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012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与要求,1、思想内容方面。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人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语文知识方面。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 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课文。,陈亮亮制作,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

2、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3、,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名言,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

4、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学生一起,“序诗经、尚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扬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时 文 一 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企图在统治与服从的政治关系上,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

5、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象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象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政治思想,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

6、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为贵”,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他的仁政的各项具体措施就是以这个总的思想为指导制订出来的。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被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来爱戴,纷纷跑来归附。如果发生战争,本国的人民会奋不顾身地拿起木棍去抵挡强国的坚甲利兵;强国的军队也不情愿去攻打象父母一样仁慈的国君。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也叫做“不忍人之政”,它建

7、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把这种血缘的感情运用到政治上来。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这样做,孟子认为,大臣应该去纠正他的思想,“格君心之非”。对于贵戚之卿来说,如果君主不听规劝,则有权把君主废黜,另立一个理想的君主。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后来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他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

9、王者,未之有也”。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认为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人有这种道德。,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的“良知、良能”。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

10、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思想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成为孟子本人自命不凡的精神支柱。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由此也引申出他的英雄史观。 (余敦康),

11、诵读正音 王好(ho)战 弃甲曳(y)兵而走 谷不可胜(shng)食 数罟(cg)不入湾(w)池 养生丧(sng)死无憾 鸡豚(tn)狗彘(zh)之畜(x) 然而不王(wng)者 涂有饿莩(pio),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语句,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6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措施。,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允许存在出人),梁惠王说:“寡人之于

12、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课 文 赏 析,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请朗读第一部分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

13、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 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说明:通过比喻,更形象

14、、生动,说理更透彻,说服力更强。,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 耳 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 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第三 课时,寡人之于国也,陈亮亮制作,检查背诵,诵读第五段 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叫 ,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

15、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朗读第六段 依据书下注释理解文义,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 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课堂小练,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