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725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课程.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阅读【内容提要】,了解本章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与原则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模式 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 4.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方法 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基本概念,1.年龄:历法年龄(天文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时间,简称为实龄);生理年龄(生理学意义上个体身体发育成熟的时间);心理年龄(心理学意义上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时间);知觉年龄(日常生活中自我或他人知觉到的年龄)。 2.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研究方法制定出研究方案的过程。 3.研究报告:按照科学研究过程及其规范陈述研究行为与结果的一种著作形式。 4.

2、科学研究方法:一般为实证研究方法,即采用能够重复验证其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与经验总结方法和逻辑思辩方法相对应。,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心理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状况(是什么?); 2.解释:解释心理过程及其变化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为什么?); 3.预测:根据理论对个体心理未来发展变化及其趋势进行推断; 4.控制:根据理论操纵个体心理变化的制约条件或创造特定情境诱发心理现象产生。,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1.发展心

3、理学研究中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独立变量 年龄是一个不可以人为操作的变量,只是引发心理发展的共同因素之一,不能将心理变化简单的归结为年龄变化的结果。 年龄是一个多种变量,包括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知觉年龄。 2.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研究对象的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由于年龄跨度大,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年龄适应性。,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科学性)原则:实事求是,避免主观 2.特殊性(辨证性)原则:兼顾一般性与个别性以及发展的过程不平衡性 3.教育性(伦理学)原则:保护健康,避免伤害 4.生态性(系统性)原则:整体分析,关注研究的现实性,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4、 1.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问题-假设(研究思路),被试及其样本的抽取 2.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资料收集的方法(决策),设计的方式(选择) 3.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研究变量的分离与界定(下操作定义),测量指标的选择 4.研究工具与材料:根据变量及其测量指标选择或编制测量工具,准备相关测量材料(设备); 5.研究程序与研究环境:确定研究材料的呈现方式、变量的操纵方法、指导语、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6.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根据变量的性质与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纵向研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研究,也称跟踪研究。它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色之

5、一 。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最早运用系统跟踪观察法、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陈鹤琴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研究自己儿子。,基本模式:,A O,A O1,A O2,A O3,时间,一、纵向研究设计,其不足在于年龄趋势可能反映了历史(测量)效应,而不是真正的发展变化。,横向研究:在同一 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年龄(年级)个体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观测并且加以比较。,基本模式:,A,B,C,D,E,时间,二、横向研究设计,其优势在于展示行为的年龄差异;提示发展趋势。其不足在于年龄趋势可能反映了群体间的差异,而不是真正的发展变化;不能提供有关个体随年龄而变化的信息。,纵向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

6、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横向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研究大样本,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 聚合交叉设计模式:在同一时间内选择几个年龄的个体同步跟踪研究。 其特点:纵横优势补充;动静有机结合,A(3岁),B(6岁),C(9岁),时间(3年),三、聚合交叉设计,测试 A组 B组 C组 日期 生于1965年 生于1964年 生于1963年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1968年 3 5 4 12 5 19 1969年 4 24 5 24 1970年 5 24,美国学者假定儿童字母识读能力在3-5岁期间达到高峰,其标志是识读字母表中的字母数量随年龄增加。为此设计实验。在1968年

7、则定3、4、5岁儿童,这是横向研究,发现其成绩分别是5、12、19;对A组(3岁)跟踪两年,发现其成绩分别是5、24、24;对B组跟踪一年,其结果是12、24。结果表明:横向比较发展识读成绩随年龄逐步增加;而A组的比较表明不是逐步增加而是3-4岁剧增;而B组的剧增在4-5岁。可见,两种研究揭示的规律不一致。也可以推测有某种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例题,四、微观发生学设计,微观发生学从微观角度关注个体变化的发生过程,即在短时间内(一年,甚至几天)观测变化的实时发生。而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则是从宏观(几年以上)的角度考察个体发展结果。 微观发生学设计就是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予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

8、提供学习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其关键在于:以个体为单位分析发展过程;全程跟踪观察与密集观察,集中分析。,思考:与传统设计比较,微观发生学设计的优势何在?,实验设计方案,格式: (一)问题与假设:提出问题的背景/建构假设的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被试及其取样方法;实验设计模式;变量及其操作定义与测试方法;实验步骤及其变量控制;统计方法。 (三)预期结果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与假设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根据具体假设与具体统计结果来确定),例题,以考察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为研究目的,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一份实验研究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依据思维发展参数确定变量; (2)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9、; (3)采用小样本,参考答案(一),一、问题与假设:概念发展是思维发展的组成部分。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研究,儿童概念发展水平的主要参数是概括水平及其变化,据此推断儿童在掌握概念过程中概括水平高意味着概念水平高。因此,以年龄为独立变量,假设: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概括水平逐步提高。 二、方法与过程: (一)被试及其取样:采用小样本分层随机取样方法,在幼儿园小班抽取样本20名(男女各15名)。 (二)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实验跟踪4年,每学年测试一次。 (三)变量及其操作定义:根据已有文献,儿童的概括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级水平: 1.按照外部特征或感知水平上的概括; 2.根据用途或多种非本质特征概括; 3.根据

