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440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人教版政治总复习优化指导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经济生活,考纲展示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知识梳理,问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低。( )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消费所取代。( ) (3)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 ),(4)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 (5)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2下列现象分别属于何种消费心理 (1)部分居民为展示个性,将家庭居室装修得与众不同。( ) (2)小张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

2、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实在。( ) (3)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明星做的广告走。( ) (4)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求异心理,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3辨析:恩格尔系数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提示: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4连线,一、全面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全面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应从微观(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宏观(居民收入差距)两个方面来把握。,(1)一般说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

3、对消费有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水平影响消费。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收入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消费。 (3)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3物价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 4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4、的结果。分析某一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时,都必须加上“其他条件不变”这一限定条件,否则,像“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之类说法绝对化了。,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看如何提高人们消费水平,(2012重庆高考)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回答下面问题。,由图1和图2可知 A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电影票价偏低 B人均电影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C相对票价越低,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 D人口数量越多,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仔细分析图表可以发现:票价与观看电影次数成反比,从图1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电影票价偏高,A项结论错误;从

5、图1和图2中还可以分析出,人均电影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B项结论错误;比较图1与图2的结论,可以得出C项结论正确;D项与题干没有关系,故答案选C项。 答案:C,二、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 1消费的类型,区分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 由于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在消费支出上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的特点,因而,许多人误以为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其实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是根本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消费动机、消费内容、消费原则以及消费后果上。,2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2012上海高考)高一学生小张想进行一项“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的调查活动。小张应调查的有 家庭人均面积 家庭每年人均读书量 家庭每年

6、的旅游支出 家庭每月人均生活必需品支出 家庭每月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 家庭每年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 A B C D,本题考查有关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的知识。“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是指居民的发展及享受资料消费,因为属于生存资料消费,故排除;其余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三、正确理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常见的消费心理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活动。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2不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的比较,人

7、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答案:B,四、做理智消费者 1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对个人、集体、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同于限制消费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无论他的收入多少,处于何种消费层次,都不能丢掉这个精神。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对所有人提出的要求。,(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并不矛盾

8、,具有一致性。适度消费反对盲目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是对消费的限制。 (3)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013张家口质检)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网新闻部,推出“买房,你够理性吗?”网上问卷调查。在回答“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先租后买”这一问题时,调查结果如下图。调查中所说的“租房”,不变更房屋的所有权,只是获得房屋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的行为 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体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 B C D,答案:D,【新闻回放】 材料一 201

9、3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某市举行了以“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唤起全市人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材料二 2012年10月13日,甘肃省转型跨越、低碳减排、营造蓝天“小手拉大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兰州交通大学举行。活动现场,兰州交通大学环保志愿者代表向广大市民发出“绿色消费”倡议:认识绿色消费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让绿色消费贯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消费模式,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从而有效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

10、考题体验】 第1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2年11月26日在卡塔尔多哈开幕。当地时间11月30日下午1点,卡塔尔多哈国家会议中心“中国角”,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谈判间隙参加“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和低碳发展地方实践研讨会”时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范围比前两者更广泛,通过低碳发展,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以,低碳发展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命题透析】,答案:(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1、,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集约型经济发展之路。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创新演练】 1聚乙烯成分的白色垃圾自然分解需500万年左右,玻璃制品自然分解需100万年,最短命的垃圾是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用不了一个月它就烟消云散了。但废弃食物还不到人类制造垃圾总量的25%。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 ) 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寻求和开发对废弃物再商品化的技术 加强对环保举措的政策支持和援助 理性消费,重视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 A B C D,解析

12、:长命的玻璃和塑料垃圾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极大,要减少这类垃圾的数量,就必须寻求和开发对废弃物再商品化的技术,对这些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要加强对环保举措的政策支持和援助,还要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些垃圾的危害,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均正确。重视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不是解决白色垃圾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答案:A,2每个人的生活消费都会产生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一项名为“擦掉你的碳足迹”的行动,在国外悄然流行,并扩展到中国。 请从你的日常生活消费的角度思考,选择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至少列举四项),解析:本题设问指向了日常生活,实际上是对社会实践知识的考查,需要联系日常的生

13、活常识进行分析。 答案:少用空调,多吹风扇;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少使用塑料袋;自然晾晒衣服,尽量不用烘干;用传统的牙刷替代电动牙刷;用手帕替代餐巾纸;多到户外锻炼;在购物时尽量选用包装简单的产品;少用传真打印机等等。,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B 误选B项的原因在于没有很好理解材料的意思;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A,影响居民消

14、费水平的因素 1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其他因素。,(1)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因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直接途径。 (2)物价总体水平。价格影响需求。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物价升高,居民消费水平降低。因而,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3)家庭人口。在其他条件不变

15、的情况下,家庭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因而,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控制人口数量。,某省居民2000年、2005年和2012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5%、40.6%、37.8%。这一变化表明,该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金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B或D 误选的原因是对恩格尔系数的内涵理解不准确。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数变小,说明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的比重减少,这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答案为C项。 C,消费结构 1影响因素:从微观上看,个人的收入水平制约着个人的消费结构;从宏观上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国家的消费结构。 2变化规律:(1)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2)总的发展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3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这一系数越大,消费结构层次越低;这一系数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但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比例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数量变化。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小,而不是食品支出的数量减少。,活 页 作 业 (三),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