教学要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 因材施教。做到: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第三节 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一、

9、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二、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成分及发展 (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三、 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性格的个体差异 (二)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一、人格的发展,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一)人格的含义 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个体的发展贯穿人生全程,过程中存在阶段性。 各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

10、于早期任务、冲突的解决。 个体解决危机的方式会对个体对自我形象和社会见解产生持久的影响。 成功克服危机,个体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二、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含义、成分及发展 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自己对他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成分 自我认识,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 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自我监控,对自己的意志控制。,3、自我意识的发展 ()生理自我(岁) ()社会自我(岁少年期) ()心理自我 青春

11、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依赖性明显,但独立性在增强。 (2)评价自己和他人,能从外表行为逐渐深入到内心品格。 (3)自我评价的全面深刻性提高。 (三)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独立性显著增强。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最终确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三、 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性格的个体差异 1、性格的概念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格的核心。 2、性格的特征差异 态度特征 理智特征 情绪特征 意志特征,性格的类型,从心理机能上划分:,理智型:以理智支配行为,处事较冷静

12、 情感型:易受情感左右,凭感情办事 意志型:目标明确,行动有较强控制能力,从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外倾性:喜欢与他人一起做事或在团体中工作。倾向于外部世界,积极,爱交际 内倾性:喜欢单独工作,倾向于内部世界,精力集中,兴趣少但深入,喜欢先思后行。,外倾性:喜欢与他人一起做事或在团体中工作。倾向于外部世界,积极,爱交际 内倾性:喜欢单独工作,倾向于内部世界,精力集中,兴趣少但深入,喜欢先思后行。,外倾性:喜欢与他人一起做事或在团体中工作。倾向于外部世界,积极,爱交际 内倾性:喜欢单独工作,倾向于内部世界,精力集中,兴趣少但深入,喜欢先思后行。,(二)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影响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