10、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参考答案(二),(四)利用实物概念为测试内容,具体测试材料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概念30个。根据幼儿的语言水平,采取个别测试,依次进行,一次性完成。 (五)统计方法:由于个数属于间断变量,样本是齐性相关小样本,故采用x2检验。 三、预期结果与问题 (一)预期结果(见表1),参考答案(三),表1:不同年龄儿童实物概念的概括水平(个数),参考答案(四),(二)问题 1.如果统计检验,年龄差异显著,意味着接受假设;反之,拒绝假设; 2.采用多重比较,考察其中是否存在转折期?,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研究方法是达到研究目的的基本手段。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11、: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与应用。虽然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方法,但是,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2.调查法:问卷法与访谈法 3.测验法:自陈法、投射法与情境法 4.实验法: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5.临床法:皮亚杰倡导的诊断法,使自然观察、测验与临床心理诊断法的综合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部分。,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其含义有三: (1)情境的自然性:观察对象的生态化描述 (2)过程的监控性:观察程序的科学化设计 (3)结果的反思性:观察材料的

12、多元化处理,1.观察设计的步骤,(1)确定观察内容:观察指标及其操作定义; (2)选择观察策略:参与式与旁观式/实录式与抽样式(时间抽样与事件抽样) (3)制定观察记录表:封闭式与开放式,时间抽样指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时间样本)发生的所有行为。时间是行为样本的抽取依据。因此,观察过程中时间控制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行为的分类系统是时间抽样法的关键。,2.时间抽样观察法,应用程序,(1)时间单位分解:根据观察人数和行为特点确定时间单位的长短及其循环周期。假如同时观察个幼儿,每个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分钟,那么,时间单位为分钟。如果一次活动持续分钟,那么可以分解为个时间单位,每个幼儿观察次,获得个行为

13、样本。 (2)行为分类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行为进行分类,并且对每类行为下操作定义(标明每种行为的外部特征及其表现)。一般情况下,采用符号作为行为的标记,以便于记录。 (3)记录表格的设计:时间抽样法一般采用封闭式表格记录。表格的设计按照时间单位与行为类别来制定线条表。,以“儿童活动的坚持性”为例,“坚持性”可定义为:围绕活动目的采取有效行为。它的反面就是“不利于活动目的实现的无效行为”。由于“有效行为”的范围难以把握,而“无效行为”便于操作,可以选择“无效行为”作为坚持性的指标。由于从“无效行为”观察坚持性,意味着二者成反比关系。 根据“无效行为”的外部表现制定行为分类系统:旁观(停止有效行

14、动,注意指向他人)、下位(离开自己的活动地点,注意分散)、无关行为(行为偏离活动目标)。于是,记录表格可以设计为43表格。,案例,幼儿活动坚持性记录表 活动: 时间与编号: 姓名: 记录人:,根据研究目的,有选择地抽取某类现象(事件)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全面、完整地记录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 事件的抽取必须按照其本质特征(根据一定的理论分析)来确定其范围,以便于观察过程中的识别与记录。,3. 事件抽样观察法,基本程序,(1)给事件下操作定义: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事件种类繁杂,必须分类研究:每次观察一类现象并且深入分析。为此,首先要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有价值的现象(事件)并且下操作定义(外部表现与

15、区别)。 (2)确定观察范围:同一类事件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或场合,难以穷尽。必须把观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 (3)记录表格的设计:由于事件观察强调过程跟踪和生态分析,观察记录的表格也要符合其要求。一般采用半封闭式表格记录。,教育活动事件观察记录表 事件名称: 编号: 活动名称: 记录人:,创造一定的情景或采用一定的技术,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保持个体变量的恒定,观测因变量,进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逻辑是: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确保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二、实验法,1.实验法的设计模式,(1)空间系列对比组前后测设计: O1 X O3 O2 C O4 (2)时间系列单组多轮测设计:O1 X O2 C O3 X O4,(1)实验室的实验情景必须接近儿童生活环境,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并且与教育原则相适应; (2)现场实验(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实验)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态效度高; (3)发展性实验(揭示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与干预性实验(检验心理发展的训练效果)并重。,2.儿童心理发展实验的特点,三、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并收集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研究者与被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特定的研究程序。,思考:访谈法的优点与局限有哪些?,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