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241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建议7(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复习建议,中考物理复习交流,西电科大附中 李仿琴,一、研读课标,明确复习目标 二、立足教材,关注过程方法 三、提炼技法,提升运用能力,一、研读课标,明确复习目标,1、科学探究(七个环节) 2、科学内容(操作、经历、理解),二、立足教材,关注过程方法,1、梳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 2、实验情境重现的方式 3、重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教材实验大致分为三类 (一)简单观察说理型实验 (二)测量型实验 (三)探究型实验,(一)简单观察说理型实验,1、 声现象,2、物态变化,3、光现象,3、光现象,3、光现象,4、物体的运动,5、物质的物理属性,6、从粒子到宇宙,7、力,7、力,8、压强,9、浮力,1

2、0、机械能和内能,11、安全用电,12、电磁转换,12、电磁转换,13、电磁波,(二)测量型实验 测量仪表使用和读数 测量型实验,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一般注意以下几点:选、调、放、测、读、记。 温度计、刻度尺、秒表、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能表,注意所测物理量和单位,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托盘天平游码示值以其左边线为准, 温度计先定零上还是零下,秒表的小表盘“分”大表盘“秒”,注意秒针的读数是否过了30s。,测量仪表的使用和读数,1、测速度 。 2、测密度:(1)固体 (对不沉的如何测量体积?);(2)液体 ;(3)巧测密度:让待测物体的质量或

3、体积与水等量代换;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沉于水的物体的密度 。,测量型实验,3、测压强 (测量一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4、测功率 (登楼、引体向上) 5、测机械效率 (滑轮组提升重物:匀速竖直提升,snh,影响因素:G、G动、绳重和摩擦)(杠杆:影响因素:摩擦)(斜面:影响因素:倾角和摩擦),6、测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 (定值电阻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小电灯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2)(用电阻箱等效测Rx的电阻:注意先将Rx接入电路记下电表的示数,再换接入电阻箱,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调节电阻箱直到电表示数跟原先一致);(3)缺电流表或电压表时,与已知R0并联或串联。,7

4、 、测电功率:(1)伏安法测小电灯的电功率(测量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家用电器电功率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 (注意单位)。,(三)探究型实验 第一类:探究物理规律 第二类:探究影响某一物理量的因素,1、观察水的沸腾: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如何缩短加热时间,气泡、温度变化、图像、沸腾的条件、水的沸点不为100的原因),第一类:探究物理规律,2、探究冰、蜡的熔化特点(引出晶体和非晶体),蜡,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由光的反射造成),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镜面距离跟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竖直放置玻璃板,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要求A、B

5、棋子大小相同,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判断像的虚实,比较像距与物距应多次测量),4、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如何证明三线共面?探究两角相等时应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测量),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焦内正虚,焦外倒实”、在焦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两倍焦距像等大.(注意三种测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二倍焦距成等大像法,物远像近法。),6、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引出密度概念),7、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Gmg),8、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6、“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如何证明二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才能平衡),9、探究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挂钩码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改变力和力臂多次实验,分析多组实验数据得到普遍规律;弹簧测力计斜拉时力臂与杠杆不重合),10、探究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费距离)的特点。(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实验),1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用相同的加热方式给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沙子和水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引出比热容概念)(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用相同的加热方式加热的目的是?注意加热过程中要搅拌

7、。),12、比较相等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给等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加热,比较水温升高的多少。(引出热值概念)(水温升高的多少代表什么?),13、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注意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避免偶然性),14、探究浮力的大小(注意:溢水杯中水要倒满)(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水平匀速拉:二力平衡,间接地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所受拉力大小无关;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第二类:探究影响某一物理量的因素,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

8、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引出压强概念)(注意所选用的受压面材料应形变明显),3、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液体的密度和深度,pgh(通过什么现象显示液体压强大小?),4、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浓盐水,5、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速度、质量。(如何控制速度相等?通过什么现象比较动能大小?),6、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高度。(模拟打桩),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在导体两加相同的电压,比较通过电流的大小),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改变定值电阻后,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选择什么

9、规格的滑动变阻器?),9、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大小的因素 : (所选用的电灯电阻是否相同?探究电功与电压关系时,如何控制电流相等?探究电功与电压关系时,如何控制电压相等?通过什么现象来比较要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 ),10、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焦耳定律 .(怎么控制,通过观察比较什么体现产生电热的多少),1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观察什么比较磁性强弱?),图片、视频、动画 、操作、习题等,二、立足教材,关注过程方法,2、实验情境重现的方式,3、重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加强重点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与细节复习. 如:利用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契机,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复习实

10、验提供方便。,三、提炼技法,提升运用能力,1、简单观察说理型实验的复习要点 2、测量型实验复习要点 3、探究型实验复习要点 4、对实验方案的评价,1、简单观察说理型实验复习要点,(1)关注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其中某一操作的目的、现象和结论。,(2)不同实验说明同一物理道理,(3)同一实验能说明多个物理道理(开放性),(4)注意相似实验的区别,2、测量型实验复习要点,实验原理(计算公式)、需测物理量、测量工具(所测的量不能超出测量工具的量程,也不能小于分度值)、如何减小误差(测量步骤顺序要合理; 是否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设计记录表格、会分析、推断实验结果、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

11、.,例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在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水平板面 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1)将吸盘蘸水后再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其目的是为了。 (2)从原理上讲,本实验测算大气压的方法是否可行?答:。 (3)如果实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5N,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为10cm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能否测算出大气压,为什么?(1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

12、挤出里面的空气,可行,FpS 1.0105Pa 0.001m2 100N 100N5N 不能测算出大气压,(4)要估测出大气压,你认为本实验中对主要实验器材有什么要求? (5)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弹簧测力计量程要足够大;吸盘面积要较小。,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尽,( 1 )问题情境的创设,境提供认知背景,情营造情感氛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3、探究型实验复习要点,(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纽带是什么?,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问题”,“问题链”,紧扣复习专题

13、,引发认知冲突,合理的问题距,合理的问题距,复习 重复,复习是知识系统的立体建构,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第一类:探究物理规律,实验时应改变条件进行多次测量,分析多组实验数据,得到普遍规律。例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等。,第二类:探究影响某一物理量的因素,猜想影响因素目的(探究与的关系)改变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观察什么,记录什么,比较什么分析得出结论(条件,因果(回归)。即:在相同时,越大,越 ) 主要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转换法等。,1、科学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电磁铁等;等效法:探究平面镜

14、成像特点、用电阻箱等效测电阻、电阻的串并联等;转换(放大)法:发声体的振动、比较动能大小、比较电阻大小,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吸热多少等;科学推理(理想化):真空不能传声、探究运动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等;模型法:光线、磁感线、杠杆;类比法: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对比: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分类、归纳等方法。,2、不同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一定相同:,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 实验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用伏安法测定值电 阻的阻值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测 量误差;测小电灯的电功率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 测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注意:多次测量不是简单的重复测量, 而是适当改 变条件进行再次测量。,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量(被测量不能小于分度值,也不能超出量程); (2)实验操作或顺序是否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是否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探究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其它影响因素有没有控制不变; (4)探究规律时,有没有改变条件,多次实验,分析多组实验数据得出普遍规律。,4、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点,谢 谢!,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