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053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第一讲(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基本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的最大理论贡献,就是将新时期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整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一)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理论就是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19781992年间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称为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2、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毛泽东思想,传承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

3、“科学发展观”。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原创性、基础性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含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体系,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与以往不同的创新性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的创新成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 (理论渊源、实践经验总结)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财富涌流、按需分配、劳动是第一需要; 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商品经济和自觉计划; 三大差别消失; 国家消亡,自由人联合体。 2.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 3.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

4、国情、世情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是从反思苏联苏联模式利弊开始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长处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

5、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僵化、农民负担过重等。毛泽东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二)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的命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

7、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日趋多样化。我们党长期执政,历史任务、纲领目标、活动方式、工作制度、领导体制等较过去有所不同,党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给党的执政带来严峻挑战。这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

8、风险的能力。针对时代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理念,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局势

9、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国内,社会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社会建设深层次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面对国际风险和挑战和国内社会问题,我们党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个主题,核心是实现现代化 中国特

10、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三个形态纵向角度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十五个内容横向角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其自身的内容和体系结构。概括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由以下十五个方面构成:,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打破思想僵化,把人的思想从旧的思维方式、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方出来,打破习惯势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

11、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思想观念的解放(陈旧创新) 精神状体的解放(进取) 思维方式的解放(全面),2.解放思想的地位: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思想武器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旗帜道路和体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2)推进改革必须解放思想 (对改革的认识,解决改革中问题) (3)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 (观念是先导,改变次传统增长观,2.发展道路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资本主义、非传统社会主义道路) (1)现代化一般特征:市场化、城市

12、化、社会化、民主化) (2)现代化中国特色:赶超型、超大型、东方型、社会主义性质代议制、一党协商制、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西方模式:早发型、选举制、分权制、多党制 传统模式:计划化、集权化、人治化,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问题: 与传统观点区别:蕴含论、手段论; 与资本主义区别:对立与统一、吸收与借鉴,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理论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足点 (1)涵义:社会性质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特定阶段特殊性 起始阶段1949至2050年上百年 (2)依据:理论依据;国情依据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落后、上层建筑落后;历史依据。 (3)任务:实现四位一体现代化 (4)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6)立足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足点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 理论形成的立论基础 赋予鲜明中国特色 继续坚持中国道路的客观基础 是制定和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依据 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 是凝聚发展共识的客观要求 问题

14、: 现阶段属性 与小康社会的关系,5.经济建设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必须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 6.政治建设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7.文化建设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中国发展的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2)是的抉

15、择; (3)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改革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6)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9.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0.社会建设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16、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2.党的建设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建设驾驭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创新等能力),13.祖国统一理论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 14.国防战略理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5.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形态的关系 (一)邓小平理论是开创性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邓小平理论是本原理论,是源头和主体,是其基础形态。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形成的过程看,是奠基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